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音乐治不了 易云的版权“心病”

易云想借环球音乐弥补版权不足,能行么?

前几日, 易云音乐与阿里88VIP联合宣布, 易云音乐黑胶VIP年卡权益正式加入88VIP年度生态权益包, 易云音乐成为阿里体系外首个与88VIP达成合作的互联 产品。这个信 也让人对 易云付费用户增长打上一个问 ,得靠委身阿里蹭流量来支撑发展了吗?

去年9月, 易考拉以20亿美元身价”拥抱”阿里,被认为是丁磊放弃电商赛道的标志。这一次,丁磊又要放弃音乐赛道了吗?

而今天, 易云音乐官宣了与环球的版权合作,称获得大量曲库授权,但熟悉音乐市场的人都知道,之前 易云已经通过腾讯音乐的转授权,拿到了环球的版权,这次也不过是从转授权换成了直签,对点亮灰色曲库其实没什么帮助。

腾讯音乐和 易云音乐几乎同时官宣与环球的合作,腾讯音乐不仅续签了多年期的战略协议,还将和环球音乐成立全新音乐厂牌,合作层次立马拉开。

作为丁磊亲自运营的一款音乐产品, 易云音乐一直被寄予厚望。在七周年的内部信中, 易云强调用户量超8亿,但”亮眼数据”背后似有难言之隐,营收、利润、月活等核心、关键数据从未披露,此前CEO朱一闻曾公开表示内部已有 易云上市时间表,但收入构成不明朗,营收水平不确定,太多的未知,让市场难以对这个第二梯队玩家保有信心。

从目前的消息看, 易云音乐与环球音乐的合作停留在版权合作层面,且并非独家合作,再结合腾讯音乐在今年3月宣布其参与的腾讯控股牵头的财团,已完成收购环球音乐10%股权的交易, 易云音乐这次可以说是在给腾讯音乐”打工”了。如今只是有可能拿到环球音乐的部分版权,这种初级单一合作,真的能让 易云音乐回血一波吗?

环球版权早就有,这届用户不好”哄”了

事实上,早在前几日, 易云音乐与环球的版权合作刚被爆出时,有用户就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意义吗”?环球的版权 易云之前已经通过其他平台的转授权拿到了,之前的灰色歌单并没有亮起来,”能听的歌还是那些”,甚至有人说”被骗够了”。

这可能是”华纳后遗症”。五月份, 易云音乐官宣与华纳达成词曲版权合作,官宣后,粉丝却发现, 易云音乐相当一部分华纳旗下的歌曲仍然是灰色,如今还是毫无动静。尽管宣传物料上已经标注出”词曲版权”,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听歌用户,词曲版权合作对听歌体验来说几乎毫无作用。

这或许是 易云和用户之间真正的矛盾:只有版权,没有体验。

今年以来, 易云音乐一直在”憋大招”,已连续拿下吉卜力、滚石、少城时代等音乐版权,但版权的增加并没有提升用户的体验,反倒被用户频频吐槽。有版权而无力运营,却一直”贪吃”版权,最后不过是撑坏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方面, 易云音乐对内容的基础需求远未满足,不能实现更多价值创造,另一方面又无法满足用户的基础体验,那版权对于 易云来说,只是基础的生产资料,落后的生产力跟不上先进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 易云只是一个功能不健全的”工具人”。

痛击” 抑云”, 区崩坏的伏笔早已埋下

版权问题、用户体验差之外, 易云音乐的 区根基也开始动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听歌软件 易云音乐,和”伤痛文学素材库”划上了等 , 易云变成了” 抑云”,传播负面情绪的同时,也让 易云掉入了营销过度的泥沼。

与一般的音乐平台不同, 易云音乐本身就是靠乐评起家,文艺清新的” 区氛围”是首批用户被 易云吸引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用户体量增大, 易云对 区内容丧失了把控权, 区内容质量也越来越差。复制粘贴、曲评无关、无病呻吟……”丧文化”大行其道。

“失恋的求安慰,考研的求鼓励,段子手求点赞”,有人将 易云音乐的评论归结为这三大派系。整体评论环境恶化,很多不堪其扰的用户早就一卸了之,但偏偏这些才是真正愿意牺牲听歌体验而关注 区体验的人。

区崩坏,核心用户流失, 易云音乐好像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差异化优势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 区氛围, 易云音乐自身也难逃引导之嫌。此前 易云音乐就多次向用户进行”负能量”推送,放大负面情绪,引发众多 友不满,怒删APP。

易云音乐在今天宣布将联合管理部门、专业机构、专业心理专家等,发起”云村治愈所”守护者计划,但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也还有待观察,毕竟这样长期浸淫在”丧””负能量”的氛围中,如何一夕扭转,是真正的难题。

但那些流失掉的用户,却再难回头,或许已经成为其他平台的忠实用户。这就是互联 时代,重量不重质的发展,必定会反噬平台。

讲不出新故事, 易云音乐输给了市场

成立七年,除了一直被诟病的版权少、体验差、 区氛围差, 易云音乐更令人担心的,其实是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丁磊和朱一闻都曾描绘过 易云音乐的盈利图景,在 易2019年第二季度财 电话会议上,对于 易云音乐的商业模式如何盈利,丁磊提及四点,分别是会员发展、广告、音频直播以及云音乐中更深层次的 交功能,并表示对这四方面盈利是有信心和把握的。

但向来都是学人者生,似人者亡,一味地模仿,只能是画地为牢。况且对于 易来说,如果没有坚实的用户基础,那音乐 交就注定是个伪命题。

不可否认, 易云音乐是一个精良的产品,但产品的思路已经不适合目前阶段的 易云了,如何做成生态,才是 易云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来看, 易云音乐已经落后了市场领先玩家太多,只能借着他人生态布局的东风,采买版权蹭红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资本不相信眼泪,拿了阿里融资的 易云,此前就被外界质疑担心,”这到底是一个做大文娱的千载良机,还是像虾米们沦落为阿里电商的又一流量”?要知道, 易云音乐一直引以为傲大肆宣扬的”用户数”,在资本市场展示一个”废话指标(Bullshit Metrics)”, 对业务和增长提不出任何的指导意义。再加上今天和阿里的这波合作,让人对这个废话指标的增长都失去了信心。

易云音乐七周年的内部信上写道,”今年1月,丁老板在内部管理层会议上被问到,未来对云音乐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怕大家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热爱,是美好而脆弱的,若只是空有一腔热爱,那便毫无意义。 易云音乐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也是无法用”热爱”来回答的难题。

马云曾说过,要在天晴的时候修屋顶,下大雨的时候就晚了。平台的深耕应该是持续而长期的积累过程,”漏洞百出”的 易云音乐,想靠环球版权一波回血,实在太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