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造车,为什么华为还把特斯拉生意抢走了?

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在上海车展展示的自动驾驶技术,惊艳四座,而后一则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自动驾驶的路况视频,更是让华为饱受赞许。

这是全球首个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型,视频中,全程7分多钟的行驶,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插手接管。

看完视频,黑马只有一个想法,这才符合黑马心中的自动驾驶。据说,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自动驾驶能力达到了L4级别

这是啥概念呢?

按照自动驾驶等级划分,共分成了L0-L5六个等级,等级越高,自动驾驶能力就越厉害。

L4已经很接近我们理想中的自动驾驶,君不见隔壁特斯拉引以为傲的FSD目前才达到准L3级别,还不是完全体。

华为自动驾驶方案首次亮相,就能够达到这个成绩,颇有些不讲武德。

马斯克: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那是不是就可以说华为已经达到甚至是超越特斯拉的程度了呢?

这大概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

论算法,各大车企已经通过大规模量产获得了大量的实际驾驶数据,而数据对于算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华为一个新手,初次亮相,自动驾驶能力就把这些造车老手们甩开一大截,这让这些车企面子往哪儿搁?

那么华为凭啥呢?

算力,一马当先

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分为三个层面: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

感知层感知路面信息,决策层则基于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作出决策和判断,执行层则执行决策层的指令。

相当于人的眼睛、大脑和手脚。

执行层大家都差不多,自动驾驶能力的决胜秘籍在于感知层和决策层。

决策层受性能影响巨大,也就是性能越强,处理信息的速度才能越快,这不难理解。

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在算力方面一骑绝尘,搭载的是麒麟990A,算力达到了400TOPS,这个性能有多强?作为对比,小鹏P7的算力为30TOPS,特斯拉 Model 3的算力为144TOPS。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量产上市的电动车,算力上,面对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都是弟弟。

华为自动驾驶方案,有了算力作为支撑。

但是自动驾驶是一个综合方案的考量,不是算力高就能达到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否则手机芯片都已经来到了5nm工艺,而汽车芯片主流工艺就不会还是16nm甚至是28nm。

毕竟汽车芯片优先的是可靠、稳定,才能保证行驶安全,而不是性能优先。只能说算力上的强悍,对于数据的处理更有优势罢了。

此次华为更为主要的秘籍在于感知层

激光雷达,感知更强

在感知层面上,有一派主流的方案是采用视觉算法。

这种方案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前者负责识别物体,后者负责测距、测速等,共同完成对道路的感知。

(图源:WAYMO,激光雷达应用)

这种方案对于道路识别已经相对成熟了,绝大多数情况都能准确识别。

但缺点不少。

由于是靠摄像头识别物体,就意味着会受到光线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天,不要说摄像头了,人眼都不一定能看清道路。

其次,摄像头采集到的像素信息是2D的,对于车辆来说只是海量的无意义数据,而道路是3D的,因此还需要将采集到的2D信息重构成3D数据,对算力自然产生了极高的要求。

而且有时候还会识别错误,一不小心就是一桩人间惨事。

这点,坚定采用视觉算法的特斯拉已经感受过多次,曾经把白色的卡车直接识别成天空,导致事故的发生。

虽说视觉算法已经相对成熟,但一旦识别出错,后果就无法挽回。

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则是在视觉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雷达的应用

其技术原理是通过瞬间发射大量激光,再计算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得到周围物体确切的距离和形状。就像是iPhone 12 Pro Max上的激光雷达一般,一扫就可以得到空间的深度信息。

理论上只要用激光扫过周边后,就可以知道周围的环境信息,即便全黑环境,依旧可以扫描识别。

而且是可以直接进行3D建模,比起视觉算法来说还能节省一些算力。

总的来说,激光雷达弥补了视觉算法上的一些不足,而阿尔法S 华为HI版一下子搭载了3颗激光雷达,还应用了众多的传感器,包括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摄像头以及高精地图组成,相比之下,视觉派的特斯拉的感知系统是由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8个摄像头组成。

硬件上华为就甩开了特斯拉一大截。

虽然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在路测数据上没啥优势,但凭借着算力的领先以及激光雷达的应用,华为达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

成本,难以忽视

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为啥激光雷达没有成为主流,反而是视觉算法成为了主流?

明明性能更好却不用,你们说车企们是不是和消费者对着干?

特别是那个造火箭的马斯克,还在2019年发出惊人言论:只有傻瓜才会用激光雷达。

车企们当然不是闲着慌。

理论上激光雷达性能是更好,但是这其中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

最开始的时候,Google 的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一套激光雷达价格就高达7.5万美元。

7.5万美元的激光雷达,没有哪个车企可以受得了,顶多就是用来测试测试炫炫技。

最近这几年,激光雷达价格已经下降了很多,像大疆旗下的览沃科技发布的Livox Horizon激光雷达,定价6499元


去年年末,华为发布的一款
96线雷达,也是直接将价格降到了数百美元。

不过即便如此,相比于视觉算法,激光雷达的成本依旧高很多。

按照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目前所运用在其车型上的单目摄像头成本在150~600元之间,更复杂的三目摄像头成本也只是在千元以内。

如果你是车企,你会选用谁?

当然是选便宜的啦!

但华为就用了啊?

没错,华为的确是用了,但高成本给车企带来的就是压力,在量产时就会有难度。

虽然华为方面表示在保证整体功能算力的情况下,华为提供的计算模块如内存颗粒和芯片颗粒,已经在想办法替换为低成本一些模块,但即便如此,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的价格还是直接飙到了 38.89 万(基础版)和 42.99 万(高阶版),比奔驰C和宝马3系还贵。

而普通版的价格顶配售价才34.49万,最低售价只有25.19万,中间差了个13万多,差不多可以再购买一辆小鹏G3了 。

这个差价,你是否觉得多?

不过想想,多个13万,能买到目前市面上唯一可量产的L4级别的电动车,好像也很值?

如果你抱着这个想法,兴致冲冲地试驾了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想体验一把完全自动驾驶。

结果你发现,还是需要人力干预,好像和其他L2级别的电动车差不多?

你不禁产生了怀疑,说好的L4呢?

没错,你现在买到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自动驾驶能力只是L2级别,也就是辅助驾驶。

受限于法律和道路建设,极狐阿尔法 S 华为HI版是解锁不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愿意花个高价买个现在用不了的功能吗?

我相信,单就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和黑马一样:不会,花了钱,我肯定现在就要,马上要!别给我说什么以后可以OTA升级

那既然现在用不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为什么华为不采用视觉算法?如果只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用成本更低的视觉算法,降低售价,这不香吗?

无论是视觉算法,还是激光雷达,理应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用不同的方案。

激光雷达在未来L3/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中,一定是会成为主流,甚至是是必须的。

但是当下基本的L2这种辅助驾驶功能,依靠视觉算法就可以很好地运行,毕竟运行主体依旧是人而非车辆。

花更低的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何必要选择成本更高的方案呢?

大概是华为急需一辆可以得到认可的车进入市场。

华为多次公开声明,华为不会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上游巨头。

如果不拿出点成绩来,车企凭啥相信华为?

在这种情况下,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堆积硬件就十分容易理解。

现在用不到的硬件无所谓,成本高点也无所谓,甚至可以不考虑成本,先向市场推出一辆惊艳的电动车,反正也不用高配支撑销量。

在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的视频曝光后,整个华为汽车概念股,是一片飘红,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这三家与华为有着深度合作的公司股价大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