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新著】
■陈 曦
让数据把阅读变得有迹可循,也会让人们强化对阅读行为的控制力。尝试建立“阅读共同体”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方法。
在某个闲暇时刻,翻开自己早就期待阅读的一本纸质书,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然后准备细细品读。谁知,才翻了几页,就听见手机的消息提示音,是不是又有什么急事需要处理?于是,你放下书本打开手机,刚处理完消息,新闻软件又弹出一条重大新闻,你认为有必要了解这一事件,于是又开始浏览新闻。一不留神,已经看了半小时手机,书却还没看多少。这种现象,有专家称之为“阅读困难症”。
“阅读困难症”更多地指向进行深度阅读的障碍。我们仍旧每天在阅读,但如今,多数人的阅读主要在电子设备上进行,依托于新媒体,呈现出碎片化、浅阅读、图像化的趋势。久而久之,造成了深度、严肃阅读的难以持续。前些日子,作家、出版人许知远就在播客节目里坦承自己也有了些“阅读困难症”的症状。这一“病症”扩散很广,甚至已经“感染”了一些书业从业者。
媒介更迭导致阅读“更新”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后来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的补偿,这种补偿又会产生新的缺陷。的确,这些“时髦”的阅读载体,一方面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们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
其中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如今新媒体的普及让信息更快、更多地抵达受众,人们的注意力也逐渐涣散,尤其是95后、00后等互联 原住民,由于自小就沉浸在互联 环境中,对新型数字媒介依赖度更高,阅读也更容易碎片化、倾向于浅阅读。《阅读的嬗变》一书中针对大学生群体阅读行为的研究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融合阅读行为日益成为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主流,但当前大学生融合阅读行为存在不足,数字阅读行为比例过高,“深阅读”与“浅阅读”失衡明显。
尽管人们可以借由实践、听闻抑或其他方式获取知识信息,但阅读仍旧是不可摒弃的,深度阅读更是在一个知识领域内深耕所必需的。所以,“阅读困难症”极有可能导致 会个体获取知识信息的深度不足,对知识信息的思考能力受到削弱。
读者的阅读问题困住了出版人?
短视频等视听媒介业态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各类运营商也在挖空心思争夺人们的注意力。当下,视频、直播行业是否占用了受众大多数的注意力?从众多出版机构的行为可见一斑:许多出版机构把营销重点放在直播带货上。“直播”“短视频”这些媒介表现形式,相较于文字,确实更容易吸引读者注意力,令人唏嘘的是,纸质书承载的阅读似乎呈现贬值之态。在直播间一声又一声吆喝的浪潮中,图书也以“博主力争的全 最低价”等噱头被批量兜售,去年颇受争议的某博主“一元卖书”事件就是典型代表。不少出版人士对此感到愤慨,质问此举对出版业究竟是振兴还是绞杀。
今年3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印刷发行重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开展 上图书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将重点整治低价 络直播带货售书。可见,在宏观层面,直播卖书暴露的问题亟待治理。
出版业缘何受到互联 如此强烈的冲击?一方面,一直以来,大众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追求快速、快感,短视频行业契合了这一趋势,一些人在图像时代也容易对文字失去耐心。
另一方面,出版界亟需重视的是,出版业尚未针对此番浪潮做好足够充分的转型准备。《阅读的嬗变》一书指出,一直以来,出版业被许多人视为一个强调艺术追求、专业经验而缺乏科学实证的行业,这在出版市场行为中表现尤为明显。日本出版学者清水英夫曾就出版活动中的随机性、偶然性与风险性阐述如下观点:“作为企业的出版,是含有前近代性、近代性和超近代性的混合物。”长期以来,出版业一直都是被当作前近代企业的典型。许多出版业者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些理想主义色彩,也使出版业多少带有超越甚至脱离近代性的意味。出版人常常感叹行业的黄金时代已逝,由此也确需寻找转型路径。《阅读的嬗变》一书就数字时代出版业的转型提出了建议——出版业应利用大数据,正视阅读概念已然发生变化这一事实,实现内容、营销、管理多方面的数字化;当然,无论如何转型,出版业始终是内容行业,出版人最重要、最应当坚守的角色还是优质内容的“把关人”。
会应直面阅读问题
“量化自我”概念由著名的《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提出,指人们出于自我反省和自我知识获得的目的,利用工具监测自身状态与行为活动的过程。《阅读的嬗变》梳理出得阅读行为的“量化自我”包括三个方面:阅读时长、阅读成果、阅读内容;具体方法有量化管理碎片内容,量化管理碎片时间,跟踪阅读注意力,借助兴趣凝聚注意力,用可视化图谱激励下一轮阅读等。总之,让数据把阅读变得有迹可循,也会让人们强化对阅读行为的控制力。
尝试建立“阅读共同体”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好方法。在 络阅读APP上,阅读已从私密行为转向为半公开式的行为,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行为并展示自己的阅读所思所悟,或在 交软件上分享自己的阅读,这都让阅读行为有了更多曝光机会。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尝试在阅读共同体中和“书友”相互约束,毕竟,当阅读和 交相融合,人们的 交行为存在一定的表演倾向,这种塑造自我良好形象的行为倾向也会激励人们完成阅读目标,以便在阅读共同体中展示阅读成果。阅读共同体不仅能促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更能促进人们基于阅读进行思想的碰撞,以此形成更为开阔的视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