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在后台收到很多关于奶瓶的留言。
奶瓶的使用在育儿生活中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我们家也常常因为这个事儿发生“内战”。
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下面这些问题:
今天我就来帮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01长期吃奶瓶有什么危害?
有奶瓶龋齿的风险
奶瓶龋是两岁半左右的幼儿最常见的牙齿疾病,表现为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
那为什么容易发生奶瓶龋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有肥胖的风险
除了有奶瓶龋齿的风险,长期使用奶瓶喝奶的孩子,喝奶时间会相对变长,喝奶量也会更大。
这是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吸吮不光是为了吃饱,还满足了一部分心理需求。这样,孩子摄入的热量不知不觉就会变多,变肥胖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了。
这里大家要注意,不是非得胖成“米其林”那样一条胳膊五道褶儿才算胖,我们要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BMI指数,进行综合判断。
大家下载育学园APP,找到“记录”功能,数据输进去会自动生成曲线哦~。
导致唇齿变形
想知道为什么吃奶瓶还会导致唇齿变形,这还得从孩子吸吮奶嘴的受力方式说起。
孩子在做吸吮奶嘴这个动作时,他的上颌和舌头会因为嘴部用力而受到挤压。
这时,上下排牙是没办法对齐的,上排乳牙会被外力向前推、下排乳牙则是被向后推。
这股“吃奶的劲儿”可一点都不小,再加上受力时间足够长,长此以往就会使唇齿发生变形。
可能出现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就是我们俗称的“奶瓶嘴”
对于牙齿来说,可能会影响到牙齿的正常咬合,出现我们俗称的“龅牙”、“地包天”的情况。
影响颌面部骨骼发育
长期使用奶瓶,对于整个颌面部骨骼发育的影响会更为严重。
因为1岁左右,宝宝的颌面部骨骼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长期受到不正常的外力影响,就会使面部骨骼发育偏离正常的方向。
在长期外力的作用下,上颌骨会向外凸,那么势必会对鼻腔空间形成压迫,使鼻腔变窄,而鼻腔变窄之后,孩子的呼吸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孩子为了呼吸更加顺畅就只好张开嘴,变成我们常说的“口呼吸”,而口呼吸时间长了,面容就会进一步改变,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口呼吸对面容的影响)
02怎么帮助孩子戒奶瓶?
长期使用奶瓶危害很大,但到底用到什么时候算长期呢?1岁?2岁还是3岁?
事实上,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
宝宝6个月之后,要开始学习使用杯子,满1岁的时候就要戒掉奶瓶,最晚不超过18个月。
所以大家最好在宝宝1岁左右就开始尝试戒掉奶瓶。
那么该如何帮助宝宝戒奶瓶呢?教大家几个实用的小方法。
买个宝宝喜欢的水杯
小孩子是种很容易满足的可爱生物,所以让他们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对用水杯喝水/奶的排斥,帮助孩子适应从奶瓶到水杯的过渡。
多使用水杯
在戒奶瓶期间,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使用水杯。每次喝奶或者喝水,优先使用水杯。平时我们可以把奶瓶藏起来,把水杯放在显眼的位置,让奶瓶逐渐淡出孩子的视野。
循序渐进地戒
不管是戒什么,都需要给孩子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一刀切”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
大家可以循序渐进地来,比如在孩子开心的时候鼓励孩子用水杯喝水,烦躁哭闹时则继续用奶瓶喝;也可以选择慢慢减少使用奶瓶的次数。比如白天用水杯,晚上用奶瓶,外出用水杯,在家用奶瓶等。
家长多示范
孩子3岁以内是行为教育的阶段,孩子会下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要频繁地在孩子面前用水杯喝水,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
替换安抚物
如果孩子通过吸吮奶瓶来获得安抚,我们可以选择用其他安抚物来替代,比如用安抚奶嘴、安抚巾、小玩偶等。安抚物替换的过程,家长可以通过轻拍、抚摸、拥抱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03戒了奶瓶用什么杯子?
一般来说,孩子使用杯子的顺序是:奶瓶→鸭嘴杯→吸管杯→嘬饮杯→敞口杯。
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有些孩子可能直接从奶瓶就过渡到了吸管杯了,具体还是看孩子自己的需求,咱们顺应孩子自己的规律就好。
04过渡期间怎么办?
戒奶瓶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好多家长为此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继续用?明显对孩子不好;立马戒掉?孩子又哭又闹,根本不现实。
那么,在过渡的阶段,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主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怕奶瓶龋?
大家注意不要用奶瓶给孩子喝果汁等其他饮品。
睡前奶的时间尽量提前,喝完奶要及时清洁口腔。没长牙的宝宝可以用硅胶指套牙刷清洁,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了刷牙了。
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睡着。如果刚开始没有办法戒掉奶睡,可以在奶瓶里装些白开水给宝宝喝,这样也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要定期带宝宝做口腔检查,涂氟等方式可以很好地保护牙齿。
怕长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对于不同月龄的孩子每日摄入的奶量建议如下:
7~9月龄的奶量:每天600ml以上
10~12月龄的奶量:保持每天600ml。
1~2岁的奶量:每天维持在500ml
2~5岁的奶量:每天维持在300~400ml。
大家要观察一下孩子的奶量,偶尔比推荐值多一点是没关系的,但如果是长期高于推荐值,就需要控制一下了。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戒奶瓶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很难的,孩子哭闹家长也跟着心累交瘁,但是大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能轻易妥协和放弃。
因为我们是为了孩子长远的健康着想,这么一想,眼下这个小小的挑战又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
点个转发
让宝宝快快告别奶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