手机没电了
进来聊个天
今天跟人聊起手机电量的问题,突然也想上来问问大家:
手机电量低于多少的时候,你会暴失安全感?
身边的很多小伙伴好像都是必须保证100%满电量才敢出门,不过凸爷可不是那种沉不住气的小少年,优秀如我,有95%就够了。
现在这个时代,手机的用途真的是太广泛了。可以说不管我们走到哪里,看到的永远都是一群视线离不开手机屏幕的人。
这个时候如果有谁敢说自己能面对电量告急完全不慌,那爷真的要说一句:我敬你是条汉子。
别看大家都看起来心平气和的,你去把他的手机玩没电,看他会不会跟你急眼?
要跟人们的生活习惯抗衡,还是得靠程序员。
早在2016年,来自比利时的Dries Depoorter就本着让大家“放下手机,拥抱生活”这样的人道主义精神,带着自己的团队做出一款叫Die With Me的交友软件。
可喜的是,这个软件在今年终于上市了。
软件的最初设计,就是源于Dries团队认为人们只有在没电的时候才会放下手机。于是,他们给了这款APP一个破天荒的设定:
只有电量低于5%的手机,才能够打开它。
除此之外,软件对于“聊天”的定义也不一样。在其他研发者都更注重聊天私密性的时候,Die With Me选择了回到聊天室时代,所有在附近的电量告急用户,都可以进来一起聊天。
不过你的隐私在这里是有足够的保证的,因为这款软件在进入时完全不需要填任何注册信息,只要输入 名,就可以去聊天了。
同时,这也意味着,除非把人约出来见面,否则你永远不知道在屏幕上滚动说话的人是男是女,年龄多大。
于是就说到了这个软件的真正精髓:如果刚好在聊天室中遇到了聊得来的人,一定要赶在关机前跟约Ta见面,不然下次再想在这个软件遇到,可就相当困难了。
你的时间只有5%,你懂我意思吧?
为了怀念一下聊天室的美好时代,顺便感受新时代交友模式,凸爷在看过简介之后,忍痛花费3元巨款下载了这款APP。
然后毫不意外地被赶出来了。
行吧,想聊天,先耗电。
为了赶紧把电量用完,爷把手机亮度调高,开始不间断播放视频,就这样熬到半夜,才终于达到了准入门槛。
要不是这个软件,爷还真不知道自己手机的电量这么耐用
可以看到,软件的初始界面只有一个输入框,可以随便输入自己喜欢的名字,而且每次进入软件,都需要重新命名。
输入名称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聊天室,系统给出了11个语言区可供选择,爷大致看过一遍,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在“All”区域内聊天。
而且,即便是在不同的语言区,大家使用的语言也基本都是英语和中文。
(对话中只能看到其他人的 名和剩余电量)
除了西班牙语区比较例外,爷是真的没看懂。
虽然使用这个软件的用户大多都还是在自说自话,不过从 上的截图来看,也有人会把这里当成一个”树洞“,来倾诉不敢在其他 交 络中说的心事。
但感性的人还是少数,在Apple store中,下载过这款APP的用户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它私密性很好,可以倾诉心事顺便练英语,也有人抱怨说这就是个简易的“素质广场”。
所谓素质广场,说白了就是当人身处在一个不会暴露自己身份的环境时,他所作出的行为才是真正能体现自己素质的。
凸爷在 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素质”截图,不仅有拿种族话题说事而吵起来的,甚至还有开挂的……
实在是搞不懂在这样的软件里也能开挂的人是什么心态,电量多的人能吃鸡是吗?
虽然有点暴露年龄,但爷还是想说,当年的互联 初代聊天室,就像是大院里一起聊天的老邻居,有人提出问题,其他人七嘴八舌帮忙解决问题。
现在虽然能用技术还原聊天室,但环境真是完全不一样了。不管说起什么,总有人要跳出来跟你杠,这感觉是真的不如找个熟人私聊。
仔细一想,说不定这也是Dires他们创造这个APP的原因:当你被这个喧闹的环境吵烦了的时候,转头就会发现自己的剩余电量也玩不了其他东西了。倒不如放下手机,和身边的朋友聊聊天。
不管是有幸在软件上找到了一个聊得来的人“面基”,还是觉得索然无味放下了手机,Die With Me都算是为你找到了成为现充的理由。所以,感兴趣的你快来试试吧,凸爷等着下次没电的时候和你在这里相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