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解决手机 的“历史遗留问题?”

大家在办理完新手机 手续后,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比如用新手机 注册应用时发现,该手机 已被注册,App提示需注销原账 才能重新创建账户,或是经常接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每次都要解释自己是新机主。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自己的手机 还有多少类似的“隐患”存在,又要怎么清理原 主已注册的各类信息。

最近,为了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清理手机 注册的信息,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通院和部分互联 企业推出“互联 注册清理服务”,使用户得以一键快速清理原 码的注册信息。不过该服务还未完全开放,目前暂时在北京、浙江和江苏进行试点,且暂不支持携 转 用户使用。

其实容易被用户忽略的是,手机 也是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但若上一任 主没有完整地注销各类信息,新 主就要面对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下面小雷就和大家探讨这一现象,以及联通的新服务能否彻底解决这一尴尬的问题。

新手机 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手机 不是二维码,无法随意组合数字使用。考虑到 码属于稀缺资源,运营商一般不会将用户注销的手机 直接“销毁”,而是在闲置一段时间后将 码重新投进市场,交给新 主使用。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手机 的 段属于稀缺资源,运营商在购买和使用 段时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随着新注册用户的增多, 段资源愈发稀缺,运营商只能将部分 段重复使用。我们注册到的部分新手机 ,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新 码,有可能是二手 甚至三手 ,里面就包含有一定数量的“问题”账 。

正常情况下,用户要想注销手机 ,需要提前到各大应用平台取消手机 绑定,处理完后再向运营商提交手机 注销申请,以彻底解除手机 与其他平台账 的绑定关系。但这套流程比较繁琐,部分用户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机 具体绑定了哪些平台,有的图省事索性直接注销手机 ,或是把SIM卡丢掉让运营商自己处理,这也就产生了许多 码相关的遗留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主动注销但又没人用的手机 ,运营商有一套应对方案。小雷了解到,对于每月后付费的手机 ,连续几个月欠费停机后运营商会将 主拉入黑名单,而对于提前预存话费的预付费手机 ,话费为零时会自动停机,若三个月后还没被 主缴费或再次使用,该 码会进入锁定期,之后会自动销户。

然而,运营商只是注销原 主信息,而非连着 码绑定的账 一起全部注销,即用手机 在各大平台注册的账 仍然存在,应用开发商并不会因运营商注销手机 而同步清除对应的平台数据。

可能有用户会问,难道运行商不能帮用户注销其他平台的账 ?其实运营商也很无奈,多平台账 同时注销牵扯到隐私和管理权限的问题,用户用手机 注册的微信、支付宝和抖音等平台的账 ,都需要亲自去对应的平台注销并更换新的手机 ,以清理该账 上的各种数据和记录。

小雷发现,前几年出现的一些免费的手机 注册查询平台或 站,现在有的已无法正常使用,部分仍存在的查询 站多改成收费制,并且能查到的信息并不全。毕竟一些注册查询 站自己都不靠谱,在个人隐私保护发展的浪潮下,仍需运营商主动牵头,联合其他互联 企业推出新的手机 注册查询和注销方案。

手机 需要“一键清理”功能

手机 “一键清理”账 注册信息的功能看似很美好,既能减少老用户注销手机 的流程,又能提升新用户的 码使用体验,但现阶段想要真正实现还有许多难题要解决。

一方面,手机 与其他平台账 存在“黏连”关系,是先有手机 再注册或绑定其他平台的账 ,且每个平台保存的信息不同,当注销时涉及到上文所说的权限管理问题,需要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主动合作,提升手机 一键清理功能的账 覆盖面。另一方面,国内有三大主流电信运营商,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如携 转 和同时使用不同运营商服务的用户。

具体来看,中国联通推出的“互联 注册清理服务”集成在中国联通App当中,用户不需要专门到线下营业厅办理,但目前支持清理的平台有限,仅有微博、抖音和美团等几款应用,后续需要其他平台接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该项服务的价值。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除了手机 注册问题以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新 码与上一代 主的信息做根本的区隔,注册信息还能靠注销和申诉的方式解决,但那些莫名奇妙的来电和短息难有规范的处理渠道,运营商自己也没办法解决。小雷办理的新 码就时不时地接到陌生 码的来电,每次都要回复这是新办的 码或你打错了之类的话语。

更难受的是如果注册到一些原来因欠债而注销的手机 ,面对莫须有的骚扰电话,用户的解释和拉黑根本起不了太多作用,对方换着方法打电话或发短信催着新 机主还债。潇湘晨 就 道过相关的新闻,一位用户在办理新 码的四个月内,不断收到催收电话和威胁短信,有时早上七点就受到各种骚扰。

小雷认为,在手机 的注册清理服务中需加入“ 码标记”功能。用户在遇到类似的催债电话时,可以选择标记本 码为易受催债类电话骚扰的 码,运营商可提供相应的短信证明,确保对向来电得知该手机 的 主已更换,其次,被标记的 码再被注销时,增加它重新流向市场的“沉默期”,或是直接将该 码彻底注销。

不过,我们在期待运营商提供功能更完善的注册清理功能的同时,自己也需找到新的应对方法,减少手机 在账 注册中的占比,手机厂商也有必要开发相应的功能,从源头上辅助用户减少使用手机 的注册方式。

要如何应对?

手机 有重新回流市场的可能,但邮箱就不会,在注册和注销上邮箱也比手机 要便利得多。用户完全可以在非必要的应用上使用邮箱注册,例如各种不知名小众的应用和 站,需更换手机 时不用担心有漏掉的未注销的应用,也不会影响到下一位使用的用户。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应用并不支持邮箱注册,有的是支持邮箱注册但后续需手机 再认证才能体验完整的功能。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推出的隐私登陆功能,可以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手机 注册应用的概率。类似于苹果的Apple ID注册选项,使用邮件注册的Apple ID,在应用上创建新账 时可以直接选择隐藏邮件具体地址,让应用方无法获取用户的具体登录信息。2019年,苹果开始推广Apple ID登录方式,使平台开发者在应用中加入该登录选项,从软件生态上确保登录体验的一致性。

与苹果强大的生态 召力相比,安卓缺的是完整统一的隐私登录生态。不同安卓手机厂商对手机隐私登录的重视程度不同,让许多用户难以体验到相应的服务。小雷认为,要解决手机 的各类注册和注销问题,需不同行业的厂商联手,推出一套跨平台与生态的整治方案,现阶段任何一种方式只能解决小部分问题,未在根本上提升用户的综合体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