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的外卖爆米花,餐馆开设的菜市场。为了活下去,他们真的太拼

今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都已经不再追求能盈利多少,他们如今的梦想只有一个:活下去。

“影院提供的爆米花外卖真的很好吃。它们的饮料零食也挺好的,价格也挺不错。”

“那家饭店又开始出售特价饭菜了,他们的蔬菜还挺新鲜的!”

“窝在家里吃飞机餐,你说我牛不牛!”

这些场景或许略显得清奇诡异, 友们或许觉得很新鲜,甚至觉得挺搞笑。但是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可是一点也没有觉得多好笑,而且就算你讲了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他们也未必笑得出来!

或许别的单位都已经相继复工,但是,你像影院,饭店,娱乐厅,这些全靠大量的人群才能盈利的行业,迟迟开不了工。

自从1月23日,影院春节档开始撤档以来,已经相继有28部影片下架,整个2020年的第一季度,电影业几乎算是颗粒无收。

餐饮业,按照正常的规律来讲,临近年关,正是一年当中最能盈利的时间段。很多餐馆就靠着年夜饭来大赚一笔。但是今年的发财梦算是泡汤了,尤其是一些刚刚开起来的餐馆,或许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但是突如其来的变动,使得很多创业者还未出力,就已经负债累累。

受冲击最大的餐饮业,开始大力拓展外卖,开发半成品,尝试直播。平时完全不做外卖的百年老店和 红餐厅,也只得松口,外卖一个月。这种迫不得已的转型之路也是充满了辛酸。

前一段时间的白菜价飞机票,飞机餐外卖,空姐空少朋友圈带货卖货,各大航空公司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在这次疫情中活的更好。

在疫情之下,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微企业的现有资金都难以撑过三个月,甚至一些大企业都是面临着破产倒闭。尤其是一些大型娱乐场所会所。就连北京K歌之王都宣布破产,与全体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普通的企业的处境,可想而知。

如今的企业都是能卖的都卖了,能搬的都搬到线上去。

就像我经常路过的一家海鲜主体的饭店,如今每天中午都在那里摆着摊子,售卖各种菜品的外卖盒饭。就像前一段时间,西安的一家小饭馆门前,菠菜、油麦菜、韭菜、香菜、小白菜、杏鲍菇……当天到达的蔬菜都十分新鲜,卸货开箱后,就直接当场售卖。

不仅中餐如此,连一些西餐厅也干起了菜市场的活,在广州的老字 西餐厅——太平馆西餐厅门前,也摆上了菜摊子。

这些新鲜蔬菜比市场里还卖得便宜,按进价加一两毛人工费卖,不指望挣什么钱,能多保住一些成本都是好的。

与2019年春节相比,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到100%以上。疫情期间,93%的企业都选择了停止营业。

但是毕竟线下的业务进行存在着诸多的限制,而且交易量也并不大,所以这时候开始有人着手转移到线上电商渠道。就像四川的一家饭馆,在卖掉了自己的存货后,发现老百姓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于是就开始了电商营业。

然后更多的餐饮公司在日常售卖新鲜蔬菜肉蛋之外,也开始大量接外卖订单。

就连一些老牌的名牌的餐饮公司,比如曾经说自己火爆到,好吃到不用做外卖的太二酸菜鱼,如今也开始接外卖单子。就连一些高档酒店,都开始做外卖。现在为了自保,航空公司都开始做外卖了,普通餐饮业如果不及时跟上脚步,无异于坐以待毙。

不仅仅餐饮业,就连一些教育业,房地产,娱乐机构也开始了向线上转移业务的动作。各种云课堂,云看房,云蹦迪,整个行业都开始了云计划。

当然,目前的这种方式也只能减少损失,毕竟这是一种“阉割版”的运营方式,

而且不要忘了,还有很多行业是无法把业务搬到 上的,比如酒店,旅行 ,影院。所以他们情急之下只能开发出副业,大都是与外卖有关系。尤其是影院,他们也只能靠着卖点零食啥的,让自己不会赔的那么惨。这种转型和以往的转型不同,以往的转型都是为了追求企业进一步生存和盈利,而现在,只是为了暂时的生存。

就以影院的龙头——万达影院为例,2019年的总营业收入为75.64亿元。其中商品和餐饮销售为9.34亿元,占12.35%,而观影收入达46.47亿元,占比61.56%。

所谓的影院爆米花经济,也是一时炒起来的噱头。但是在大难来临时,光靠爆米花机是赚不来钞票的。

这时候,抱团取暖成为了一部分企业的避难策略。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会出现一种极不平衡的格局。一方面是一部分企业的员工无工可打,

而像一些外卖平台却是用工紧张,人员短缺。

如今人们都被隔离在家,很多人就靠外卖续命,所以造就了今年的外卖行业,与以往同期相比,业绩猛涨。比如今年的京东到家,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一方面销售额的猛涨是好事,但是同样会造成人员短缺的问题。

所以这时候,一种被称为“共享员工”的运行模式出现了。

2020年2月3日,“共享员工”的新模式发轫于阿里旗下的盒马生鲜,公开向暂时歇业的云海肴和青年餐厅借调员工。

仅仅一周,就有超过6000名其他行业的员工去盒马上班。

在“共享”期间,他们将接受排面整理、仓库整理、打包整货等岗位培训,并在盒马领到工资。

在“共享”期间,他们会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而且在盒马领到工资。

在目前看来,支援盒马的员工的薪水与盒马本公司的员工一致,而且在这种环境下,估计一些火锅店,夜场娱乐行业,KTV这类的员工也要跃跃欲试前去 道。

这对于当前的疫情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支援,他成功地稳住了后方,保证了员工的基本收入不说,还能促成企业之间良性经营。

一时间,“共享员工”成了人们口中的大势所趋,认为这种用工模式能够主宰将来的人才市场。

但是就目前的用工态势来看,这种共享员工模式只是用一些较为末端的岗位上,只是一些短期的,质量安全风险较低的低端岗位上,而且这对企业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要求很高。

而且他本身并不具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的存在必要性,它也就是帮助一些企业来止损,作用有限,带来收益不太现实。

就算是从企业主的角度来考虑,我想任何的企业主都会更加信任自己公司的员工。而共享员工所带来的管理上人际隔阂是很难消除的。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能力不同,适应的岗位也不一样,能否做到统一口径,缩小培训成本,对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而此模式在法律上并未健全,员工的权益与企业的义务责任很难做到统一。很容易产生劳动纠纷。

所以说,此类共享员工模式,只能是解一时之围,只是在极端情况下救救急而已。随着灾难过去,共享员工很快就失去存在意义。

毕竟,灾难中实行的策略,基本上只能应用于灾难之中。正如同和平时代,谁还回去住阴暗潮湿的防空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2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