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提出方案,希望设立“丹东特区”
近日,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以丹东为门户,连接朝鲜半岛腹地,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将丹东打造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方案》一经公布,即将丹东推向舆论关注的中心。
这是辽宁省首次提出争取国家设立“丹东特区”。甚至有人将丹东和深圳相提并论,并视之为东北复兴、辽宁发展的主力军。丹东作为一个东北小城能否担当重任?
丹东的 “野心”:成为东北复兴的主力军
从沈阳经丹沈高速公路222公里,开车约3小时,便是辽宁省丹东市。
宽阔的大街上,路边随处可见发小广告的人。顺着小广告而去,售楼处的购房者络绎不绝。一年内,这个地方的房价已经以火箭般的速度,从3000多元增长到了6000多元。
丹东房价戏剧性暴涨背后的真实逻辑并不复杂。自从朝鲜宣布从今年4月21日开始废弃朝鲜北部核试验场,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这个边境小城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炒房团,最高的时候新区房价炒到每平方米8000元。李金东说,如果朝鲜真的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丹东或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深圳。”
“丹东特区”作为辽宁省内一个意向性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朝鲜发布政令成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时,一直有传言丹东也在申请成立如同深圳一样的特区政策。
时隔16年之后发布的《方案》,提到争取设立“丹东特区”的规划非常具体:以丹东为门户,倡导研究连接朝鲜半岛腹地、直达南部港口的丹东平壤首尔釜山铁路、公路及信息互联互通。谋划建设丹东港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陆海双通道,谋划丹东港经珲春口岸连通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辽珲俄”铁路新通道。协调丹东至朝鲜新义州至平壤公路新通道建设。
“丹东是我国对朝贸易的最大口岸城市,说它是中朝贸易重镇并不为过。”李家成说。
据丹东市政府官 披露的数据,目前,丹东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尤其是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朝进出口总额的近70%,成为我国最大的对朝贸易商品集散地;而朝鲜也成为丹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朝贸易额占丹东对外贸易总额的80%。
“2017年联合国通过了对朝鲜实施新制裁决议后,丹东港开始禁止停靠朝鲜船只。受此影响,丹东当年的外贸萎缩得非常厉害,已经严重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李家成说。
2017年,丹东市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统计公 显示,2017年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61亿元,比上年下降2.3%,增速位居全省第10位;进口总额70.3亿元,下降28.1%,增速位居全省第12位。
根据今年1月发布的《丹东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2020年丹东将建设成为东北振兴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区、东北东部出海主通道、区域性物流中心、东北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宜居滨城。
丹东的 “野心”显而易见:成为东北复兴、辽宁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金正恩3次访华,中朝经济合作也要相应跟上,这是辽宁省提出争取国家设立丹东特区的一大缘由。”李家成说。
6年前中朝两国在丹东附近合办“经济区”
其实,在丹东设立“特区”,早在6年前就进行过实践。
2012年,中朝经济区开发建设期启动,中朝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首先从黄金坪岛的开发建设开始。
黄金坪经济区位于朝鲜平安北道鸭绿江下游,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西北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新城区相连,距在建的新的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约4公里,具有沿边、沿江、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区至朝鲜新义州的水上航线,则是连接朝鲜半岛和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
2012年8月14日经济区管委会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管委会作为两国政府共同设立和任命的管理机构,是经济区的权力机构,对经济区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据介绍,黄金坪经济区的产业定位为服装加工、电子信息、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及商贸服务等产业。
时任黄金坪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卢秉宇当时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介绍说,经济区将利用朝鲜的劳动力优势和丹东服装产业规模、技术、人才优势,打造服装加工产业基地;同时,还将依靠大连等城市重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朝鲜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发展电子信息,尤其是软件服务产业。
由于黄金坪经济区的土壤特性与丹东的情况极为相近,丹东有现成的全国闻名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所以现代高效农业也成为特区的重点产业之一。
不过,最受经济区欢迎的应该还是高新产业。朝鲜颁布的经济区法明确规定,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的企业给予特别奖励。
尽管是朝鲜国土,但作为“特区”,黄金坪经济区将实行免签证,即在黄金坪经济区内,外国人和车辆可持护照或可代替护照的出入证明,从规定的通道直接出入经济区,无需签证;生产经营所需的物资、出口的商品等也均不征收关税。
经济区的外汇政策也非常灵活,中国的人民币和朝鲜的朝鲜圆均可在经济区内流通,中国和朝鲜的银行可以设立分支机构等;外汇可以自由汇出或汇入,合法利润和其他所得汇往区外不受限制。
2013年初,该经济区因诸多因素停摆,至今尚未重启。
要想设立丹东特区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不过,要想设立丹东特区,吸引外部资金、企业,当地还面临着一大难题营商环境不佳。
不少外地企业,并不看好丹东。
“丹东要想成为特区,在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努力改善,否则建设特区没戏。”李小丹说。
在目前全国的7个经济特区中,深圳一枝独秀,远远将其他几个特区甩在身后。深圳特区的成功靠什么?
李小丹认为“人才”最重要,“深圳特区的实践证明,特区能不能建成,除了有好的政策以外,最关键的是人才,人是第一要素,能不能像当年深圳一样,涌入大量优秀的国内外人才。”
辽宁大学辽东问题教授李家成认为,资本也很重要,“丹东要想成为特区,招商引资不单单是基于中朝之间的合作,还要把韩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资本吸引过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