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运动反帝先锋尹景伊:“宁为牺牲而死,不为失败而生”

尹景伊事迹陈列馆及塑像。

1925年初夏,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席卷上海,其间,一位20岁的革命青年壮烈牺牲,他就是山东日照人、同济大学学生尹景伊,曾任共青团青岛地委书记。“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这是“五卅运动”中尹景伊最后的呐喊。在尹景伊短暂的一生里,他为了救国理想而苦苦寻找革命之路,立志要改变贫弱的旧中国,哪怕献出年轻的生命。

拒绝包办婚姻跑到上海求学,由恽代英、邓中夏介绍加入共青团

尹景伊,字希农,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张家廒头村人。1905年,尹景伊出生于上海,3岁时其生母在上海病故后,父亲尹锦堂于第二年带着他到江苏经商。辛亥革命后,尹景伊一家回到山东原籍。他7岁进私塾,13岁进涛雒镇小学就读。

尹景伊儿时聪颖过人,喜好读书,又性情刚直,疾恶如仇。其父临终时曾嘱其学习经商,但他志向不在经商,坚持读书求学。

“以前,看家里一本小册子,叫《亡弟殉国痛史》,是我爷爷尹志伊写的,尹景伊是我爷爷的弟弟,是我的叔爷爷。小册子封面几个字,是王献唐先生题写的,内文竖版竖排,没有标点,我当时还读不太懂,但从那时开始知道尹景伊,知道我们家有个五卅烈士。”谈及这位“叔爷爷”,68岁的尹夙充满了崇敬之情。

尹夙说,幼时家里为尹景伊包办订了婚约,17岁时族人要他拜堂成亲,他坚决不同意,毅然离家,投奔我爷爷来到上海,继而考入同济大学机师科,又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官费津贴,自此“一力求学,习科学锐进,考试成绩屡列等最优”。

20岁时,女方家中又催尹景伊回乡完婚,他给家中哥哥的回信说:“弟正在求学时期,断不许有家室之累。且国势阽危,大难将至,救死起衰,责在青年,何便早图唱随之乐?弟已打破乡土家族观念,此身无累,将来能为 会做一点事业,亦正不负此生,岂可遂议婚娶?”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溢于言表。

当时,满腔的爱国热情让尹景伊不断思索救亡之路,他经常阅读进步刊物《向导》《先驱》《新青年》等,接触了大量革命思想,并由山东同乡丁君羊介绍认识共产党员邓中夏、恽代英,由恽代英、邓中夏介绍加入共青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也是同济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

在校期间,由于尹景伊经常从事 会活动,学习成绩较原先有所下降。他在家书中曰:“兄视此次考试分数,当觉稍逊从前。不知此学期弟多做课外事,故不能不稍废所学。弟以国是日非,良用尤伤,勤读亦为国耳,国亡则读何益!不如即于读时,早留意国事,旦夕可用也。”

关于这段往事,尹夙说,“叔爷爷很有个性。”他反抗包办婚姻这事我爷爷是支持的,所以他后来就到上海投奔我爷爷。我爷爷当时在上海做医生,也是同济大学毕业的。

“尹景伊后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给我爷爷的信里说因为做许多 会工作,包括暑假我爷爷叫他回青岛避暑,他跑去四方机车工厂参加工人活动,我爷爷就知道他加入组织了。他们兄弟之间彼此心照不宣。”尹夙说,叔爷爷牺牲后,家人用“肝肠寸断”描述悲伤的感受。

1978年,尹景伊被追认为烈士。

“五卅惨案”爆发,尹景伊为救同伴壮烈牺牲

1925年5月15日,上海发生了日本内外棉七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十多名工人的流血事件。

同年5月28日,青岛又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中国工人罢工的“青岛惨案”。一个接一个屠杀事件,激起中国人民及尹景伊等爱国青年的无比愤怒。28日晚上,中共中央和上海党组织分别召开紧急会议,在分析了当时形势和上海各阶级动向后,决定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帝大示威,将工人反对日本资本家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全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

同济大学学生会根据恽代英的指示,组织请愿游行队伍,尹景伊被推选为游行副大队长。

5月30日,当反帝游行队伍来到永安公司门前,尹景伊率先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用高亢的山东口音愤怒声讨帝国主义暴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为顾正红 仇!”此时的南京路上早已人山人海,口 声此起彼伏。

为了镇压示威游行,英租界当局出动了大批巡捕,示威现场很快便有100多名学生被捕。下午3时,各界群众近万人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尹景伊、陈宝聪等人挤到离巡捕房门前几丈远的地方,和群众一齐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释放被捕的中国人!”面对敌人威胁,尹景伊及示威人群毫不退缩。

正在这时,大批巡捕向示威群众冲了过来。他们手舞枪棍,见人就打,现场秩序顿时大乱,站在尹景伊前面的陈宝聪头部也被巡捕打伤,鲜血直流。尹景伊见状连忙一个箭步冲上去,用手拉着陈宝聪,准备护送他离开。

此时,现场突然枪声大作。一颗子弹从陈宝聪的右边飞过并射中尹景伊胸部,他胸前顿时血流如注;倒在地上后,尹景伊仍用颤抖的声音呼喊着:“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

1925年5月31日上午,虽然下着雨,但同济大学、中国公学的学生和中国铁工厂、菹藻浜几个纱厂的部分工人仍不约而同地开展斗争。大家满怀悲痛,决心踏着烈士的足迹,把反帝斗争进行到底!

8月24日,山东青岛地区各界人士在烈士家乡的齐燕会馆举行了尹景伊烈士追悼仪式。77幅挽联表达了各界人士敬仰英雄、同仇敌忾的决心。

尹景伊牺牲后,家乡人民为他在青岛举行追悼会。

烈士精神永存,家乡日照建陈列馆缅怀尹景伊

“宁为牺牲而死,不为失败而生。”这是尹景伊的自励语。“呜呼!至今诵其遗言,其坚强刚烈之气,犹跃然心目间也。”这是山东著名学者王献唐对尹景伊的评价。

为纪念尹景伊烈士,1931年,日照以尹景伊祖宅为校舍,建立了一所小学,命名为“景伊‘五卅’纪念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小学被迫停办。

“作为景伊小学的毕业生,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里长辈提到尹景伊烈士的事迹。他在战乱年代,求学之路很坎坷,却能勤奋学习,最终考入同济大学,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努力读书,最终考上心仪的大学。”吉林大学大二学生尹涵说,“尹景伊在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就牺牲了,我现在步入大学,也会一直记着尹景伊烈士的革命爱国精神,希望能以自身所学为 会做贡献。”

“自从建立了烈士陈列馆,每年来此地学习的人能达到四五千人次。清明节扫墓,大家都会来这里看看。”张家廒头村村支部书记尹世伟说。

“尹景伊在日照乃至山东都是牺牲比较早的革命烈士,牺牲于五卅运动时期。他的牺牲充分反映了革命者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革命烈士的事迹,对青少年和大学生传承红色记忆,凝聚爱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尹德满介绍,开始只有尹景伊烈士的一张照片,各方部门共同发力,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搜集了大量资料,才建成了陈列馆。现在,尹景伊事迹陈列馆成为 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青少年学生、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平台和阵地。

尹景伊,这位热血青年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岁的青春年华,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之路,他的英雄精神永远绽放。

人物小档案

尹景伊(1905—1925)

字希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张家廒头村人。1905年出生于上海。3岁时母殁。7岁回故乡读书。1922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机师科。1924年加入中国 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5月,党组织决定派尹景伊去青岛主持团委工作。这时,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5月30日,尹景伊在救助同伴时背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0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