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硬件要有,司机与行人也需“软件升级”

8月11日早晨6点44分,一辆在东花市大街路口南侧抢行通过的小客车,成为北京首个被非现场执法系统记录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车辆。

驾车

真有用

右转红绿灯,便利又高效

机动车右转红绿灯的作用,在这次路上调查中,体会尤其强烈。它既能给礼让行人创造便利条件,也能提升通行效率。

真头疼

斑马线无灯,车辆挪着过

步行

硬件齐

闯红灯警示,规矩且安全

此前,路口西北角安装了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警示设备,对违法闯灯行人“现场直播”。虽然采访时,设备并未开启,但现场的劝导和道路设计,明显优化过。该路口四个角,共有8名劝导员。十字路口中央,一名交警也在维持着秩序。

刚刚被“劝返”的女士,表示自己由于分心没注意到变灯,不是故意闯灯。她认为,现场有劝导员、有专门的机动车待转区和非机动车道,对提高通行效率,保障大家安全都有好处。“标线一改造,有了劝导员和抓拍设备,车让人、人让车,秩序好多了。”

同时,该路口的车辆停止线与行人斑马线的距离,相比其他一些地方,显得更长。而这段“多出来”的距离,也改造为了红色路面的非机动车道。虽然每次行人过街的通行时间只有28秒,但即使路人走到一半,道路中央也有宽约3米的“安全区域”可供躲避。

设施缺

没有过街灯,通行靠胆量

“行人没有红绿灯啊,每次过路,都要等很久。不管是进环岛的,还是出环岛的,好多车都不减速。”看到“嗖嗖”的车辆,等待过路的刘大爷倒出苦水。他说,环岛每个过街方向,都只有斑马线,没有其他硬件设施,导致车辆都挺“放肆”。“这个环岛比较特殊,四个方向中,有三个方向在200米外,设有红绿灯路口。很多车进环岛前,刚从上一个路口等灯放行,肯定得憋着劲儿开啊。”在刘大爷看来,要想过街,不少时候要等环岛外200米路口的信 灯“脸色”——那边的路口不让通行了,这边就几乎没车,可以过街了。

“老问题了。有人建议修过街天桥,但是这个有点儿远了。最好是安装一个行人过街信 灯,或者汽车减速让行的指示牌。”家住附近小区的钱女士说,行人过街最危险的情况是,几个车道上的车并不统一减速——有的车会文明让一下,紧挨着另一车道的车却开得很快,“行人走一半站那儿了。太危险!”钱女士表示,如果能够安装相关硬件,自己当然更愿意遵守规则,现状却是很多时候,司机和行人要“打心理战”,看看谁过路口的胆儿更大。

声音

前期硬件帮忙,后期相互体谅

在磨合期,硬件设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机动车右转红绿灯、约束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高清摄像头、交叉路口的隔离设备等等。

“简单说,就是车与人,要么时间分离,要么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就是利用信 灯,这是较为理想的低成本管理方式,让该车行的时候车行,该人走的时候人走。空间分离,就是建设上跨或者下穿通道,让车和人在空间上分开通行。此外,还可以依靠更精细的交叉路口设计和志愿者疏导等手段。

但是,这些设置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交叉路口都适用。“比如在行人过街需求极少或右转车辆需求极少,右转红绿灯则必要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有损交叉口的整体通行能力。”

关于礼让行人会降低通行效率的担心,万勇山认为大可不必,“在西安,在江浙很多城市,礼让已经形成了习惯。度过了磨合期,车和人都达成了共识,司机和行人相互体谅。行人过马路,不会三三两两、连续不断地过马路,而是自发形成一拨一拨地过。”

万勇山强调,同样的一个路口、同样的早高峰时段、单位时间内,有序通行会比无序通行的效率显著提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