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股民人均盈利20222元 股民叹“被平均”

A股2015年大起大落,股民亏了还是赚了?某炒股软件最新发布的统计 告显示,这一年全国股民人均盈利20222元,盈利率为12.41%。其中,上海股民最会赚钱,人均盈利达到39950元,排名全国第一。对于这样一组数据,相信不少上海股民又会叹一声,拖大家后腿了。

虽然2015年的A股遭遇断崖式下跌,但前段的“疯牛”和后段的“慢火”还是让统计出来的盈利数据颇为“亮丽”。和该炒股软件去年底的统计相比,全国股民的人均盈利由不足万元的9485元跃升至20222元,收益翻番。不过, 告也说了,有赚钱的,也有亏钱的。统计称,今年炒股盈利的股民比例为62%,亏损比例为38%。在所有盈利的股民中,盈利率在20%以内的股民占据多数,达到46.52%;在亏损的股民中,亏损在20%以下的股民也占据大多数,占比 51.84%。从具体的盈亏数据来看,赚到钱的股民中,有70%盈利在5万元以内;亏钱的股民中,有80%亏损在5万元内。

再来看颇有争议的“哪个省市股民最能赚”这个问题,紧随上海跻身前五的是浙江、辽宁、西藏和海南,他们的盈利都在23000元以上,跑赢了“大盘”。在人均年化收益省市排名中,上海同样排名第一,人均收益率达到18.23%,辽宁、山东、吉林依次排在前四,收益率均超过15%。18.23%的年化收益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12倍。

不管是4万还是18.23%,不少上海股民会觉得“未达标”,和此前该炒股软件发布的统计 告一样,盈利数据未区分机构和散户的成交,因此,散户属于“被平均”的人群。

告中揭示的全年最赚月份更靠谱。今年4月是全年股民平均盈利最高的月份,受股灾影响,6月至9月的收益最差,其中,7月是全国股民亏损最多的月份,亏损比例达到14.47%。

【延伸阅读】A股两日大跌 全国股民人均亏损5.4万

“时间:7月27日,地点:A股,天气:雷暴,主题:灾难片,上证暴跌8.48%,千股跌停。”7月28日,华商牛博士群里不少股民转发了这么一个段子。A股再度暴跌,沪指大跌8.48%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股民盈亏情况怎样呢?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平均工资是49969元,照这样算下来,A股股民人均亏损4.6万元,大约相当于近1年的人均工资。而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陕西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2119元,也就是说,A股27日暴跌,股民这两天亏的钱超过了陕西在岗职工去年的平均工资。

股民表情

原本赚的钱能买辆小轿车现在只能买辆电动车

又是牵动人心的一天。昨日,A股再次大幅波动,市场再次出现多股跌停,不免令股民为之“紧张”。

“以前是舍不得卖,现在是不好卖,真后悔之前没有卖。”看着来回波动的K线图,股民田女士无奈地摇着头。她说,自己虽然是个70后股民,却有近15年的“股龄”,受益于上半年的普涨行情,自己在股市里小赚了一笔。不过,好景不长,6月份以来的“股灾”让自己赔了个“底朝天”。收益“吐”完了不说,还把本钱搭进去了。“现在,手里持有的几只股票多数被套,想卖都不好卖了。”

“别提了,别提了。”谈及昨天的股市表现,年近六旬的股民吴先生,无奈地扇着扇子。他介绍说,炒了4年股,前前后后在股市里投资了近30万元。近一段时间,股市行情震荡比较大,为了了解市场变化,每天都到营业部里看股票。可谁知昨天震荡竟这么大,早上一开盘,沪指就跌了100多点,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

“现在,股市彻底让人看不懂了,还真不如回家午休算了。”吴先生说道。

下午两点左右,大盘有所回升,部分股民离开座位,在交割机旁查询股票信息。

“哎,还是有点贪心了。”一位戴着眼镜的男性股民介绍说,前段时间A股市场太好了,好多人都想在股市里捞金,我自己也投了好多钱在股市里。谁曾想,股市变化这么快,“这不,一个月前自己的收益还能买辆小轿车,如今就只能买辆电动车了。”

“做投资,见好就收很重要,我就是这么弄的,所以不但没赔钱,还赚了近7万元。快快,别聊了,现在行情好转了一些,赶紧查一下,说不定还有好机会。”另一位中年女股民说道。

券商护盘难挡市场恐慌,连跌两天后,业内人士:

短期A股有企稳要求

昨日,大盘巨幅震荡6%,对此,业内认为,3600点一线有较大支撑,短期有企稳要求。

市场恐慌 沪指盘中“巨震”

“一会儿赚两万,一会儿赔两万,让人心惊胆战,拿不定主意是否出货。”昨日大盘大幅震荡,投资者李先生说。

昨日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逾4%,但随后券商、银行等权重板块积极护盘,沪指终于呈现低开高走,一度翻红涨逾1%,而临近午盘则再度翻绿跌幅收窄。板块方面,证券、银行等涨幅居前。个股方面,山东矿机、国信证券等超60股涨停,100多只股涨幅超5%;中孚实业、大西洋等超过300股跌停,1000多只股跌幅超过5%。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 3663点,下跌62点,跌幅1.68%;深成指 12316点,下跌176点,跌幅1.41%;创业板指 2581点,下跌101点,跌幅3.78%。

“从盘面来看,已有一些乐观的因素出现,首先,周二市场的恐慌性较月初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至少没有再次形成大面积跌停,这是很积极的一面,抛压明显减小,侧面也能看出来目前场内的杠杆资金杀跌的动力已经不很充足。另外从最新数据来看,融资余额两市加起来已经跌破万亿水平,市场降杠杆的过程结束后,企稳可期。”长江证券投资顾问张立强分析说。

华商牛博士认为,市场各方恐慌心理未除,参与者噤若寒蝉,稍有反弹,则出现杀跌盘和恐慌盘,因此导致大盘巨幅震荡,“而盘中反弹力量增多,同时,管理层积极救市对市场信心的恢复起到作用”。

3600点一线有较大支撑

对于后市操作,业内人士认为,3600点一线有较大支撑,短期有企稳要求,但若再次打破3550,市场则形成向下突破,因此建议投资者可逐步建仓,但也要有严格的止损。

关于后市,张立强认为,从技术上来看,3600点一线有较大支撑,站稳后将形成二次探底,继而支持股指向4000点上方运行。因此他对投资者的建议是,可逐步建仓,但也要有严格的止损,因为如果再次击破3550,市场则形成向下突破。

数据说话

上半年全国一成股民白忙活

陕西股民年化收益率28%排全国第24位

上半年大涨之后虽然有大跌,但全国股民人均炒股平均收益率15.87%,年化收益率32.81%,仍然高于部分互联 宝宝的收益。上半年48%的股民获利颇丰,但是因为6月份几次暴跌,有占比10%的股民白白忙活了半年。

这份榜单还统计了各省份股民炒股收益情况,地区划分以股民IP地址所在省市为准。分省份来看,黑龙江股民在A股赚了不少钱,平均年化收益率40.55%,位列收益榜第一位,炒股收益情况最强;安徽、青海的股民垫底,陕西股民上半年炒股平均年化收益率28.52%,在全国排名第24位。

国家队进场维稳中信2.76亿扫货

其中,国信证券被中信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买入2.76亿,此外还被四家机构抢筹逾11亿。 新财

证监会:

已对27日集中抛股进行核查

28日证监会官方 站发布文章指出,证监会已组织稽查执法力量,重点针对27日集中抛售股票等有关线索进场核查。

问:对27日股市异常下跌,证监会已采取哪些监管执法措施?

答:根据交易所监控 告和投诉举 反映,28日,证监会已组织稽查执法力量,重点针对27日集中抛售股票等有关线索进场核查。 新财

>>操作建议

关注中 绩优股不追高

李大霄表示,面对目前市场情绪不稳,国家队可以继续出手稳定市场。目前A股估值偏高,有资金的股民可以适度参与低估值股票,后市方向应该是从进攻转为防守,以黑五类为代表的高估值板块将继续回调。不过股市并不是唯一投资方式,不妨考虑把资金投向现金、房产等多个领域。

(2015-07-29 06:44:20)

【延伸阅读】老股民融资5000万遭遇券商强制平仓 剩600万

2015年上半年,A股如同过山车,先直线飙高,又急速坠落。进入7月初,大盘终于被救市“组合拳”拉住止跌,但不少股民损失惨重。

有着近20年炒股经验的广州老股民张先生,也曾期望自己能“撑”下去,但在6月30日,一个账户因“弹尽粮绝”而被强制平仓。2014年9月开始,一年不到的时间张先生融资约5000万元,此后该账户总市值一度突破亿元,然而强平后仅剩600多万元。

这样的故事不是孤例,有人甚至10年、20年的积累一朝散尽。新快 希望通过记录这个故事,警醒更多的投资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看好股市 融资数千万炒股

去年底,张先生非常看好股市,希望加大资金投入,开始尝试融资,并与广州一家券商签订了融资融券合同。张先生提供的交易流水显示,其融资的方式是通过沪深300ETF来实现的。

张先生表示,他用妻子3000多万元本金的账户,融资后市值一度高达9000多万元。根据券商提供的担保比例变化情况来看,这个账户最高峰时担保资产已突破亿元。

张先生说,因为按照自己的水平与经验,加上其他账户还有几千万元的资金,他觉得强制平仓的情况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很多细则和条款我也没有认真看,加上户口里的资金太大,我长线操作,并不太清楚什么时候到警戒线。”

多年利润 一个钟内全亏光

6月下旬开始,大盘连续暴跌,虽然让张先生的股票市值缩水不少,“但是我们都是有过(熊市)经历的人,没有太在意。”张先生称,“直到6月29日上午收盘后,自己接到涉事券商番禺营业部证券经理李某的电话。”

“他告诉我,我的股票已经进入警戒线,如果第二天开市股票继续下跌,就要强制平仓了。”张先生说,自己马上就急了,准备下午卖掉其他股票来追加保证金。

张先生称,当天(6月29日)下午开盘后,他所持的股票已全部跌停。他多次打电话哀求李某与公司申请不要强制平仓,多给他们一天时间,这种沟通一直持续到当晚11时多,“即使当天我卖出股票,资金也是转不进去的,只能够到第二天”。

张先生还称,李某曾经表示,会帮他延迟至6月30日早上10时30分才开始进行平仓,“结果我们自己已经动手平仓的时候,却发现,还没到10时30分已经被强制平仓了,我单一只新文化(股票代码:300336,创业板股票,非融资融券标的股)股票市值就有6000多万元。”

张先生坦承:“按照规则他们(券商)没有错,但在我有钱的情况下,难道不能听我们投资者一句吗?”

“数天前已通知,不存在不够时间追加保证金”

回应

涉事券商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

昨日,涉事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先生的股票在6月25日已经低于警戒线,根据他们签署的《融资融券合同》规定,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50%即为警戒线,低于130%为平仓线,当时的担保比例仅剩144.15%。

他们在第二天(6月26日)已使用账户、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告知了张先生,“也可能当时他并没有引起重视。”事实上,6月26日,他的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为130.76%,已接近强制平仓线。

直到6月29日收市,张先生的总资产为6000多万元,负债为5000多万元,担保比例为120.1%,账户已跌穿平仓线。

6月30日开市后,张先生虽然已动手开始卖股票,但担保比例一直未能回到150%以上,所以上午10时22分金融部的员工开始执行强制平仓。

“按照规则,我们只需要在30日9时30分后,即可动手开始平仓,但我们仍然给了客户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自行平仓,所以客户不存在不够时间追加保证金。”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他们的核查,此次操作是完全依照双方签订的《融资融券合同》,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以及实施强制平仓等程序,执行过程合法合规。涉事券商所提供《融资融券合同》的文本内容也为业内通用,且在监管机构备案。该合同是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签署的,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有效。

悲剧

次日规则就改变 他倒在了“黎明”前最后一刻

这些天以来,张先生一直十分抑郁。他觉得,只要强制平仓那天再让他撑几个小时,也许结局就会翻盘,自己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在他被强制平仓的第二天,即7月1日,中国证监会晚间发布了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用协商平仓取代强制平仓了。”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A股前期急速下跌,高杠杆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在高收益的诱惑之下,风险往往被各方所忽视。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今年三四月,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攀升,融资融券的合规“边界”正在悄然位移。

事实上,利用两融回转交易开展“绕标”操作,在券商两融业务中早已不是新闻。而在A股降杠杆与维稳并举的当下,投资者与相关机构,更应将“风险”二字刻在心头。

观点

满足三个条件再平仓更为合理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马锦林律师认为,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实施强平的条件为:一是客户保证金不足;二是客户没有按照要求及时追加保证金;三是客户没有及时自行平仓。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再平仓更为合理。

马锦林还指出,张先生与某券商签订的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中,虽然明确了警戒与平仓的约定,但明显对客户显失公平。

“客户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而且在经济利益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承担极少的义务而获得更多的权利。”马锦林还提醒,虽然近期证监会紧急松绑两融,要求券商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可协商平仓,但券商只是降低了平仓线,并不是不平仓,一旦客户担保比例低于120%,威胁到券商本金安全时,券商还是要强制平仓的,本条新规定只能作为参考,股民选择融资融券仍应该谨慎。

广东德良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能贤也认为,这份合同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不过在这(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之前,券商的做法确实能称之为合理合规,他提醒股民在做融资融券业务时,不要想着自己有足够能力偿还,就不认真看清楚合同条款,事实上,在签订任何合同时,都必须仔细约定所签订之合同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2015-07-17 06:46:09)

【延伸阅读】成都股民忆6·15暴跌:账户每天缩水七八十万

即使没有亲身经历6月至7月的股市震荡,但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对这18天视而不见: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他们多多少少都身处其中……编者也是一名小股民,所以在编这条稿子的时候,每一位文中提及股民的所思所为,编者也都感同身受。

回想股市这近一年的时间,不管是人性之贪人性之惧,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论如今还身缠万贯还是血肉淋漓的股民,概莫能外。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愿赌服输,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绝处逢生。世上本没有后悔药,资本市场的本质也是如此。你能做的,就是收拾心情,从头来过。

希望永远都在

这个夏天,对于中国数千万股民来说,注定是长久的伤痛。从6月15日至7月9日,短短18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5176点暴风骤雨般跌至最低3373点,20多万亿市值蒸发,众多股票惨遭腰斩,投资者从最初的卧倒观望,发展到竞相逃生、互相踩踏。

A股自6月15日下跌至今已有24个交易日,约一个月的时间。但在这一轮惊心动魄的惨烈下跌中,谁又知道,有多少刚刚崛起的中产阶层一夜洗白?有多少新近入市的新股民遭遇“收割”?有多少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反而被套?这场保卫战已进入尾声,开始清扫战场,但一些人已经在黎明前死去,没能看到已经升起的太阳。然而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敌人”到底是谁?一些疑问还有待解开。

A股惊魂18天,投资者不但经历了炼狱般的煎熬,还不小心见证了诸多历史——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在这场远超当年“5·30”的暴跌中,我们选取几个成都股民的真实故事。

他们,只是无数中国股民的缩影。

A失控

融资客肖黎明:

眼睁睁看着账户每天缩水七八十万

6月15日9∶30,融资客肖黎明像往常一样打开笔记本电脑看股票行情。上证指数比前一天收盘5166点略微高开,盘面波澜不惊。他扫了一眼自己的账户:净资产1060万元,融资负债720万元,券商提供的1∶1融资还有好几百万元没用,账户看上去很健康。

10多分钟后,肖黎明开车出门去见一个生意伙伴。对于自己的生意,其实他现在没有多少兴趣。这几年行业欠佳,他选择了收缩战线,并陆续将部分现金转投股市,首期是100万,尝到甜头后追加到300万。经历这一波牛市后,300万到去年年底已变成500多万。今年春节后,他在券商建议下开通了两融功能,将可使用的资金放大了一倍。

借力于这一波罕见的大牛市加杠杆,肖黎明账面财富快速膨胀:600万、700万、800万大关连连攻克。在上证指数站上5000点的时候,他的股票净资产也成功突破了1000万整数大关,最高时一度接近1100万元。

然而11∶05,肖黎明接了个朋友的电话:“快看大盘,跌凶了!”肖黎明打开手机股票软件,看到持仓的股票全都在快速下跌。但他并不以为然。按这波牛市以来的经验,每次急跌后都能迅速反弹。比如5月5日、5月28日的下跌都迅速反弹并走向新高。事实上,6月15日当天,肖黎明的持仓股票没有一个跌停。

但谁也没想到,风险已经悄然而至。第二天,大盘大幅低开,多只股票开盘后直奔跌停。但盘中又反复拉起,最终当天指数跌3.47%。

肖黎明隐隐有些不安,当天晚上他坐在很久没打开的电视前,看财经频道里的专家怎么说。一种非常普遍的看法是,这是正常调整,牛市并未结束。随后的行情也似乎验证了专家的看法。6月17日,大盘在上午下跌后迅速反弹,下午以红盘 收。肖黎明坚定了“牛市中正常调整”的判断。

不料接下来的6月18、19日,股市都是大跌,部分股票跌停,肖黎明的市值在杠杆作用下已失守900万关口。但他并没有清仓,因为跌得太快,他有些不知所措。在焦急的等待中,股指又迎来6月23、24日两个交易日的强劲反弹,其账户资产重新回到900万以上。

最终,在众多利好消息不断出台的背景下,肖黎明和绝大多数经历过2007年“5·30”的股民一样,得出了牛市并未结束、调整后将继续向上的结论。他甚至在24日这天,将剩余的约300万融资全部满仓。他乐观地认为,只要借助融资杠杆再反弹一点,自有资金就能重新夺回1000万整数关口。

然而期待的1000万并没有夺回,接下来持续三天大盘暴跌、千股跌停,肖黎明的900万、800万关口也迅速告破。在6月26日这天,他所持有股票中,除了停牌股外几乎全部跌停。在融资杠杆的放大效应下,其市值眼睁睁看着每天以70万~80万的幅度迅速缩水。

那段时间的肖黎明和许多股民一样,陷入了极度焦虑中。因为整夜失眠,他看上去失魂落魄,头发蓬乱、两眼血丝,嘴里也因为上火生了严重的口疮,连话都说不清楚。

在那个周末,肖黎明在看到场外高杠杆配资纷纷爆仓的消息后,做出了一个痛苦而又明智的决定——将融资杠杆全部去掉,只用自有资金硬扛。这一个决定,也确保了他在后面的大崩溃中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

但他有几个同样从商场转战股市的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死了都不卖”,结果就真的“死掉”了:有3个在场外配资的朋友先后爆仓,特别是一个多年的生意伙伴,自有资金2000多万,以1∶3配资,在连续4次追加保证金后再也无能为力,最终被强平后只剩几万元零头。多年的艰难打拼,全部付诸东流。当晚肖黎明与那个朋友通了电话,那个大男人在电话中失声痛哭。

7月2日,在利润回吐高达300多万后,备受煎熬的肖黎明选择了清仓。而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是千股一字跌停的局面。

经过这一轮惨烈教训后,有多年炒股经历的肖黎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操作系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今年才尝试的杠杆融资。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即使最保守的1∶1融资,只要满仓两三个跌停就伤掉元气,5个跌停就被强平。事实上,在这一轮暴跌中遭遇5个以上跌停板的个股比比皆是。

而在融资杠杆运转的另一边,是人性失控的欲望。经过这次挫折,肖黎明也开始反思,之前说过赚到500万就收手,结果欲罢不能,目标变成800万、1000万。在此轮暴跌之前,已提升至2000万,现在回头想想这么贪婪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B反复

老股民黄健:

兄弟俩互换账户才有勇气清仓

高潮戛然而止,征兆并不明显,断崖式暴跌来得太快,几乎没有给众多股民太多脱身时间。即使确有高手在大跌之初逃离,但部分又死于后面的“抄底”。

老股民黄健股龄已超过10年,但前几年都是小打小闹。直到2007年那波大牛市他追加投入七八万元,在上证指数到达6000点时,这些投入已经变成30多万元。然而在接下来的暴跌中,又重新打回原形,跌到10万元以内。

随后经过漫漫熊市苦熬后,黄健终于从新股民修炼成资深老股民,技术上的各种K线图信手拈来,而每天晚上数小时的复盘研究,并以短线为主、快速止损的操作方式,让他成功熬过多年熊市。在此轮暴跌之前,他的自有账户市值已经达到93万,即将向100万目标迈进。

就在暴跌前的那个周末,黄健还带老婆女儿一起去一个新开盘的楼盘看房。他希望有一天能将家里住的60平方米蜗居换成一套更大的房子。当股票账户即将突破100万后,他乐观预计这个目标年底就可能实现。但这轮猝不及防的暴跌,让他的换房计划灰飞烟灭。

事实上,在这一轮暴跌中,也确有几次反弹出逃的机会。在6月30日大反弹这天,黄健本来已经借反弹出逃,但最终被各种利好“说服”,转身重新入场“抄底”,结果彻底套牢。

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7月1日,当天上午,反弹昙花一现,下午又迎来暴风骤雨般的疯狂杀跌,黄健手中个股全部跌停;7月2日,又是全部跌停。

当天晚上,黄健和他哥哥,另一位有10多年炒股经历的老股民通了半小时电话,两人都是亏损累累,交流已经语无伦次。

大盘趋势是不是坏了?

——早坏了。

止损线是不是过了?

——早过了。

为什么没清仓?

——跌傻了,反应不过来。

然后,兄弟俩又互相反问:

为啥你也不清仓?

——股票没问题,又刚发了利好,想再扛一下。

大环境这么差,还敢抱幻想?

——亏太多,割肉割不下去。

是的,作为老股民,眼下股市的极端情况让清仓已经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下不了手”。

兄弟俩在半小时的交流中,终于想出一个奇特的办法:互换账 和密码,由对方来决定是否应该止损。

7月3日开盘后,兄弟俩打开对方的账户、输入密码,当面对的不再是自己账户时,理智终于占据上风。在开盘后20分钟内,他们快速将对方的账 全部清空。

当天下午,被清仓的股票全部跌停。接下来的几天市场虽有反复,但无一例外都是下跌,更多是连续跌停。

黄健的账户清仓后锁定在43万。这一波大跌,他不仅回吐了全部利润,还损失了部分增加的本金,但他认为只要市场走稳,就还有机会重新来过。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接下来在7月9日市场大反弹的千股涨停中,已经空仓观望的黄健又犯了“抢反弹”的老毛病,并且在抢不到好股票的情况下,来不及思考直接买入了一只分级基金环保B。不料高杠杆的环保B当日已经触发下折,在随后的交易日里惨遭腰斩,虽然后面也有短暂反弹,但最终损失高达40%,黄健欲哭无泪。

由于错误买入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老股民黄健也成为这一波大反弹中的持续亏损者,最低市值一度只剩30余万元。

随后在大盘的震荡反弹中,被市场反复惊吓的黄健只敢以不到3成的小仓位参与交易,并陆续夺回少量损失。而当7月15日大盘突然再度大跌,脆弱的市场又出现千股跌停的极端局面时,早已成惊弓之鸟的黄健彻底失去理性,在仓位并不算重的情况下,直接往跌停板砸下去夺命逃出。

7月16日早盘惯性杀跌后,大盘再度强力反弹,头天跌停板上砸出去的股票又齐奔涨停,面对如此极端市场,再度空仓的老股民黄健哀叹自己“快被玩死了”。

C暗伤

新股民郑宇:

比“爱过”更悲伤的一句话是“赚过”

对于刚刚进入股市的众多新股民来说,比“爱过”更让人悲伤的一句话是:赚过。

郑宇是位理财偏向保守的公司白领,他的股票账户从2012年开立之后,休眠了2年多,今年A股火爆的行情,让郑宇忍不住在4月进入股市。一开始,郑宇用5万元全仓买入的天成控股、中鼎股份、国元证券三只股票表现给力,随着A股站上5100点,也有了几千元浮动盈余。

6月15日,沪指下挫103.36点,跌幅达2%,随后的6月16日沪指再度下跌3.47%,跌破5000点关口,拉开了A股暴跌的序幕。

经历了5·28暴跌后的快速反弹,郑宇对股市上涨还抱有希望,觉得A股应该会马上反弹,然而事情发展一步步出乎他预料。6月19日,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下跌6.42%,沪深两市上演千股跌停,当时郑宇的股票天成控股跌去了30%,这时的郑宇还能苦中作乐地跟微信群的朋友分享“端午劫”的股市段子。

然而“端午劫”并未结束。6月26日沪指跌幅一度逾8%,收盘跌7.4%,两市2000股票跌停,郑宇的账户跌去了近50%。

6月27日周末,央行宣布降息并定向降准,郑宇满心欢喜地在微信群里分享了这一消息。然而6月29日开始的这一周,A股并未如预料止跌,郑宇觉得格外“心塞”,微信群里一到晚上利好消息不断,到了白天却只能眼睁睁看着A股一步步滑入深渊,到了7月3日,已是连续第三天两市逾千股跌停。郑宇加入的股票微信群,大家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地分享股市段子,这几天几乎一片死寂。

7月9日大盘探底3373.54点后出现“V”型反转,最终涨幅5.76%。郑宇随即盘点了自己的账户:仓位最重的天成控股亏损高达70%,中鼎股份因为停牌较早亏损30%,国元证券亏50%,最初的5万已缩水到2万元。

从7月9日A股探底企稳,终于暂别“惊魂”,直到上周五,郑宇的亏损缩小,目前天成控股亏损在50%左右,中鼎股份和国元证券亏损在30%左右。

A股自6月15日下跌至今已有24个交易日,约一个月时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股市争夺战、保卫战中,不同的投资者到底悟出了什么?

(2015-07-20 09:00:47)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1月22日
下一篇 2015年1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