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之植物园饱览郁金香 悼红轩探佚曹雪芹

北京植物园的郁金香真的好看。让咱这小地方来的银眼花缭乱了。

硬件虽好,软件永远不敢恭维。园内有一个小院落辟为“曹雪芹纪念馆”。也没个标识说明啥的,我相信99.9%到访的人不知道里面的秘密。之所以被辟为“曹雪芹纪念馆”皆是因为某间房间墙壁上的诗文。为了找到这些诗文,见开门的就进,没开门就趴在窗户上往里望。第六感告诉我:不开门的,更是寻找的重点。终于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角度不好、反光,斜睨着从窄窄地窗格望进去,看到了发黄墙壁上的诗文。

古人真挺会玩的,上升到文明高度就是“雅”,互相以诗文、对联唱和。这间墙壁上的题字除了正常题壁形式外,还有菱形、扇形排布的。一共是8组诗文,7组字体相同,其中的一组对联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有署名,为“拙笔”。就是这幅对联,是这屋曾经是曹雪芹居所的有利证据。被认为的证 据链如下:

1)解放初,对于曹雪芹在北京的生活有过一次国家层面的调查走访。在西山地区,从老人口中得知,曹雪芹曾居于香山附近,其朋友送他一副对联为: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2)曹雪芹家族属于正白旗。正白旗在北京的居住地就在西山附近。并且,曹寅有诗文说到过在香山有祖屋。

3)清代汉官员犯错,有一项惩罚是“发回原籍”进行监管;而旗人,应该是“回旗”,在那里有管理机构,又可领到钱粮生活。旗人,从生下来就国家管饭,不管做不做事。

4)70年代初,这个屋子居住的主人,不小心弄掉一块墙皮,发现了文字。这文字是有人刻意保护过的,即在院墙上贴了保护布然后再重新弄了一层灰。

5)几年后,又发现一个乾隆时期的书箱。上面就是有“拙笔”题写的那副对联。书箱盖内侧有另一笔体写的几行书目。字体经见过《废艺斋集稿》的人鉴定为同一笔体。(《废艺斋集稿》据说是曹雪芹的另一部著作,主要是给残疾人士写的用于谋生的技能,有关于纺织、风筝制作等的讲解,此书遗失于日本)。书目中多次提到一个叫“芳卿”的名字。盖内还有一首芳卿写的悼亡诗,第一句是“不愿糟糠怨杜康”。雪芹好酒。

曹雪芹留在这世上可以让人追溯的证据太少了。如果他真的在此生活过,那这里也许就真是他的“悼红轩”。谜一样的《红楼梦》,谜一样的曹雪芹。

红学家周汝昌对于曹雪芹的评价“惊人的天才,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 会学家、大心理学家”。曹雪芹才是实打实的大博士。

我有不读书的十年,身边只有《红楼梦》和《萧红散文》。今年年初看过一本茅盾文学奖作品《生命册》。也是良心之作,但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再读《红楼梦》,很自豪地说:岁月不是虚长的,终于看出一点味道。

两条脂批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酒泉矣。”

世间再无曹雪芹。

曹子雪芹,按照朋友的诗文应该是为大脑袋的黑胖子

连个标识都没有,就在这屋的墙上有诗文。门,如同所有重要的地方,都是锁着的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中间菱形的)

传说中,曹雪芹住所前有大槐树

仲春好风光

梁启超墓

园内还有一个军阀的墓,没有开放

卧佛寺

中国最大的铜卧佛,这种姿势应该是涅槃前的情景。“请勿拍照”,我是不信的

迎评阅相关文章《上海故事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这里是北京之再牛的人生也得从角落始 风云北大红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2月6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