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警方开展“净 安 ”专案收 行动,共打掉团伙40余个,缴获非法获取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1.2亿余条。图为2018年6月28日,广东省公安厅内展示的涉案手机“黑卡”。陈骥旻摄影 道
核心阅读
侵犯个人信息,是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盗刷信用卡、非法讨债、恶意注册账 等一系列违法犯罪的源头性犯罪,堪称“百罪之源”
刑法修正案、民法总则、 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都在保护个人信息。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净 ”专项行动,全国已建成32个省级、316个地市级反诈骗中心
广大群众应提高警惕,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妥善处理票据、快递单信息,也不要随意蹭 、扫码、点击来历不明的 站、软件等
个人信息被泄露,群众要求治理的呼声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一出生,家里的电话就会被月嫂公司、胎毛笔作坊打爆;手里缺钱,小贷公司就赶着送来“及时雨”;准备深造,培训信息简直要把手机刷屏;长期炒股的,八成会被拉入各种荐股群……
面对如此精准的“定制服务”,有人感叹互联 的奇妙,有人则惴惴不安:你是谁?你打电话干吗?你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同一个小区的俞女士也有类似遭遇。“我打算买装修材料时,他们来电推销材料;该装空调了,又打电话卖空调。怎么连施工进度都一清二楚呢?”
孙先生、俞女士碰到的烦心事,就是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侵犯。如今,从最基本的身份信息到教育、就业、医疗、金融、出行情况,被侵犯的个人信息种类五花八门。一些犯罪团伙甚至利用技术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综合研判”“精确画像”,分析行为习惯和潜在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侵犯。在公安部 络安全局副局长钟忠看来,在大数据时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增长比较快、危害比较大、群众要求打击治理呼声比较高的一种新型犯罪。
开展“净 ”专项行动,查获不少大案要案
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党和国家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 信办等部门加大协作配合力度,形成治理合力。目前全国已建成32个省级、316个地市级反诈骗中心,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打击跨国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2018年以来,公安部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 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净 ”专项行动,查获不少大案要案。
据钟忠介绍,从查办的案件来看,“内鬼”监守自盗、内外勾结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8年11月,接到孙先生、俞女士 案后,新昌公安机关迅速侦查,抓获多个装修公司的负责人袁某、李某。他们交代,这些信息都是从小区房产销售、物业公司一条条买来的。
无独有偶,2018年,江苏常州公安机关追踪当地高频可疑推销电话,挖出一整条个人信息黑市交易链,抓获48名“内鬼”和82名中间商。以其中的周某某为例,他本是湖南一家讨债公司的员工,常从别人手上买欠债人信息,久而久之,他竟发现了“商机”,干脆转行当起信息贩子,并迅速与湖南长沙某银行、某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勾搭在一起。此后,当讨债公司需要欠债人征信信息时,他就让银行“内鬼”查,加价两三百元卖出;当讨债公司需要定位欠债人手机信 时,他就联系电信运营商的“内鬼”,一条定位信息给对方200元,他再加价100元左右卖出。
已查获的案件中,还有一类情况较为突出——一些黑客利用 站、APP的技术漏洞,采取植入木马、病毒感染、撞库等技术手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2017年3月至4月,江苏淮安多家快递公司出现后台被非法入侵、公民信息数据被非法获取的情况,其中一家快递公司被窃取的数据达1万余组。公安部挂牌督办此案,当地警方深挖彻查,历时近1年。
“我们发现快递公司有一组电脑后台IP地址有异常,分别指向上海、广东佛山、湖北孝感三地,最终将犯罪团伙在孝感的潜藏地点锁定为一处普通民居。”淮安市公安局办案民警沙俊介绍,经过5个昼夜的蹲守,民警发现隔壁单元某住宅中,有4名可疑男子总是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亮灯工作。原来,他们是在蹭普通民居的 ,对快递公司官方 站进行黑客攻击。最终案件成功侦破,缴获公民信息数据超过300G,近1亿条。
犯罪链条延长、手段多样,对打击犯罪提出新挑战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只是牟取利益、违法犯罪的第一步,后续还涉及数据清洗加工、信息买卖等诸多环节,进而形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利益链条。在江苏淮安公安破获的这起案件中,买家主要是从事“三无”产品销售的电话或 络经销公司。“保健品公司出价最高,一条有老年人姓名、手机 码的信息,价格在1元左右。”他们无疑成为令老年人身陷保健品骗局的犯罪“帮凶”。
采访中,很多办案民警都指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盗刷信用卡、非法讨债、恶意注册账 等一系列违法犯罪的源头性犯罪,甚至被称作“百罪之源”。
2018年初,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还通 了一起盗刷信用卡案件。以徐某、段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扫码黑客软件,攻击移动支付平台数据库,非法获取平台用户的账 、登录密码、支付密码,随后登录移动支付通道的手机APP,线上疯狂购买充值卡等易变现产品;或者利用窃取到的公民注册信息生成二维支付码,随后购买大量POS机,扫描支付码完成盗刷,将被害人信用卡资金转移到POS机的结算卡内,然后再取现。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徐勤介绍,这些移动支付账户都绑定着银行卡,不法分子获取了移动平台的账 、密码等信息,就等于控制了人们的银行卡和信用卡。“有时卡虽然还在受害者口袋里,资金已不翼而飞。借助一些科技手段,犯罪链条在延长,犯罪手段多样化,对打击治理提出新的挑战。”
打防并举,久久为功,合力筑牢信息安全防护墙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下硬功夫、出实招,努力筑牢公民个人信息防护墙。
在制度建设方面,从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到刑法修正案(九)将上述两项罪名合并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再到“两高”公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公民信息安全的司法保护正不断完善。此外,民法总则、 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也有相关规定,相关案件的定罪量刑不断明确和细化,对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现有法律法规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它们多是末端惩处、事后追责性的规范,还需要强化源头治理的引导性规范。”中国 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表示,应通过专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范畴、监管体制以及信息占有者、公民个人的权利义务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完善信息安全保护 的顶层设计。据了解,基于形势发展需要,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计划。
在打击犯罪方面,“净 ”行动持续深入。1月22日,公安部召开“净 2018”专项行动总结暨“净 2019”专项行动部署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继续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突出 络违法犯罪。
在日常监管方面,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比如在为群众提供办证、办事服务时,要求务必核实关键信息,从源头遏制被冒用等信息安全隐患。金融系统还采取异常提醒、紧急止付等举措,保护群众免受损失。
强化企业责任也是守护公民信息安全的关键。人们参与经济活动,常常需要注册账 、填写表格,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违规采集与服务内容无关的信息,或者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强迫消费者开放更多信息功能权限,否则无法享受服务。“企业不履行安全保护责任,过度采集乃至滥用、倒卖信息,会对群众利益造成严重威胁。”中央 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明确禁止上述违规操作,并且做到“谁采集、谁负责”,要求信息采集必须事先获得用户知情和同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