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软件、内幕交易、假鞋泛滥……“疯狂的鞋子”还能疯多久

作弊软件、内幕交易、假鞋泛滥……“疯狂的鞋子”还能疯多久

24岁的张喆大学毕业一年多了,他没有像同龄人一样每天两点一线的往返办公室与家之间,而是做起了卖鞋的生意。

今年8月,张喆抢到了两双发售价为1299元的AJ的新款女鞋,一周后以7800元的价格售出,“后来这双鞋价格最高卖到了12000多元,翻了有9倍”。

公开数据显示,炒鞋的市场规模超425亿元,毒APP、Nice和斗牛为代表的一批球鞋转卖平台在炒鞋热中快速崛起,成为了“球鞋二级市场交易所”,毒APP在4月底刚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达10亿美元。

张喆父母一直在追问他,何时才能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张喆总是回答,“等鞋炒不动了再说”。张喆和炒鞋圈中人也在观望,火热的鞋市会否迎来降温的一天?

买鞋的和卖鞋的

张喆从初中就开始追潮鞋,“刚开始还是以自己穿为主,主要就是Air Jordan(AJ)的鞋子,当时喜欢打篮球觉得穿AJ很酷,慢慢的就发现鞋子除了穿之外,还可以赚钱”。

2012年,读高二的张喆从杂志上获得耐克公司即将发售NBA赛场同款的银河喷,便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留意发售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屡屡碰壁之后,张喆托人购买了一双从美国寄回来的银河喷,花费了近8000元。张喆还没来得及穿这双当时已是天价的银河喷,一名自称做鞋生意的同龄人便出价一万元买下了这双鞋,张喆眨眼就赚了2000元。

发现倒鞋可以赚钱的张喆一边上学,一边买鞋卖鞋。通过官方抽签、海外购买等方式购入紧缺的鞋子,再通过各类在线交易平台、线下实体店将鞋卖出去,张喆的收益由此而来,“这几年的流水加起来接近百万了吧,比上班好一点,倒鞋越来越不好做”。

鞋柜前流连忘返的顾客。

张喆的鞋都是谁买呢?

今年27岁从事软件编程的陈龙(化名)2年前从张喆手上买了一双当时最火的椰子白斑马,“能保真、货多”成为了陈龙选择在张喆这里买鞋的理由。

陈龙自称是“鞋文化发烧友”,2014年购买了一双篮球鞋科比8让他从球友变成了鞋友,穿着拉风的科比8驰骋在篮球场上。

陈龙坦言,除了他这种“情怀派”真正喜爱各式鞋品之外,舍得去追逐热门球鞋、花高价购买的还有一部分纯粹是因为限量版的球鞋可以带来 会身份的认同。健身教练郭邑就是其中之一。

郭邑工作的健身房位于成都商业核心地带太古里附近,健身私教课一节课约400元,购买课程的会员大多收入颇高,“我们的客户是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健身房对于细节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我们的穿着能突出健身房的高端”。

毫无疑问,脚上穿的鞋就是郭邑和他的同事们能够凸显“高端健身”的重要标志之一。

除了工作之外,郭邑的最大爱好就是浏览各种鞋子的信息,每个月工资发下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偿还买鞋欠下的信用贷款。郭邑认为,除了部分把球鞋当作刚需的消费者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买了球鞋不穿,“放在柜子里收藏,纯粹是爱好。还有的就是屯鞋,等鞋价慢慢涨起再出手,这就是把鞋价推高的主要因素”。

球鞋交易平台提供“证券化”交易平台。

炒鞋和炒股

2013年是球鞋市场具有转折性的一年,球鞋转售从口口相传、依托 交媒体运营变成了平台化运作,国内交易平台毒APP、nice、斗牛等陆续出现。

目前,国内最大的球鞋二手交易平台是位于上海的毒App。企查查工商信息显示,毒App的公司主体为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72.1%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冰是最大的控股股东,持股15%的国内体育 区 站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三大股东。

从2015年虎扑设立毒APP以来,这款APP一步步的从依附于虎扑论坛进行潮流文化的推荐,慢慢转型成为了一家在线交易平台。今年4月,毒APP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在完成投资之后,毒APP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在交易过程中,毒APP采用的是竞价模式:卖家将货品标出卖价,平台通过将各个卖家的标价从低到高排序后,实时显示最低价对买家展示,买家可以查看球鞋近期的销量、成交价格以及过去一段时间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买家在购买后,卖家将球鞋寄到第三方鉴定平台进行鉴定,确认为正品后再寄给买家。

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毒App上线球鞋交易功能后,用户数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9年8月,毒注册用户数量超过了一亿,日活跃用户大约800万。据预测,2019年毒APP成交总额预计将达到60亿元到70亿元。

以毒App为代表的“炒鞋APP”为了方便消费者、卖家交易,还推出了实时行情和 价功能,根据过去24小时的交易额编制了“炒鞋”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K线图、走势图都不缺席。

张喆自豪地说,“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和炒股一样专业”。

球鞋市场火爆。

作弊软件、内幕交易、假鞋泛滥

李俊就是赵喆口中所说的韭菜。

今年8月,在银行工作的李俊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鞋市中收获颇丰,他投入了10万元加入炒鞋的队伍。和赵喆通过参与抽签买鞋、境外拿货等方式不同,李俊炒鞋的方式是通过相关电商平台“低买高卖”,连李俊自己都说,“这个根本就是炒股票,只是把股票换成了鞋子来投机”。

8月29日,李俊以3000元购买了一双刚刚在国内面世不久的AJ1北卡蓝,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款鞋上市之后的价格一路向下。9月17日,李俊以2450元将这双鞋转售了出去,亏了近500元,“对这款鞋没有研究透彻,以为能够趁热打铁继续往上走,结果没走几步就往回跌了”,李俊对自己的这次失败这样总结。从8月入市以来,不到一个月,李俊就亏了近一万元,他犹豫是否继续在鞋市闯荡。

鞋市的火热也催生了许多人的歪脑筋,抽签作弊软件、球鞋门店内幕交易、假鞋泛滥等问题,成为球鞋市场的困扰。

持续高位运行的正品鞋也让假鞋生意越来越好。“A货鞋怎么可能没有市场,一双鞋动辄两三千块,用来穿的话实际寿命也就一年左右,一般人就是随便穿穿而已,不会舍得投入那么多”,健身教练郭邑作为一名资深鞋产品买家,对于A货市场的存在表示理解。

郭邑见过不少人穿假鞋,发现多数人并不避讳“买假穿假”,“买假鞋的人主要还是觉得原版太贵,普通人又看不出来,如果买正版的穿会心疼。”

行业人士认为,部分限量鞋因稀缺性、实用性,存在溢价符合市场规律,但目前溢价数十倍的现象已非理性。

今年7月,毒APP、Nice等球鞋电商平台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倡议,提出了“鞋穿不炒”口 ,并公布了配套的相关防炒作措施,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

李俊说,“现在 会对于鞋价的热情,不是一家两家交易平台发个声明就可以去降温的,他们也不可能降温,他们也是受益方”。

(原题为:《疯狂的鞋子:还能疯多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