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狂魔马化腾,用“18个小时”打败微软MSN

腾讯QQ打败微软的MSN,靠的是无数的18小时

九年前,有一场危及全国的互联 巨头竞争,叫做“3Q”大战,当时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两个公司大有你死我活的态势,一台电脑上只能二选一,安装QQ就不能安装360,安装360就不能安装QQ,直到工信部出面调停,这场席卷全中国互联 的战争才戛然而止。

面对这场“3Q”大战,马化腾心里胜算满满,甚至不无遗憾地说“再给我一段时间,360必垮无疑”,而当年面对MSN,腾讯上下心里面的胜算可不多。

说起MSN,很多人比较陌生,它是由微软主持研发的一款聊天软件。当时中国的互联 刚刚起步,对于微软这种互联 巨头的恐惧深深植入心里。

自己刚刚起步、资本薄弱、用户积累少,但是微软技术先进、发展成熟、资本雄厚、在国内外市场中有着广泛地用户基础。

那么,腾讯公司是怎样打败MSN的?原因在于“执行力”。

原来,当时微软针对腾讯,特意同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手里没有实权,所有技术研究方向都被微软总部把控,MSN的每一项开发都要提交美国总部论证,执行力低,错过了很多战略时机。

反观腾讯,当时的执行力到了什么地步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为腾讯公司写了一本《腾讯传》。这本书里,关于执行力,披露了这样一个小段子:

一天早上来到公司,发现Pony(马化腾英文名)凌晨4点半发的邮件,总裁很快回了邮件,副总裁10点半回,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了讨论结果,到下午3点,技术方案已经有了,晚上10点,产品经理发出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

从上到下,各个级别的腾讯工作人员都有着强大的执行力,就是这样的执行力,无数个这样的18小时,让腾讯打败了微软的MSN。

腾讯凭借无数的18个小时,拥有极高执行力,打败微软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执行力

MSN各项计划都需要 批美国,难以迅速落实,而腾讯从马化腾的意见到形成详细计划,仅需要18个小时,执行力孰高孰低,当下立判。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才是执行力?一般在工商管理界,执行力是这样定义的: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是指把企业战略、规划、目标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一种能力。执行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很多时候,人们都卡在了完成任务的意愿上。我们可以毫不犹疑地说,所有企业都有提高执行力的意愿。可是,具体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愿么?马云曾经说过,太多的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别着急,如果你想提高执行力,不妨试试下面三个方法。

三个方法,帮你提高执行力

第一,通过暗示,避免“自我设障”,克服恐惧心理

“自我设障”又名自我设限、自我妨碍,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对失败有着强烈的恐惧,大多数人即使害怕,也会硬着头皮上,但是自我设障的人却会无意识地给自己制造借口,从而实现拖延的目的。

心病还须心药医,因为恐惧产生的拖延、执行力不够的问题,还需要通过“自我暗示”来解决。

“自我暗示”就是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医院遭受了枪击案,主任不幸中弹。杨医生迅速把主任推到手术室开始抢救,却很快就被歹徒发现。随即,杨医生被歹徒用枪指着脑袋,遭遇了巨大的惊吓。后来,杨医生换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被限制在自己的恐惧中,迟迟无法拿起手术刀。

这时,主任对杨医生进行鼓励,不断肯定她的天赋、成绩,杨医生却始终无法越过心理障碍。主任带着杨医生开始钓鱼散心,从没有钓鱼过的杨医生钓上了一条大鱼,这样从内心深处联想起了自己以前手术时的成就感,通过这样隐形的自我暗示,突破了“自我设限”,也突破了枪击案带来的恐惧心理,勇敢地拿起了手术刀。

我们都有恐惧的时候,不要在“自我设障”,而是不断暗示“我可以”,这样为自己增加一点点勇气,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勇气,让你变得不一样。

《实习医生格蕾》中,杨医生通过自我暗示,重拿手术刀

第二,建立成就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克服拖延心理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执行力低,非常拖延,只不过是效率问题,其实深层原因在于心态和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于1963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他把个人成就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主动追求成功的人,会自己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而避免失败的人,只会不断拖延,默默等待deadline的宣判。

郑裕彤是香港的“珠宝大王”,他出身贫寒,小学毕业后就到了父亲的朋友周志元开的“周大福金铺”当学徒。其它学徒都是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郑裕彤有着一颗出人头地的心,也就是有着成就动机。工作中他多观察、多思考,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有次,郑裕彤在码头接老板亲戚的时候,他看到南洋侨商在向来往的路人打听哪里可以兑换港币。郑裕彤立即把侨商引导周大福金铺,随后再赶往码头接亲戚。这样,郑裕彤追求成就,主动完成工作的态度受到老板的赞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并把女儿嫁给郑裕彤。后来,郑裕彤成为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周大福”也成为了珠宝行和金铺的代名词。

有成就动机的人,执行力高,他们不需要上司的催促,在工作中会主动完成工作,甚至主动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而成功就蕴含在主动的机会中。

郑裕彤具有成就动机,积极主动工作,执行力高

第三,设置障碍远离诱惑,进行延迟满足,为执行力续添动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设计了举世闻名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员把孩子带入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有棉花糖等零食。研究员告诉孩子,可以马上吃零食,也可以等研究员回来后再吃,如果等到研究员回来再吃,可以多吃一颗棉花糖。

实验并没有就此结束,跟从调查一直持续了大约30年,实验证明,那些可以延迟满足,忍着不去吃棉花糖的小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35岁后,这些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在事业上面对诱惑的时候,也会持续努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执行力连贯,更易成功

那我们工作中遇到诱惑的时候,怎么才能学会“延迟满足”呢?我们可以认为设置障碍。

巴西的3G资本为了防止高管沉迷于享受,不再奋斗,于是设置了“股票红利”。他们拒绝向高管和合伙人发放太多的“现金红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管沉浸在休闲享受中,丧失斗志,迟迟不肯前进。

我们在工作中也可以人为设置障碍,达到“延迟满足”的效果。例如不完成工作不许看手机,在任务最终被上司肯定之前,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而不是松口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学会延迟满足,才能防止松懈,防止执行力中断。

有的人想法很多,却一事无成,有的人目标只有一个,却不断前行,这里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执行力”,执行力低,无外乎存在畏难情绪,不敢执行,心态被动,不愿执行,还有就是诱惑太多,无法持续执行。学会这三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定向突破:用暗示,避免自我设障,突破恐惧心理;用成就动机,变被动为主动,突破拖延心里;学会延迟满足,防止松懈,让执行力贯穿工作始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