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活跃于屏端,指导上百个学生的学业;全天候待命,没有周末和长假,陪父母吃顿热乎饭成了奢侈;课上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后却是早晚班交替的孤独者,两点一线成了他们的工作日常……
被打乱的生活节奏
在安徽,两年以来的每个上班日,就职于一家K12在线教育机构的张瑞(化名)都过着从公司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用他的话来说,早在上大学那会儿,自己就瞅准了在线教育趋势,但当从线下教学转至线上以后,才发现这份在旁人看来风光无限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做现在这份工作,没有放假和工作的时间界限,需要24小时待命,我需要见缝插针地调节这种状态。”作为山东和安徽的教学主管,张瑞同时还兼着英语教学任务。教学和管理兼顾,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边备课、边上课、边协调各项工作。
举例来说,正常情况下,张瑞在早中晚各上一堂课。晚上九点下课后,要去准备第二天的教学内容,其间还须处理授课教师遭遇的突发事故,比如师生迟到、软件不太好用等等。假设没有上课,则需在办公室里盯着,以便随时处理突发。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上课还是不上课,张瑞白天将一直处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与公办学校老师不同,他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临时被叫去开会、应急是很正常的事。但幸运的是,学生比较买他的帐,爱听他的英语课,更能和他打成一片。
张瑞正进行线上教学。
早晚班交替的“孤独者”
早在2018年5月,张瑞就入职了在线教育。回顾这两年来的经历,张瑞感触颇深。
因为没有另一半,这位29岁小伙子在时间上更为自由。他希望能在30岁左右,把工作干得像模像样,实现自己三十而立的愿望。
但相对应地,早晚班轮番交替,工作上投入精力大,势必会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据张瑞介绍,他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基本不会超五次。
今年以来,他只在暑假放假的时候,回过潍坊老家一次。“回家那几天想跟家里小伙伴约一下,但发现,我的放假时间其实是和他们错开的。”张瑞介绍,如果想跟小伙伴们约饭,基本不可能实现,顶多中午出来约个饭,但吃得也比较紧张。
谈及父母,张瑞感觉很亏欠。虽然嘴上不说,但作为独生子的他,还是能察觉到父母的想念。
但对于儿子,父母还是以鼓励居多,尤其当听说升了教学主管,在公司里的工作成绩好,就会打心底里替儿子开心。“爸妈希望我拼一拼,因为这对将来家庭的稳定性会更高一些。”
两点一线,把办公室当厨房
一个人待的时间久了,就不再吝惜回家那点路费了。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张瑞觉得回家路费有些多,来回就要1000多元。但现在只要有时间了,他就想多回家看看。“工作上也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对父母的回 ,让他们不愁吃不愁喝。”
作为教学主管,张瑞现在是安徽、山东两地跑。“我在山东还没什么住地,只在安徽租了间小房子,基本上是公司、住房两点一线,在家也没什么厨房。因为距离办公室比较近,早就把办公室当作厨房了。”
这种日子过久了,张瑞有时候也会在想,如果有了另一半,现在过得会不会更好一些。思考过后,他还是会马上调整,想把内心活得更完整些。
“假如别人能给我带来快乐,我会非常开心。假如别人没有时间、或没有这方面条件,那我也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些快乐。”张瑞很认真的说,他平时爱写文章,会把时间放在看书和写文章上,有时也爱玩双节棍,努力协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当然,张瑞也坦言,有时他也会懈怠,“但我觉得还算正常,因为人总会有这种状态。”
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在教学层面上,张瑞坦言,今年讲的要比去年好,但还需进行一些逻辑上的调整,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晚上备课会熬夜到凌晨,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就去上课了,时间非常非常紧张。
参与线上教学与管理工作后,张瑞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线教育对于传统教学的老师,要求极高。因为他发现,招聘来的老师,尽管已经筛选过好多遍了,他在线下的战绩也挺好,但在线上就是不行。
“屏端直接跟与学生面对面,差距非常大。”张瑞描述,如果在线下,你的魅力很快就能呈现给学生;但如果是在屏幕前,就只能通过内容去吸引学生,但有时候学生可能get不到你的点。
“这时就需要无限放大你的教学能力、逻辑和授课思维、人格魅力,然后才能在线上混得开。”张瑞坦言,线上教学对老师的挑战极大,因为聊天区五花八门的评论都会有,有人刚见面可能就要诋毁你,有老师甚至会在课后绷不住大哭一场。“我一般不和学生正面刚,尽量去降低不良言论出现的几率。”
作为教学主管,张瑞还负责面试招聘来的老师。
入门有硬性要求,线下教学的至少有三年以上教龄,能达到要求,还要再看你的权威度。另外,即便教学功底再强,如果无趣,也会在初始阶段就把应聘者淘汰掉。“经验要优于学历。如果你是非985/211高校的,经验又平平,可能就通不过面试了。”
回归到现实,张瑞还有一个愿望:从讲师慢慢过渡到管理岗。
在教学领域,他自称快到瓶颈期了,如果再往高处发展,就得走教学管理。“即便目前升了主管,我依然想再往高处得到进一步锻炼,希望能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模式,而不仅仅是在教学上。”
一次被当“ 红”的经历
与专职做线上教学的老师不同,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从小学至大学、公办民办的各年级老师们被迫转型当“ 红”,纷纷试水在线教学。对于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初三年级主任周会金来说,今年首次对线上教学有了更深的体悟。
“因为有些学生自主性不强,我们一上课就会点到。点完名之后,有学生可能会挂机,为避免学生钻空子,老师们特意设置了连麦提问环节。”周会金介绍,如果两次还连不上,课后就会反馈给家长;同时,为了加强管理,学校将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置组长和导师,导师全程关注本小组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
当然,如果学生确实没有办法上课,课后还可以回放课程,重难点都会在授课过程中有所标注,方便学生进一步完善学习。
“我们担心直播期间会出问题,就申请纳博士集团的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全程保障;我们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影响,就在直播课中间穿插眼保健操和大课间;我们担心孩子们居家学习期间遇到困难,就在晚上提供实时的在线答疑……”周会金介绍,他们作为公办学校,在线上教学期间也是双老师搭配,一个讲课,一个来维持课堂秩序。因为不熟练,偶尔也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有一次,一位老师因为电脑系统比较旧,上传后学生看不到课件,我们就立马切换到另一位老师的平台上去了。切换教室之后,学生就可以继续上课了。”周会金介绍,为吸引学生上课,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课前一支歌,或通过课前放映短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小时“持久战”
对于周会金这样一个专注传统教学的老师而言,刚接触线上教育时很不适应,感觉是在打24小时的“持久战”。
据周会金提供的课表显示,晚7点至10点,是复习整理、晚上答疑的时间。“老师们大都在10点答疑完,再进行备课,正常能到凌晨一两点钟。”
当然,也有学生凌晨还在咨询问题。周会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回忆道,那位学生学习比较喜欢钻研,当晚遇到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两人一直探讨到夜里12点多。等探讨完之后,他又继续备课,总结本周的工作问题。
周会金介绍,当天凌晨三点才睡觉,但这其实是他和任课老师们的工作常态,“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视频课的准备和推送,要比线下时间长。批改作业和线下答疑,时间也都被拉长了。”
经历了近半年的线上教学体验,周会金和年级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线上线下课程结合的更为完善,怎样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确保更好的学习成果。
“其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说到校园里进行空中直播课建设。换一个环境开直播,让孩子们看着黑板来早读,营造一种可视化的环境。”周会金说,他们还是想尽最大努力,来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们在初中最后的时光里不留任何遗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