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6点半,是主播雪梨上播时间。
雪梨为直播间选品。 受访者 供图
创业期的流量之苦
2011年,雪梨在浙江工商大学读大三,她逛着淘宝,扭头问室友钱夫人:“我们要不要开个女装的淘宝店?”两人一拍即合,注册淘宝店铺的第二天早上5点,雪梨买了个很大的黑色塑料袋,带了辆小推车,坐了1小时公交车,到四季青进货,去之前她还自学了些市场行话,比如,不能说“买”,要说“拿”。钱夫人借来单反相机,雪梨搭配衣服上身试穿,拍照上传 站,于是店铺开张了。当时淘宝没有手机版,只能 页操作,她们自学修图软件,在后台写代码,给页面加音乐和动态效果。雪梨长得漂亮,又活跃,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在校内 、人人 有一批关注者,身边的熟人朋友是最先光顾生意的人。不过,一个月后,她们发现,熟人“用光了”,就没有流量了。为了增加店铺曝光度,她们买了电商平台的推广工具,花了3000元,这几乎是她们全部的创业资金,不过因为不懂玩法,引流效果不好。雪梨开始寻找免费的流量。天涯论坛、爱物 、美丽说、蘑菇街等,各种电商或各类分享平台上,她们都是第一批用户。雪梨的模特图,跟别人的不太一样:她穿着碎花裙到海滩去,穿着职业套装喝咖啡,穿着法式风情的长裙喝下午茶……她们在文案里介绍,哪家咖啡好喝,哪块点心好吃。下面的评论里都在问:“衣服好好看,在哪里能买到?”雪梨的粉丝数量一点点积累,店铺关注人数每天多几个,开店3个月后,产生了第一个爆款:一双桃红色的鞋子,卖出3000单。她们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做工作室,60多平方米,鞋盒堆到天花板上。因为没钱买打印机,她们手写快递单,写到凌晨4点,趴在茶几上睡着。“你不知道有多痛苦。”雪梨回忆,要不停核对11位的手机 码,怕写错一个数字;回传订单 到 站上,又是一长串数字。有一次,家人到杭州探望她,奶奶给了800元钱,于是她们买了二手打印机,一直坏,经常修,着急的时候,只能跟隔壁开淘宝店的邻居借用。店铺开张第一个月,赚了1万元。第三个月,因为选中一双在 上很火的鞋子,一下赚了10万元。创业第一年,她们赚了30多万元。时至今日,依旧有人前赴后继地想尽办法“蹭流量”。大流量似乎有运气的成分,但少有捷径,靠的主要还是勤奋和创新。
雪梨在为自有服装品牌考察布料。 受访者 供图
“长期走红”的关键
2011年, 络上的红人还不多,雪梨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搭建团队,从2个人,到300人的运营团队,她花了4年。雪梨2013年开始运营微博账 ,积累粉丝。头几年,她每个月花一半时间,给每件衣服尝试不同搭配,到各个城市拍照。粉丝们喜欢看异域风情,市场上也流行到国外取景,她每个月出国10天,就为了拍照,出图成本很高。她逐渐搭建起自己的供应链,不再从批发市场拿货后,衣服款式和设计都更“顺从”粉丝心意。她在微博上发布一组连衣裙图片,好看的款式让这款商品收获大量好评。但同时,有粉丝在下方评论区提到,背部的漏洞设计过于“露”了,自己可能穿不了。雪梨立马截图转给设计师,快速设计出没有露背的“定制款”。2015年,雪梨突然火了。那年5月,她的恋情曝光,因为对象的名气,带来巨大的流量,淘宝店粉丝数短时间内暴涨近400万,雪梨和钱夫人趁势扩大规模,成立公司。也是在那前后,“ 红经济”开始爆发。截至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2.12亿人,较2014年同期增长48%。微博平台上,美妆博主、时尚博主等层出不穷。从那时起,大家都意识到流量可以变现,市场琢磨出两种办法。一种是自己做品牌,卖美妆、卖服装、开零食店等等,通过销售产品产生收益;另一种叫做广告收入,博主在个人账 发一篇某品牌产品推广文章,或者拿着产品拍张照片,都属于广告。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风向。“ 红电商”概念兴起。以前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需要吸引粉丝,长期经营内容,逐渐积累起知名度;后来的路径是,先让某个人在 交平台上火起来,出于流量变现的目的,卖产品或者打广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吕淼在“ 红经济研究 告”中提出,2015年, 红经济开始进入从单一的个人IP向职业化包装运作的新阶段。雪梨明白,对任何 络红人而言,“过气”是逃脱不掉的宿命。雪梨和钱夫人看到了合作的机会,公司签约已经有一定关注度的博主和模特。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流量,雪梨打算把几百个人的流量抱团,对抗不断变化的市场。另外,她把自己团队的供应链资源共享,给想开店的红人,他们可以继续在 交平台上输出内容,公司配备团队,负责选款、订货、备货等。供应链保障、货物品质、消费者体验才是“长期走红”的关键,这些年,雪梨和同事们看过许多品牌的昙花一现,一些过分追求流量的商品太过“促销化”“卖点化”,不容易建立真正的品牌忠诚度。
雪梨(左)到济南直播带货,被聘为“济南城市文旅推荐官”。受访者 供图
流量之下如何再创业
没来得及“等一等”“想一想”,新潮流新形势突如其来。2016年5月,薇娅开始了第一场直播;2017年10月,她做了一场皮草专场,一举卖了7000万元。2017年6月,李佳琦辞去在南昌的专柜导购工作,来到上海,成为全职主播;2019年初,李佳琦在抖音出圈,继而不断登上微博热搜,同时为他的直播间大量引流。直播带货整个业态在2019年爆发,淘宝平台总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诞生了177个带货过亿元的主播。2019年8月,即便已经错过了分直播流量的早班车,雪梨也不得不从图文和视频里走出来,走向直播镜头,在更新的、更大的流量池分一杯羹。为做直播,她刻意训练过自己的语速,因为没时间吃饭,直播场地专门留出了一间小厨房。每晚直播5小时,嗓子用得太多,雪梨的声音变得沙哑。但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公司业务仍在很大程度上围绕雪梨个人展开,换句话说,依然依靠她的红人流量。虽然已经签约了超过350位红人,全 覆盖粉丝数很大,然而,公司内部没人能成为下一个雪梨。雪梨不上播的时候,直播间交给签约模特们,3个小时直播,观看人次只有50万,这只是雪梨亲自直播时数据的零头。更需要让人反思的是,“ 红经济”没法独立发展,配套产业构成了外围生态,供应链公司、代播公司、直播培训机构、数据分析机构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其他品牌“出货、上新、购买”的流程不同,雪梨想做的是,整合供应链资源,形成“自主设计、出样品、模特出图、粉丝反馈、修改、预售、批量生产”的“定制”概念,通过生产、营销、销售与粉丝全渠道沟通,完成流量转化。流量转化之后,还需要倒逼厂商在产品创新、企业管理、组织效率方面做出新的突破。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直播购物的运营已经愈发正规化,更多的消费者也趋于理性看待直播、流量和层出不穷的 络红人。今年5月,《 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实施,这对于整个行业都是好事。雪梨直播间墙上,四面各贴了一张A4纸,上面写着“光腿神器”,然后打了红红的大叉。这是为了提醒雪梨,直播时,一款肉色的连裤袜,不能叫作“光腿神器”,“光腿神袜”才符合规范。现在,雪梨没勇气冒险,她需要流量的光环和保护。雪梨想脱掉 络红人的外衣,实现向企业家的蜕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中雪梨和钱夫人均非本名,为 络昵称)
题图:雪梨(右一)在直播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