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绘制坡屋面,在上一篇文章中《坡屋面折板的构造与绘制》,我们已经把板绘制完成了,如图1所示。
图1
但是坡屋面的结构不只有板,需要处理的还有折梁,斜墙,柱子在不同位置还要调整标高。
图2
折梁的处理较为复杂,在弯折处也有相关构造要求,而斜墙与柱子图集没有什么要求,处理也比较简单,改对标高即可。
一、折梁的构造
先来看看16G图集的标准构造。
折梁的构造1,如图3所示。梁底部纵筋在弯折处,伸至旁边折梁顶,弯折20d,且大于等于LaE,(非框架梁长度是la)。在弯折处配置箍筋。
图3
其三维构造如图4所示
图4
折梁的构造2,如图5所示。梁底弯折处配有附加纵筋,与梁底纵筋互相锚入L
aE,(非框架梁长度是la)。在弯折处配置箍筋。
图5
其三维构造如图6所示
图6
二、构件平齐板顶
上一个折板案例,把墙、梁、柱显示出来,如图7所示。
图7
按平面图绘制出来的,软件默认标高是层高,需要按照坡屋面的角度,调整标高才是正确的,这里可以用软件的平齐板顶功能。
平齐墙的方法如图8所示。
图8
可以看出,剪力墙,柱子,梁的标高均按板顶的标高进行了调整,但是也有很多看起来不对的地方,如图9所示。
图9
可以看出暗柱和剪力墙有一些突出板面。
这是是因为软件的柱、墙等顶面不能设置成斜面的,顶面就是板标高,不能按坡度处理。
这个属于软件算量的误差,一般不做处理,如果有差距很大的可以手算扣除。
还有地方一小段梁飘了起来,如图10所示。
图10
这是这一小段,梁所在位置没有这一层的板,它就没有进行平齐操作,还是层顶标高。
小段梁应该是在层底支撑建筑挑出的平板,需要修改标高,方法如图11所示。
图11
打断修改标高后,还需要合并,通过显示底下一层发现,梁标高设置是正确的。
图12
通过平齐板顶操作,可以把柱、墙、梁、全部设置成同坡屋面结构标高,细节没有平齐成功的地方,手动调整就行。下面我们看看钢筋的调整。
三、处理折梁钢筋
坡屋面的柱子,墙只是标高发生了变化,其钢筋构造与普通的什么差异。
前面我们看了16G图集,可以了解到,折梁的钢筋,是有构造要求的。我们看看这份图纸的要求,如图13所示。
图13
图14
折梁的钢筋互相锚入laE,有8根附加箍筋。那么软件是在平齐板顶后是怎么计算的呢?
图15
可以看出软件在在计算钢筋时,并没有按照折梁处理,底筋与面筋均是贯通的。
这个处理方法就是在弯折处先打断,然后再合并,软件才会按折梁方法计算钢筋,如图16所示。
图16
再次汇总,可以看出软件已经按照节点构造计算钢筋了,如图17所示。
图17
剩下其它所有的梁弯折处都进行一样的处理。很多同学在做折梁时,都是平齐板顶就完事,这样会少计算弯折处的锚固,在折梁数量较多的建筑,钢筋少算的也是很大的。
然后就是处理折梁的附加箍筋,如图18所示
图18
可以看出一个弯折处,增加8根箍筋,这一部分可以在梁的附加箍筋里输入,如图19所示
图19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纸标注了间距50,但是输入信息不要加上间距。不然软件就按间距计算,会多算非常多的箍筋。
如果按8c8@50输入,计算结果如图20所示。
图20
到这里坡屋面就处理完成了。
其中几个知识点就是:图形可以用平齐板顶操作,可以很快速的把柱、梁、墙按板的标高进行平齐。
钢筋处理需要注意,平齐操作虽然使梁的标高设置正确,但是软件不认定这就是折梁,还需要在弯折处独断,合并,钢筋才可以计算锚固。
附加箍筋输入时,有几处弯折,计算几处箍筋根数,软件输入时不要输入间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