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的“抱紧自己”?手机“自我护理”APP了解一下

根据苹果公司预言,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1月份是全年最难熬的一个月,过完年、花光钱、日照短、天气差、新年计划渐渐呈现出失败迹象,信心满满变成了日益沮丧,失眠、焦虑、压力接踵而来,英国人把它称作“一月忧郁”(January blues)。而同样的焦躁也出现在全球,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开始依赖应用软件,来舒缓情绪,苹果公司也将“自我护理”评为年度应用市场趋势,认为这一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手机应用或聊天机器人真的能帮助我们改善现状、安稳入睡吗?

随时随地的私人心理医生

2年前,35岁的卡特里娜·克里夫(Katrina Cliffe)开始感到压力和焦虑。克里夫表示:“每天早上我总是被动地‘精力充沛’,从起床到上床睡觉,一天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整个人每一刻都必须保持清醒。”克里夫住在哈德斯菲尔德,经营着一家营销公关公司。“这种感觉会让我直到凌晨也无法入睡。”

尽管专家们早就警告我们在睡觉前不要使用科技产品,但克里夫却恰恰相反,她登录了一款旨在帮助冥想和放松的应用程序Calm。这款应用提供冥想、名人读故事以及助眠减压音乐。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下载了3900万次。克里夫表示:“2017年,在接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咨询和EMDR(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治疗后,Calm帮助我度过了压力极大的一年。它能够使我超速运转的大脑停下运作,迅速进入梦乡。”

“自我护理”应用市场繁荣

总部位于纽约的Shine 站每天向用户发送“激励谈话”信息,并提供音频激励歌曲和鼓舞人心的文章,例如“你的真实自我是你最好的自我”等。Shine的联合创始人玛拉·利代(Marah Lidey)说,用户倾向于在遇到人生转折点时注册Shine,比如进入30岁、找到新工作或辞职失业等时间点,Shine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利代在两年前创立了Shine,她说:“Shine的宗旨是帮助有抱负的人过上满意的生活,并让他们拥有自我同情的能力。”Shine会向用户发送一些特定的语句,而这些句子恰巧符合用户的心情状态。“Shine的目标人群是千禧一代,它就像一个鼓舞人心的姐姐,每天拍拍你的肩膀和你说话。”

▲Shine的联合创始人玛拉·利代。

其他的“自我护理”应用程序,如Happify,利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技术进行内容推送,帮助人们摆脱消极的思维方式。“我们与积极心理学和‘正念’方面的顶尖专家合作,创造了一种‘积极心理学’。我们想让用户知道,作为一款情感健康工具,Happify不仅有着严谨的科研背景而且使用起来很有趣。”Happify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托默·本-基奇(Tomer Ben-Kiki)解释道。这款应用现已为350万用户提供科学活动、游戏和冥想,帮助他们对抗压力和焦虑,促进积极思考。例如,记下你感激的事情、描述最近的善举。该公司与不同领域的40位专家合作,基奇补充说:“我们寻求最优秀、最聪明的头脑,从研究科学家、冥想教师到职业教练,帮助我们拓展更多的活动。”

治愈的同时也是一种伤害

虽然“自我护理”应用日益走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肥胖和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一条始终如一的建议是:我们不应该在睡前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为屏幕上的光线和我们阅读或观看的内容会刺激而不是抚慰我们的大脑。

即使许多“自我护理”应用程序标榜可以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精神病学教授布伦丹·凯利(Brendan Kelly)仍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的科技产品理应更少,而不是更多。不管应用程序的设计有多好他们需要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不使用手机。所以你准备好和手机分手了吗?”

但凯利教授承认,这些应用确实为一些人提供了动力,并帮助他们跟踪自己的进步。他说:“从本质上讲,应用程序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被很好地使用,但它们并不是自我照顾的全部。”

但乔安妮·威尔金森(Joanne Wilkinson)不同意这种观点。威尔金森是一款名为“My Possible Self”应用程序的发明者,她得到了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机构(National HealthService)的支持,这款应用程序提供了管理恐惧和焦虑等主题的学习模块。她表示:“在如今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一款基于经过验证的内容、具有高度可访问性和用户友好度的教育应用程序肯定会对用户有所帮助。”

使用“自我护理”也应该因人而异

2015年发表在《循证心理健康》(Evidence – Based Mental Healt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正因为人们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在数字时代,‘My Possible Self’非常适合促进人们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

但是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自我护理”应用程序真的有效呢?移动应用程序存在众多不足,包括“经常缺乏基本的证据基础、缺乏科学可信度,以及随后有限的临床效果”。研究同时警告说,基于“自我护理”产生的“自我诊断”甚至会增加焦虑。

例如萨姆·埃斯彭森(Sam Espensen),这位来自布里斯托尔的45岁女士认为这款应用对她的精神健康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她在2017年经历了一段极度焦虑的时期,在此期间,她使用了4个月一款名为Headspace的流行冥想应用程序。“我发现冥想在我到达某个点后很难,因为它会让我回忆起患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时相关的事件。”她说,“当我把这个喋喋不休的世界拒之门外时,Headspace非但没有让我放松,反而让我感到更加敏感和伤心。我开始害怕使用它,因为它是通向黑暗地方的门户,而不是让人放松的地方。”

Headspace的首席科学官梅根·琼斯·贝尔(Megan Jones Bell)博士说:“任何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都应该向心理健康专家咨询如何使用这些自我调节或缓解的工具。”心理健康慈善机构Mind认为,“自我护理”应用应该被视为现实世界中心理健康服务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Mind负责人埃夫·克里奇利(Eve Critchley)表示:“我们希望为所有需要心理健康支持的人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治疗,这样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6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