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 北京5月31日电 题:费用一涨再涨,高考志愿填 服务靠谱吗?
“考得好更要 得好”“名师指导弥补分数不足”……临近高考,各种高考志愿填 广告铺天盖地,令高考学生和家长本就焦虑的神经更加紧绷。
价格从几百元至数万元,随高考临近一涨再涨
“机构说马上就要涨价了,家长群都在讨论要不要赶紧买填 志愿软件。”北京高三家长张女士说。
2021年,更多省份实行新高考政策,合并本科批次。“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让很多家长和考生理不清头绪。例如,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本科普通批设置30个平行志愿;河北、辽宁以“专业+院校”为单位,普通类分别最多可填 96个和112个志愿。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愿意花钱得到填 志愿辅导。“每个批次可以 8个学校,每个学校又能 6个专业。选择性更大了,但也更理不清方向了,很希望能有懂的人可以咨询一下。”山西考生王敏说。
来听课的都是北京的高三家长。宣讲人一边进行相关内容的普及讲授,一边推销机构的填 软件。宣讲结束后,有十几位家长购买,此时的价格为600元。“本想等高考结束后看看情况再决定买不买,可是机构说那时候就要涨到近900元了。”
北京广渠门中学的一位家长表示,今年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二年,志愿到底怎么 ,大家心里都没底,“孩子班里的好多同学都买了,买了心里能踏实点。”
高考前的最后投资,对于多数家长来说都舍得。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一位家长说:“反正几百元也不贵,买了就等于多一个信息渠道,孩子能选个好学校好专业最重要。”
宣讲会现场
艾媒咨询日前发布分析 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通过志愿填 辅导或辅助软件获取志愿填 信息的比例为32.2%,2020年同期数据为28.2%。
目前,志愿填 软件和一对一咨询辅导是机构提供的两种最常见的服务。
填 软件价格从几百元至千元左右,广告宣称涵盖近年来千所大学的录取数据,可以精准快速筛选、智能推荐学校。
所谓内部数据多为“忽悠”,选择最保守方案保证成功率
机构提供的服务如何?
据了解,填 软件依靠的大数据其实都是学校官 、教育部 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对于有些广告宣称的“内部数据”,业内人士表示是“在忽悠”。
评价截图
多位从业人员坦言,“正常填 志愿都会冒一点险,考生要冲击一下比分数高一档的学校。但我们的建议都会强调考生 一些确保能够投档的学校,以保证成功率。这样有利于最后给家长交代。”
据了解,一对一的咨询往往包括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人生规划等服务。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服务含量,说白了就是增加内容、时长,便于收费。“一对一面谈其实只有几个小时,能了解孩子多少?更何况所谓的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也只是最基础的问答,没啥专业性可言。”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极盛认为,一些机构在志愿填 辅导中加入的心理测评并不靠谱,“很多规划师应该并不是搞心理研究的,分析得也不很专业。”
有的规划师三四天培训速成,有的与学校、培训机构联手推销
多家规划师培训班的客服表示,规划师的专业度其实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打入市场,找到学生资源。
北京家长赵女士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家长会,学校通知说为家长讲解志愿填 。到了现场发现,讲解的是某培训机构的“老师”,讲的都是高三家长早已了解的基本信息。讲解过程中,这位“老师”反复让家长扫码加好友、进微信群。群里,除了推荐一些免费课程外,最主要的就是推销机构的志愿填 软件。
“早知道是机构来宣讲,这样的家长会就不会去了,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机构正常推销软件无可非议,虽然也没有强制购买,但和学校‘捆绑’起来推销就让人质疑了。”赵女士说。
应对机构夸大宣传、高收费进行监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初,全国共有954家从事高考志愿填 的相关企业,其中42%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足1年。
业内人士表示,高考志愿填 辅导机构不同于教培机构,后者需要获取由教育部门开具的办学许可证,但前者只要办理经营许可证等手续即可。
有业内人士表示,高考志愿填 咨询服务行业尚不成熟,面对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一些机构定价畸高,但是并不能真正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等专家认为,高考志愿填 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只有能力、水平都过硬的规划师才能提供有益指导。如果考生和家长确有需求,可以借助志愿填 机构进行填 。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整治,明确收费标准和监管体系,对那些夸大宣传、乱收费的机构应加强监管和查处,保障广大考生的利益。
资料图
对于考生而言,信息的权威性与准确性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表示,高考志愿填 市场的火热侧面反映出招录信息在公开和整合等方面的不足,建议招生部门和高校进一步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加强信息整合,以更好地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一些互联 平台已经汇总了招生政策等权威信息和解读,并免费提供智能填 志愿。专家提示,考生和家长不应过分依赖收费的志愿填 辅导机构,应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获取有针对性的招考信息,综合考虑考生的兴趣、实力,理性分析,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填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