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少有的情怀投资人
“情怀”,这个原本就存在的词,却因为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大力推崇,而被哪些不太喜欢他的人略带讽刺地视为笑话。所以,后来罗永浩也自嘲地说,“情怀这个词,已经被那些没有它的人给毁掉了”。
如果每个人的情怀可以被打分的话,郑刚的在这个项目上一定是满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当罗永浩被攻击时,作为锤子科技投资人的郑刚,不仅会站出来力挺老罗,每逢关键时刻,还会拿出真金白银来为罗永浩充值。
如果梳理郑刚的投资履历,其知名的投资项目如陌陌、足记等,无一不是软件产品。他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庞大且沉重的硬件项目用情如此之深?
一旦认准了项目,郑刚会放下作为投资人的所有矜持,不遗余力地为这个项目进行人肉推广。
比如每次锤子科技新品发布会时,郑刚都会在自己的朋友圈统一进行直播、宣传、力挺。锤子T1和坚果手机发布后,郑刚还自掏腰包买了数百台手机,在朋友圈中免费发放。T2发布后,他又跑到三里屯顺电,买光当天店里所有的库存送人……此外,音乐平台LavaRadio推出LavaDesktop蓝牙音箱后,郑刚又买了200台在朋友圈里送人。有人说他有钱任性,但是也有人说他这都是真爱。
同样的“一往情深”,还出现在郑刚之于“映客”上。“映客”是郑刚最近投资的一款直播软件,他最近的心思几乎全部在这款软件上。
2015年10月的一个下午,郑刚纠结于未来还有什么可以投资的项目。一番思索之后,他认为直播是个不错的方向。于是,他下载了十几款直播软件,一一加以体验后,他看上了“映客”和另一款产品。在见过两款产品的团队之后,郑刚最终认定了“映客”。
从此之后,郑刚就成了“映客”的“脑残粉”,走到哪里就直播到哪里。他会直播罗永浩的发布会、会直播自己弹钢琴还要求粉丝打赏,有一次直播时还不小心睡着了,连同他的睡姿和呼噜也被直播出去了……得益于郑刚直播罗永浩发布会,“映客”当晚就增加了2万下载用户,远超平时的正常水平。此情此景,以至于映客创始人都被深深感动,“刚叔简直是在用生命在投资啊”。
事实上,只要拿到刚叔的钱,连同他的人和心也都一并拿到了。
情怀背后的深深“脑洞”
一反投资人理性、严肃的形象,郑刚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个善于自黑的“怪咖”,他自己也乐在其中。他不仅会在朋友圈中晒出各种搞怪自拍,直播每日行程,标注的地址还被常改为“上海市蛇精病集中治疗院”之类的自创地点。
不过,如果走近郑刚,你还是会看到他作为投资人的正常一面。他的奇葩或者怪咖只停留在画面里,当你坐在他面前交流时,他会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和认真专注的神情。可当你说给他拍照时,他又会一秒钟切换到卖萌的表情。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感慨,他是个好演员。
作为资深文艺青年,郑刚从小就会弹钢琴,他的朋友圈背景就是少年时坐在钢琴前的老照片。在他上海办公室的窗户旁边,还因地制宜地设了一台电子琴,上面摆着两份颇具历史感的肖邦乐谱。在另一旁的架子上,则放着证明他高尔夫球水平的奖杯。
他办公室中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则是一大柜书籍。书的类型其中以商业、金融、历史为主,过半是英文原版。这座高至屋顶的书柜里的书,还是他藏书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书还在北京和他的家里。纸质书以外,郑刚还有2个kindle,北京和上海的办公室中各放一个。
虽然在郑刚的朋友圈中从未提到过书,但这些书显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投资逻辑。用郑刚的话来说,“阅读是为了更好地预判 会趋势,然后提前介入其中”。
所以,情怀固然是郑刚区别于其他投资人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有情怀,他也不会走这么远。
比如郑刚为什么如此力挺锤子科技?品味固然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符合郑刚对于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判断。“现在中国制造还是很低端,很多人还在推崇得草根者的天下的逻辑。但是,现在中国已经走过温饱经济,迎来了品牌经济和体验经济。所以,那些注重品牌和体验的产品,一定会在未来大有机会。”
谈到被誉为“中国茶的星巴克”的“茶香书香”,这个被郑刚称为“情怀中的情怀之作”,也是因为看中其对茶的现代化诠释,让茶和现代人之间不再有距离感,让茶和咖啡一样成为具有饮料和沟通属性的文化产物,这也符合当下体验经济和品牌经济的时代特性。
对于如今他三句话不离的“映客”,更是包含了郑刚对于趋势的判断。“‘映客’是一个让一切人向一切人直播的杀手级应用,这和很多走 红‘秀场’模式的应用有本质不同,它会有更多的参与感、现场感和真实感。将来可能会改变一切行业,包括教育、电商、娱乐等。”
每每谈到激动处,无论谈到什么话题,郑刚的兴奋点都会跳到“映客”上。他不止一次突然说到“映客”。
“你可以想象吗,未来跨境代购就可以用视频直播……”
“你可以想象吗,未来如果徐小平在‘映客’上开个频道,有空就谈一谈他的商业理念,每个订阅者每个月交500块,一定会有很多人订阅……”
“你可以想象吗,我是2015年11月份才投资的映客,它可能是史上估值增加最快的公司”
……
激动的背后,正是因为情怀上的契合与趋势上的认同。
有了“情怀”和“脑洞”的加持 ,郑刚对于其他投资人高度关注的数字反倒不是很看重。这种充满灵性的投资方式,和很多注重纪律性的投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郑刚倒也不以为意,“像我们这种做早期投资,哪有那么多数据可以看?数据都是在企业运营了一段时间后才有的东西。”
这一点,可能也与他深受乔布斯影响有关。乔布斯的印记在郑刚的办公室随处可见,在入口的显眼处,就摆了两份以乔布斯为封面的《时代》和《财富》杂志。在他的书柜里,至少有10本有管乔布斯的书籍。信奉禅宗的乔布斯很推崇“直觉”,不太信任数据,认定好的产品应该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如此等等,似乎都与郑刚心有戚戚。
所以,很多他投资的产品或企业,在外人看来似乎摸不着边际,但是在郑刚心里,可能却是深思熟虑后的相见恨晚或者久别重逢。
不安分刚叔的创投人生
郑刚出生于福建厦门,临近大海的故乡,带给他的不止海风,还有新潮的思想。中学时,语文老师就会推荐很多颇具思想深度的 刊杂志,所以,他从小就养成了类似“家国情怀”或者“道统意识”。或许,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适度的人文教育是培养情怀的必经之路。
大学毕业之后,郑刚去美国哥伦比亚读了个MBA。在当年,MBA还是含金量很高的学位。随后,他去了通用汽车从事并购和整合工作,积累了最早的投资经验。
2002年之后,郑刚就开始了他飘忽不定的创业生涯。特别是在2003年,他在成都创立了3家企业,分别做聊天软件、搜索引擎和视频 站。回过头来看,郑刚的市场是以确实非常超前,但是小马拉大车的结果,就是钱烧光了,企业也垮了。
不过,失败的创业经历也让郑刚受益匪浅,他“主观能动性”逐渐变得爆表。在此之前,他工作时想得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休假。创业失败后,他工作开始变得特别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整天都在研究怎么做得更好。在郑刚看来,“热情可以让自己做的事情更加有趣”,这也是他如今看起来浑身鸡血满满的重要原因。有了这种经历,郑刚也更偏爱那些有创业经历的创业者。
十多年来,郑刚很少呆在一个位置超过2年。世界这么大,有些人只是想去看看,郑刚则是一一去看。在一次次的位置变换中,他是“一直在做、一直在寻找方向,没有浪费时间,在每一个行业都挖得比较深,积累该有的知识。”
在众多行业的积累之后,不安分的郑刚反而安分地成了一位投资人。如今,紫辉创投已经是迈入第6个年头,郑刚却依然劲头满满,欢脱在全球各地出差、旅行、自拍、交流、投资……(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