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碳”行动 重庆8个市级部门“亮剑”出招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

1月21日下午,重庆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现场督办由民进市委会牵头的“一 提案”《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建议》,聚焦“双碳”工作并就政策配套、能源结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提出建议。

围绕“一 提案”,8个承办部门在督办会上作出答复。一起来看看,他们将如何“亮剑”出招?

主办单位: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办理答复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

督办会现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对“一 提案”办理作出答复。

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印发全市“双碳”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明确具体“线路图”“时间表”,同时将统筹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对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示范和重大工程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

能源结构调整上,重庆市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将加大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抽水蓄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推动建立新增电力需求,以疆电、川电、藏电和三峡电等外电入渝为主,市内天然气发电、风光等新能源、抽水蓄能及生物质发电为补充的多元化电力供应格局。具体项目而言,推进川渝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建设,加快铜锣峡、黄草峡储气库建设。

产业发展上,重庆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智能制造,大力支持和引导工业绿色发展。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约束机制。

交通运输方面,重庆将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促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比如持续提升出海出境大通道运能,深挖高品质回程货源,加密沪渝直达快线、渝甬班列,发展干支联运,推广三峡标准船型;推进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畅通多式联运“中间一公里”;持续推广铁路箱“原箱下海、一箱到底”,做大铁水联运、水水中转规模;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持续探索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深化智慧长江物流工程,推动建立全市一体化的“物流单一窗口”,提供全程物流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协办单位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正华

杨正华表示,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聚焦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转型方面,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增效五年行动计划。增加有效供给方面,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为重点,快速做大新产业规模。

服务支撑方面,完善工业碳核算方法、数据库体系和绿色标准体系,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提供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工厂数字化绿色化提升、服务其他产业绿色化等系统解决方案。

协办单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曹春华

将切实发挥好规划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加强组织实施,将《重庆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1一2030年)》有关内容落到实处;推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能力。深入思考生态系统碳汇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契合点,不断丰富生态系统碳汇的内涵。

协办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密切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抓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争取国家尽早批复我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助推绿色金融放量增效。同时,深化低碳系列试点,推进广阳湾、科学城创建净零碳示范区。推动将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纳入环保督察。

协办单位: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董勇

按照“设计减碳化、施工绿色化、运行低碳化和拆除资源化”的技术路径,在今年6月前发布实施《重庆市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其中,全面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确保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节能低碳建筑,力争“十四五”期间制定执行建筑75%节能标准和全面执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

还将提升既有民用建筑能效水平、推动民用建筑用能清洁低碳化,持续推进绿色 区创建行动,确保2022年全市60%城市 区达到绿色 区创建要求。

协办单位:重庆市交通局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交通局副局长李关寿

目前,由重庆市交通局牵头组织编制的《重庆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方案》初稿已形成,将结合一 提案建议,进一步对交通运输优化、清洁能源车船推广、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修改完善。

将制定完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基本形成节能减碳、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创新智能的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并推进运输装备低碳化、优化升级综合运输体系、打造舒适快捷的公交系统、打造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

协办单位: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

下一步,将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公转铁”。二是提升出海出境大通道能级,推动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带动分拨中心落地及海外仓布局;深化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发展沪渝直达航线,推广三峡标准船型。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三是加快构建绿色物流供应体系。

同时,建议研究出台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系列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重庆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并研究出台鼓励应用新能源运输配送车辆、配套建设绿色交通能源设施等方面支持政策。

协办单位:重庆市能源局

现场答复人:重庆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

王祖勋现场表示,目前,重庆市能源局正在牵头编制相关方案,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到2025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国家要求以内,煤炭消费基本达峰,比重降低至40%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国家下达计划指标,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

具体工作举措上,将挖掘清洁能源发展潜力,2025年电力总装机达3650万千瓦,新增天然气发电装机500万千瓦,新增风电、光电装机2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扩大天然气资源供应,2025年产量达185亿立方米。

推动“外电入渝”提质增效,推动川渝特高压2023年、“疆电入渝”2024年建成投用。到2025年,从新疆、西藏、四川、三峡等新增入渝电力规模达到1500—2000万千瓦。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