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么,构成要素有哪些?元宇宙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搞元宇宙?怎么搞元宇宙?这是元宇宙概念必须首先要讲清楚的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元宇宙,构成要素有哪些?
元宇宙按照人的参与度来划分,从概念化到产品化到规模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虚拟元宇宙:把现实虚拟化,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平行的,没有连接,没有交集
第二阶段:融合元宇宙:现实和虚拟充分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充分融合
第三阶段:超验元宇宙:基于融合元宇宙,但超越融合元宇宙的现实性和虚拟性,而是催生出了一种现实性与虚拟性有机融合完美统一的人类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人类物质和精神都极大的丰富,创造性极大的发展, 会极大的自由便捷,生活极大的精彩幸福,我们还叫它共产主义。
构成元宇宙有六大核心元素,包括3个组成元素“人”、“物”、“场”,以及3个连接元素“感知”、“决策”和“交互”。 “人”既可以是进入元宇宙世界的虚拟化身Avatar,也可以是独立存在且具有决策能力的“智能软件体”,譬如数字人、智能NPC等。“场”和“物”分别是元宇宙世界中的空间,以及空间中的物体、事件和行为。它们之间通过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技术产生连接和交互,并通过VR/AR、手机、车机等媒介设备呈现出来,与终端用户进行人机交互。 元宇宙世界的组成元素——“人”、“物”、“场”既可以是由软件创作出来的数字作品,也可以是真实世界的数字重建,即将物理空间中的物体和事件精确映射至数字空间中的相应位置,创建物理世界的虚拟副本或数字孪生。 “感知”是对元宇宙场景下“人”、“物”、“场”的关系进行分析——“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及“如何”。“决策”和“交互”则是基于分析和理解之上,采取的决策和行动反馈,不单会影响虚拟世界的“人”“物”“场”关系,在虚实融合世界中任何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将是双向的。
二、、元宇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要搞元宇宙?
科技的驱动,促进 会生产消费结构调整,人类的思维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具有科技性以及超前意识,人类希望通过虚拟和现实的有机统一融合,从而构建起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美好世界,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使人类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幸福。 可以说元宇宙是科技驱动下,人类为解决精神危机而催生出来的方法。
三、元宇宙如何建设: 一,元宇宙必须要建立在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之上。元宇宙的“沉浸感” “随时随地”特性不仅对 络传输及计算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低延时 络连接,以及云边端协同计算,降低对终端硬件的性能要求,从而支撑逼真的感官体验和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需求,提升元宇宙的可进入性和沉浸感;人工智能贯穿元宇宙内容生产、分发到应用全过程,加速内容生产、增强内容呈现,以及提升内容分发和终端应用效率;区块链技术支撑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有序运转,保障数字资产和数字身份安全,同时协助系统规则的透明执行。 二,通过构建内容创设生态,为元宇宙内容生产打造高效的生产力工具,重构并激活生产关系。内容创设生态既包括数据层、技术层及工具层的软件系统,这是构建与生成元宇宙数字内容的核心引擎;同时也包括开源开放、 群建设与运营等生态培育体系的搭建,通过创造生态效应进而重构并激活生产关系。 三,通过打造内容应用生态,为终端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相较传统互联 ,元宇宙更强调内容的应用价值,即帮助终端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要与用户的真实需求挂上钩,既包括提升用户体验,也包括提高应用侧效率,形成价值闭环。内容应用生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生成的海量内容如何精准触达用户,满足用户需求;二是通过应用场景的感知和交互,形成实时反馈系统,帮助生产侧提升效率、持续创新和改进,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四,安全、经济和文明为元宇宙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底线。元宇宙将是为大型公共 络,涉及的用户隐私安全、机构数据安全、 络安全,数字内容的违规风险,以及数字资产的安全保护等,一方面需要规则规制和行政监管,另一方面针对海量、高并发的数字内容生成和迭代,更需要结合技术手段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人工智能在此将起到重要作用。运转有序的经济系统可以促进数字内容的价值交换(做大蛋糕)和高效分配(分好蛋糕),形成内容生产侧到应用侧的价值“飞轮”,从而推动元宇宙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最后,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新数字文明不仅为元宇宙技术发展划定伦理的边界,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 元宇宙起源于概念,要想实现从概念向产业转化,推动元宇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除政策引导、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育等宏观要素外,还须紧握三大核心抓手。
*应用抓手:反哺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个人生活体验是目标
元宇宙不只是独立且平行的虚拟世界,它的意义和价值更在于与真实世界的交互,并在交互中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体验。不是要让经济脱实向虚,而是要虚实结合,去盘活经济的存量价值,创造经济的增量价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美好,这才是我们发展元宇宙产业的最终目标。否则它的意义只是一款游戏,或者说只是一个APP。 信息、能源和物流是生产力革命的三个关键领域。能源提升“做功”的力度,信息和物流本质上是为了让生产要素产生协同来提升“做功”的速度,前者的主体是数据生产要素,后者的主体则是物理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做功”力度和速度的提升,进而追求生产效率的极致。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判断技术变革究竟是一次技术升级还是一场将要引发颠覆性革命的浪潮,就是要看这三大关键领域是否会为经济 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信息革命,人们关注的重点不仅是考虑如何用物理方式(新能源、高铁等)在现实世界降本增效,而是通过把物理世界的可虚拟部分映射到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进行关联,分析,模拟,优化,从而再一次突破产业降本增效的天花板,并为产业的快速聚合和创新带来巨大的可能性。元宇宙作为信息革命的新发展阶段,它的使命便是在此,即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升级和融合,不断拓展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映射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数据生产要素协同,从而反哺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体验。
*技术抓手:AI驱动是关键
首先,人工智能是元宇宙内容生成的强赋能者。 人工智能能够大幅提高内容创作效率。一方面,利用AI自动化生成内容或进行内容增强。譬如,从简单的随机物体摆放,到全自动生成场景、建筑、物品、外形等,或是通过AI算法增强内容呈现质量,扩展人们的视觉边界。另一方面,AI辅助内容创作。譬如,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性 络(GAN)的智能画笔,可以将只有一些轮廓和颜色的草图,转化为照片精度的图片。用户只需要画出一些线条、颜色,然后指定特定部分为内容元素,譬如“天空”“水”“岩石”等,AI就可以自动“脑补”进行细节填充。此外,还有AI配音、2D快转3D或由AI代替人类测试员对元宇宙世界进行安全、Bug等漏洞检测等,都是AI赋能内容生成的具体表现。 其次,人工智能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器。 正如上文所述,元宇宙既可以是完全独立于现实的平行空间,也可以是虚实融合,可与现实交互的虚拟世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现实世界的各种要素都可以“搬到”虚拟世界中,同时虚拟世界创设的内容,又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投射到现实世界里,进而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人工智能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器。 通常来说,建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世界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场景的数字化,就是我们熟悉的像素化、3D化;第二步是要素的结构化,就是将第一步数字化得到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结合智能感知和分析,从而理解抽取为人类有意义的元要素,即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真实世界各种场景中,有超过80%以上的结构化应用都属于低频、长尾,因此需要大规模AI赋能。第三步是流程的可交互化。只有基于可交互的流程,才能去做业务流程的重塑和自动化。这一步也是基于上一步得到的结构化数据,进一步实现应用端的决策智能。 第三,人工智能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人工智能为元宇宙中的“原住民们”植入“AI大脑”,使它们拥有独立的沟通和决策能力,可以通过判断人类意图和需求,适时准确地给予回应,使得人机交互更加智能,并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强化,升级成为数字世界的AI代理人,为人们提供各类咨询和服务。未来,这些AI代理人或成为人们在元宇宙中获取服务和信息的超级AI助手。
*模式抓手:平台赋能是基础
无论是AI模型生产、智能计算、 络连接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元宇宙相关技术研发和攻关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集中式建设、平台化赋能能够大幅降低使用者的边际成本,提高元宇宙生产效率。 正如上文所述,随着现实世界加速向虚拟世界“搬迁”,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规模、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大量的AI模型。然而,AI模型从研发到生产的周期长且成本高昂,流程碎片化且不同领域之间缺乏标准化。由于每种模型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算力和人力投入,因此会呈现出人力投入增加和资源密集的趋势,无法快速响应现实需求。 算力支撑着元宇宙的内容创作与应用体验。构成元宇宙的图像内容、区块链 络、算法生产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据OpenAI测算,全球的算力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算力的几何增长将为元宇宙创作和应用带来极大的成本负担。换句话说,算力是元宇宙的基础,没有普惠的算力,就不会有元宇宙的发展。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具有“人”“物”“场”的创设(或数字重构)能力,同时以AI驱动为技术抓手,以平台化模式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美好生活体验,将是元宇宙产业发展之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