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上发布的小程序即将在1月9日正式上线。在张小龙发布小程序之后,有两家来自杭州的创业者称,它们的估值均上涨了10倍——吸引眼球的成分居多,但微信的动作对互联 行业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小程序一度被人解读为是“微信要干掉AppStore”的节奏,对此我的看法是相对保守的,微信小程序有许多适合的场景,但要说它会取代原生App也是天荒夜谈。
微信并非小程序的先行者
在微信推出小程序之前,就有一些类似的探索者。三年前百度轻应用上线,之后QQ浏览器、UC浏览器和360浏览器也推出了类似的轻应用平台,一点资讯在2016年4月1日正式上线应用 。不论是叫小程序还是应用 还是轻应用,核心理念均是“无需安装卸载的应用”,对用户来说“所见即所得”,对开发者来说“低门槛开发”,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不同的是,微信小程序的入口是二维码,而别的小程序入口是搜索、浏览器、资讯客户端。入口不同的背后,实际上是价值承载的不同。之所以微信会强调二维码这个入口,在于其核心场景是瞄准了“轻量级服务”这个点,张小龙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汽车站扫描二维码订票,在广告牌扫描二维码直接获取服务,均体现出“服务”尤其是O2O服务的定位。
然而,互联 上与服务对应的还有功能和内容型应用,比如P图是功能,短视频则是内容,这些并非微信小程序的重点场景,它们是否会成别的轻量级应用的重点?
内容平台是否需要小程序?
理由无外乎这几点:
1、更好地展现和分发内容。单一的信息流无法满足多元化的信息展现需求,比如炫酷的效果做不到,付费的订阅做不到。
内容平台成下一代搜索引擎
不妨先看一下内容平台做小程序的案例。
一点资讯去年上线了应用 +内容应用商店,应用 拥有主菜单,用户可添加某应用 (相当于安装,但又不占用手机空间),进入页面之后,界面布局和交互逻辑与资讯信息流完全不同,说白了就是一个小程序。与微信小程序不同,这些应用 更多是在承载内容或者内容相关的服务。
一点资讯CEO李亚曾对外宣称,“一点资讯目前提供近100个精品应用 ,包括一点电影、健康养生、美食菜谱等自有应用 ,以及来自第三方的应用 如凤凰FM、熊猫看书、直播吧、轻漫画、bilibili等。我们的探索聚焦在如何利用大规模用户画像,包括用户对超过360万个关键词频道的订阅,自动为潜在目标用户推荐精品应用 。在满足用户各垂直细分领域内容的同时,帮助各应用伙伴、自媒体人实现更智能有效的内容分发,打破移动端不同APP间孤立问题,提升用户对(轻)应用服务的使用粘性,并在精准匹配用户基础上利用平台优势帮助应用变现。”
一点资讯应用 与原生App不同的是,其基于推荐引擎对应用 内容进行个性化分发,确保应用 在不被安装的情况下可被用户发现。这个故事跟搜索引擎很像:解决长尾内容的分发问题。到了移动时代,App信息孤岛导致爬虫失效,搜索引擎最初的解决方案是制定新的标准,比如DeepLink希望App将内容提交给爬虫,再比如用“破壳检索技术”进行抓取,然而就算解决了内容抓取问题,不同App之间跳转却并没有 页之间跳转容易,因此App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一点资讯应用 的思路则是,让内容App入驻平台,进行深度内容打通,再结合推荐引擎进行分发。
移动互联 内容生态被重构
搜索引擎是PC端最大的内容生态,而现在,移动端的微信、一点、微博甚至淘宝们都在建立自己的内容生态:内容生产、分发、消费、变现都在平台上完成,这是通过“XX ”完成的,百度启动内容战略大力构建类似于百家 的内容生态并非突发奇想,“闭环型内容生态”是移动时代的必然。
微信入局并且将小程序视作是“reset(归零)”的起点,必然会让更多平台进入或重返小程序类应用的研发之中。在微信上线小程序不久,蚂蚁金服“小程序开放文档”被曝光,看样子一直紧盯着微信的支付宝即将跟进。个性化内容平台,浏览器等平台,甚至问答、视频这类 站,都可能会将开发小程序平台提上日程。如果说“XX ”只是影响了搜索引擎的信息入口地位,那么“小程序”们对搜索引擎的非信息入口地位也有取而代之之意。
所以我认为,“小程序”的出现,会进一步改变移动互联 内容生态。一切应用形态能否普及是由生态决定,用户使用习惯和应用开发意愿,两端问题得到解决一个应用生态就可普及。微信的加入对于“小程序”(轻应用)生态的推动无需赘言,至少这一次从舆论层面能看到微信小程序得到的关注比过往所有轻应用平台的总和还要高,正如我之前提出的观点,小程序短期不可高估,但长期却不能低估,接下来哪些内容平台还会跟进小程序,搜索引擎又会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微博@互联 阿超
微信:罗超(luochaotm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