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都不是死读书!顺德这2名学生被牛津、剑桥、芝大录取

在这所学校,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在高考前被世界各国顶尖名校录取。他们身上都有专属的“学霸属性”:从不死读书!他们练就一身绝技,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畅游其中并有所获。学霸是怎样养成的?在通往世界名校的道路上,他们又有怎样的“秘笈”?听听这些“牛娃”分享的学习心得。

学霸档案:

人物:彭同学

预录取学校:剑桥大学churchill学院自然科学专业

学习成绩:IG国际考6门学科全A*;雅思总分8分,听说读写均分皆在7分以上。

获得2019英国化学奥林匹克金奖、荣获美国国家化学竞赛全国金奖、中国区前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Chem13 News Exam获得全球前5%(全球第三)、Hypatia Contest全球前5%和Fermat Contest全球前10%、化学竞赛Avogadro Exam全球前5%(全球第十)和数学竞赛Galois Contest全球前5%

从中等生到拿下剑桥offer,她学习自成体系

“你是学霸么?”

“我应该算不上学霸,我们班每个人成绩都很棒,我也不想被这个词局限。”

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彭同学前不久刚刚被剑桥大学churchill学院自然科学专业(本科)预录取。这可是个出了无数物理界和生物界大牛的专业,同时该专业在2018年《卫 》全球排名第二。

学习之路漫漫,保持专注力是关键

在很多人眼里,彭同学无疑是个学霸,甚至称得上学霸中的佼佼者。然而在进入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高中部之前,彭同学仅仅只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彭同学在“放养式”的家庭教育中长大,从小就贪玩。上初中时,她成绩并不拔尖,在班上排名只是中上水平。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彭同学的自信心被打击得体无完肤。“越学越没有信心,感觉自己再这样下去就完蛋了。”虽然当时彭同学年纪小小,但是野心不小,不甘于过平凡的人生。正是这份“野心”,让她重新思考自己未来学习之路。经过深思熟虑,她明确未来学习的目标,参加国际考试,进入世界名校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

在过去学习成绩不好,彭同学归因为自信心不足。在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高中部,彭同学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中常有负面情绪出现,这里的老师总是耐心地开导我。同时,无偿地辅导我各个学科的竞赛。”正是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彭同学才逐渐建立学习的信心。

彭同学深知要考上世界名校,除了培养学习信心外,还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每周一到五,她坚持学习14个小时以上,周末也保持4-6小时的学习。如此长时间的学习,如何保持专注力?彭同学认为,学习分心有三个原因,分别是拖延症、充满诱惑的事务以及胡思乱想。

她认为拖延症带来的后果是,跟不上老师的学习节奏,“今天学习任务做不完,明天的任务又会增多,这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所以,对于学习计划,她有详细的规划,每天都会列出任务清单,当日完成。与此同时,她只专注于近期的目标,并不为长远的目标能否实现而无谓地担忧。因为她深信“播种莫论丰与歉,树高千尺自有根”。

诱惑,是造成学习分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手机上 交软件的闲聊、新闻资讯等最容易分心。为了专注于学习,彭同学只有周末才玩手机,平时使用电脑时只有查找资料才链接 络。

不做无用功,把每个学科当做知识体系来学习

在准备剑桥入学考试前,彭同学把所有学科的数学(包括ECAA的数学题、ENGAA的数学题等)以及ENGAA的物理题全部都刷了一遍。可刷着刷着她就发现,大部分的题目都是重复出现的,考查内容本质相同,只是换个数字而已,这样刷题没有收获,只是浪费时间。

彭同学停止了“无用功”,开始重新摸索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前一直在学习,可是并没认真去思考该怎么学。每个学科其实都是一个知识体系,需要你探究的是这个体系,而非题山题海;需要你思考,而不是在对题与错题之间没完没了地纠结。”彭同学在做练习题时候,除了会梳理知识点外,还着重提高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

彭同学认为,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不去重复性做事情!”“有效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保持最大化的效率!”她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将这三条准则贯彻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学霸档案:

人物:胡维熙

录取学校:美国芝加哥大学

学习成绩:SAT1550分,托福112分,12年级AP所有科目预估分满分。曾参加AMC数学竞赛获全球前2.5%,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赛十佳辩手。入选最难夏校之一的斯坦福大学人文夏校,选修哲学课程并获得教授推荐信。创立Onism线上支教平台,覆盖中国超过4个省份。业余爱好阅读、写作、书法、 球,获得2017广东省 球青少年排名赛男子单打第十一名。

练就十八般武艺,这个全能型学霸不一般

他创办了线上支教平台,为孩子开拓视野;他是学校 球 长,2017年广东省排名11位;他也曾在广州和全国高中辩论赛联盟中,曾获十佳辩手和三次octafinalist。最近,他更是被美国芝加哥大学无条件录取。他就是广东碧桂园学校国际高中部的胡维熙。全能型学霸的胡维熙坦言,学习从来都不是死读书。

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资源

博实乐广东碧桂园学校AP项目成立于2014年,目前有9-12年级近200名学生,课程以AP Capstone文凭为核心,涵盖语言、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八十余门课程,其中包括21门AP课程。参加了AP项目的胡维熙,在十一年级获得了五门AP课程满分的好成绩,十二年级AP所有科目预估分5分。兴趣爱好如此广泛的他,又是如何保持学习成绩优秀?胡维熙的秘诀就是,在学习上要充分利用身边老师的资源,通过老师来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上课的时候,胡维熙基本上都是聚精会神的,抓取信息的能力特别强。知道哪里应该认真听,哪里需要自己动脑思考,哪里需要停下来做笔记,哪里没听懂下课之后还要继续找老师解疑。“遇到问题,有些同学不敢去找老师,怕老师知道自己没听懂或者没认真听课而挨骂。”与之不同的是,胡维熙经常“泡”在教师办公室,与各个学科的老师探讨学习。

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胡维熙坦言,AP项目的老师的帮助让他文书更丰富立体。在准备的过程中,由于文书修改太多遍了,连他自己都看不出优劣。这时就需要能力更强的人来帮忙。胡维熙第一时间就想到找老师帮忙,“闭门造车让人思路狭隘,与老师交流更能打开思路。”

在胡维熙看来,碧桂园学校的教师,就是他最好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中,把不懂的题目带给老师,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梳理,融会贯通。所以,在学生群体中,学霸们往往占用老师大量的资源,而不爱提问的学生,主动放弃了获得这些资源的权利,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兴趣爱好广泛,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

胡维熙并不是传统的学霸,仅专注于学业。在课余时间,他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喜欢上阅读。而学校图书馆有大量藏书,他经常在那里借阅读书籍,特别是有关历史、 会学的书籍如《乌合之众》、《1984》、《枪炮、钢铁和细菌》。

正是从这些书籍中,让他喜欢上观察和探究 会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学校组织的探究周活动中,胡维熙与同学前往广东贫困山区进行支教。“在支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让他们接触到很多知识在当地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但是每年短短的一周实在太有限了。”认识到线下支教的局限性,胡维熙在2017年搭建起Onism线上支教平台, 召并发动身边的人力资源,开展线上特色英语口语课程,现已成功惠及国内超过4个省份。

但开展线上支教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寻找参与线上支教的学校时,胡维熙就遇到过困难。“一开始我们找到了一个成都的孤儿院,原本一切都商量好了,但是院长突然反对,后来联系了很多人,才最终敲定下来。”在开展线上支教活动中,胡维熙锻炼了策划活动、寻找和优化组合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胡维熙看来,花时间开展线上支教并不是“不务正业”。在申请美国的大学,面试官关注学习国际考试成绩外,更看重的是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无论阅读、打 球还是开展线上支教,这都是从中反映我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1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