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坑坑洼洼,下雨就淹水。现在变化太大,道路平整了,小区绿化从无到有,杂物乱堆的单车棚清爽了,墙面美化了,还增加了休息椅、漂亮的议事亭……”日前,家住明通巷14 院的李迎新谈到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新生活,顿时滔滔不绝。
形成“一院坝一特色”治理品牌
近年来,拓东街道明通巷 区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 区“大党委”凝聚服务合力作用,以党建引领 会治理创新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楼院自治”工作机制,形成“一院坝一特色”治理品牌。
如今,漫步明通巷,孔融让梨的浮雕装点在墙面上,传统文化的气息穿越时空,与闹市中的小巷相得益彰;青花瓷文化坊与紫陶壶墙面沉淀了时光和岁月;古色古香的裁缝铺解决了居民日常缝补小问题,又传递出跨越时光的温暖;具有时代感的墙面彩绘与恰如其分的雕塑、老式电话构成的街头小景让人流连忘返。“10多年没有来明通巷了,没想到变得这么美,一个个街头小景让人回忆起童年,这里有我们昆明人的乡愁。”路过此地的张先生激动地掏出手机一边拍一边赞叹不已。
居民成为小区改造提升的主人翁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
“我今年70岁了,从小就住在这个院坝,自己住的地方当然要上心,在小区提升改造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有栽花种树爱好的邻居把花果种到公共区域,让大家都来欣赏,他默默地养护也毫无怨言。”李迎新说。
会有人乱攀折花木吗?看着错落有致的院坝小花园,有人发出疑问。“没有,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环境,每个人既是受益者也是管理者。”李迎新肯定地说。
随着民生小实事在明通巷 区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受益,居民不再只满足于小区和楼院的变化与提升,开始关心起公共区域和环境的提升及改善。拓东街道党工委书记罗伟表示,党建引领下的民生小实事项目不仅解决了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而且居民邻里之间也更团结了。每个项目的提出,都是居民的心声;每个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居民反复共同商议,在这个过程中,居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身边的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进一步形成基层 会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
拓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智介绍,街道明确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协调 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等,充分征求居民意愿,使居民从原本不关心小区建设的局外人,成为小区改造提升的主人翁,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基层 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以“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高颜值”
一座城市犹如一件艺术品,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彰显魅力。10年来,拓东街道逐渐完成老旧小区内清淤疏通、外立面粉刷、休闲区打造、街头小景塑造等一揽子基础设施改造,综合解决了道路坑洼、电动单车乱停放等问题。全力推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雨污分流工程,最大限度解决淹积水问题。
“在今后的 会治理、 区改造工作中, 区要继续充分挖掘、发挥 区爱心人士、志愿者、乡贤能人、 会组织作为民生小实事项目的提议人,协助居民提出需求、找到解决路径,参与小区共建自治。”明通巷 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高晋云说。
城市的每一个设施、每一个细节,都与群众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城市建设管理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会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拓东街道以“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高颜值”,提升城市“高品质”,描出城市发展的亮丽图景,更“绣”出了群众期待的美好未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