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推进,校园APP愈发泛滥,每个大学生可能都“被”强制下载过几款校园APP,而且大多都跟学分甚至毕业证挂钩。
当代大学生被这些渣到爆的APP折磨地苦不堪言,到底什么时候这些垃圾APP才能滚出校园,还大学生一片净土?
近日,广东某高校强制要求毕业生实习期间使用“校友邦”(一款 称集实习记录、话题、在线签到、找校友、在线求职功能于一身的知识分享软件),要求学生在上面写实习记录,实习签到不够14周,或者没实习就不给毕业!
除去学校的强制要求,乍一看这app功能还是蛮实用的,尤其对口这些快要毕业的大学生,但是这群大学生使用之后却叫苦不堪:这款app真的很垃圾。
学生最关注的求职功能
随手搜了一个Java
上面的招聘岗少得让人害怕
这流水账式的实习分享
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学生的敷衍
再来看一下这款评分2.8的应用
评论区充斥着各高校学子的吐槽
下载这个软件的意义在哪里
求职? 交?
同学内心真是呵呵哒了
其实除了校园邦,这种大学强制学生使用的App还有数十个,在手机应用商店一搜一大把。
而且这些所谓给予学生便利的应用,评分普遍很低,评论区也顺势成为高校学子的吐槽重灾区。
比如很多学校都在用的
“帮助大学生高效安排时间”的
到梦空间
志愿者计时软件“志愿汇”
也收到大量吐槽
曾被 友疯狂diss的易班
下载次数高达600多万
评分却是低到谷底的1.41
还有上 课的“优课”、“超星”、“学习通”、“知到”,英语交作业的“批改 ”,还有“U校园”、“超级课程表”、“完美校园”、“蓝墨云班课”、“蘑菇钉”等等,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本来推行校园app的初衷是让大学生更加便利地学习和生活,为什么到最后得到的只有吐槽呢?
打热水,洗澡,记录学分,跑步,连无线 络,刷 课,英语听力,活动记录……全都要求学生下载软件去完成。
在长达三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可能要安装十几个app,谁的手机受得了?有学生吐槽说为了装下这些app,特意去换了一部内存大的手机。
校园app主要解决校园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app的功能都很鸡肋,真正对学生利好的真是少之又少。
比如打热水app、洗澡app……明明是一张卡就能解决的事,偏偏要你下载一个app,然后充值–转账–扫码,步骤繁琐还经常出现各种bug,不知道App到底让“打热水“、”洗澡“方便在哪了?
现在校园app基本都是盈利性的,有一定用户基数之后通过平台广告或产品进行变现。
甚至存在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表面上追求信息化,实则把大学生当成韭菜收割,根本不会用心提供服务。说好是学习软件,结果里面一大堆广告。
学生每次点击进入都会看到各种产品链接、商家推广、甚至一些充满X暗示的游戏广告……真的是low爆了。
这些app都需要实名注册,这意味要学生提供精准的实名信息、学 、手机 、邮箱、学校、学院、年级、专业、班级等信息,还可能有真实头像。
市场上流通的校园app那么多,而且质量良莠不齐,万一数据资料被泄露,里面那么多的敏感信息被有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近来,大量品质低劣、功能雷同的app涌入大学校园,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给学生徒增烦恼。
其实,能够用心提供服务,为大学生活带来便利的软件,学生自然是欢迎的;同样的,用户体验如此差的app,也没有人会喜欢得起来。
而学校想要推进信息化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也要考量学生的使用体验。像那种鸡肋的垃圾软件,希望不要拿我们大学生去充数;把学分、毕业证跟app相挂钩,强制学生使用的手段,更不应该出现在大学校园。
一起来“吐槽”下,
你们有被迫下载过哪些APP?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gzxyg520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