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更专业:大疆Osmo 2与智云Smooth 4深度体验

智云Smooth 4上市开卖也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其价格和品牌原因,不少朋友将这款机器与大疆Osmo 2列入比较。作为都是定价千元以下的手机三轴稳定器,大疆Osmo 2与智云Smooth 4有共同点也有很大差异:智云Smooth 4,799元;大疆osmo 2,899元,价格相近,大部分硬件参数相近(如今数码产品看参数的真的不多了),除此之外各不相同。这次我们就站在用户的使用体验角度入手,看看哪一款适合你:

开箱就不多说了,收纳箱、充电线、说明书标配三大件,不过智云Smooth 4有标配同款颜色的三脚架,质感做工都还不错,三脚架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多种延时、固定镜头的视频和照片、还可以独立双手,和摄影领域标配的独脚架/三脚架作用一致,智云Smooth 4标配三脚架算很良心。

另外不实测的就是稳定性,在使用这么久时间里,没有发现两款手机存在稳定性能不行的情况,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稳定器大部分稳定性都有保障,所以稳定性来看大家不用担心。不过,与稳定性直接关系的承重来看,两者还是有差异的,小编是iPhone 6s,实际重量143g,都能完美胜任(官方数据:智云Smooth 4最大承重210g,大疆Osmo 2最大承重202g,),如果有人是iPhone 8P(202g)这样的手机,可能大疆Osmo 2会略有吃力,毕竟还有手机膜和手机壳的重量。其次,在横臂跟随的时候,两者的顺滑度也有差异,小编觉得大疆Osmo 2的跟随相比较一代osmo有点滞涩,智云Smooth 4跟随与前代的Smooth 3大同小异,所以跟随手感来看偏向于智云家的产品。

云台外型上看,智云Smooth 4相对来说比大疆Osmo 2整体体积更大,手柄较长,重量也重一些,不过两者采用了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同为塑料手感处理上明显不同:大疆Osmo 2是类似于磨砂的质感,不过感觉外壳材质比较薄,按键与外壳指甲敲击会觉得内部很空,颜色是类灰色,官方也没说明具体的颜色品类,手柄的缝隙处理体现不了大疆的工艺要求;

智云Smooth 4手感顺滑,独特的暗夜黑并不是纯黑色,是带有黑色斑纹,也提供部分摩擦力,可见工艺和设计有花心思,有评测机构说这是做出了佳能单反相机的质感,手柄缝隙处理相对合理,整体厚实一些,至于哪一款更符合你的使用习惯就得自己亲自试试了。

操控上来看,大疆Osmo 2按键不多,分为摇杆、模式/电源、录制/拍照三个按键,侧面是变焦滑竿和充电口,可以说是定位入门级稳定器,按键少相对来说学习成本就不高,不过相比较一代的Osmo产品,也阉割了好用的后置扳机按键,毕竟899的二代和1899的一代成本摆在这。整体来看,没有很大亮点,但也足够使用,家族式造型,中规中矩。

乍一看智云Smooth 4会觉得怎么操控界面这么复杂,仔细查阅产品并结合Smooth 4的定位,作为一款主打手机摄影功能的专业稳定器,智云Smooth 4提出“一键拍电影”的产品理念,所以将各种功能做成可一键调出的按键:菜单/返回、信息参数、变焦/跟焦、拍照、录制、全锁定和航向跟随模式快捷键,指间拨盘可调出相册,调整前后置摄像头,开启灯光,调整曝光,还有跟焦/变焦的滚轮、外形整体可以说很专业,对于专业摄影的同学来说,上手确实会快不少。实际体验来看,按键反馈清脆灵敏,可是毕竟尺寸较大,最上方按键在单手持的时候大拇指不容易够着,还有一些细节的设计,提供了待机卡扣,横臂折叠待机,展开后秒速连接蓝牙,收纳出行都很实用,这个功能很贴心。变焦滚轮据说是借鉴了智云云鹤2的成功之道,移植到了手机三轴稳定器上,阻尼感和顺滑度都还不错,整体看起来还是蛮有逼格的。

软件来看,大疆发展较早,无人机具备的许多经验可以借鉴,苹果端使用软件优化不错,该有的功能也具备,全景拍照,移动延时基本够用,实际使用中需要点按手机屏幕按键来控制部分操作,一手云台,一手触控,功能亮点来看软件通用性不错,作为入门级稳定器能满足大部分人需求,值得一说的是大疆软件对安卓客户端的支持还有优化,官 没有给出具体支持的安卓机型,比较模糊,小编的华为手机部分功能使用体验欠佳。

智云软件与之前的版本有些许不同,分为常规模式和专业模式,智云Smooth 4默认进入专业模式,这个和小编用的Smooth Q常规模式有完全的区别(常规模式功能与大疆差不多),云台按键基本可控制专业模式内的所有功能选项,同时也支持手动触控,小编在外拍使用中基本一手云台即可,功能层面加入了“希区柯克”,也可以说是推拉变焦,这是常用于电影的拍摄镜头手法(不清楚的小白可以度娘看看),还有手动模式满足更专业摄影玩家需求,想不到的功能也加入其中,另外被用户好评的“疯狗模式”可以瞬间全锁定电机,最大化跟随速率,这个功能主要用于转场和快速扑捉动态事物,实际来看还是蛮有趣味的。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安卓客户端的体验也有待提高。

既然说到这里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为什么稳定器厂商的安卓和iOS客户端差异如此之大,其实不仅仅稳定器,其他类型软件也面临这个困惑,安卓是开源的生态系统,各品牌可自定义修改开放的代码和加入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一千个厂商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苹果是封闭系统,统一,死规定,所有厂商得按照苹果系统来定制,一千款苹果手机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最终结果就是需要大量的适配安卓手机,无限次的修改bug,在开发阶段大部分厂商会优先上架和优化苹果客户端,这就是一个适配的问题;另外功能缺失来看,苹果无可厚非系统稳定优化体验更加,同样的录像变焦,基于算法的不同,苹果手机也能做到比大部分安卓手机清晰,另外各手机厂商对第三方软件开放的权限也有不同,比如支不支持4K录制,可不可以蓝牙控制手机原生相机,也有差异,云台APP算是深度控制手机的类型,面临的权限和困难也多不少,所以整体苹果客户端体验都会比安卓好很多,这么说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其实说到最后,有必要来讲讲两款稳定器的整体定位问题,先说大疆,大疆Osmo 一代,也是一款入门级稳定器,但是功能层面还不完善,待机只有4-5小时、可拆卸电池和专用数据线都不算很好的通用性,在一年多之后发布现在的Osmo 2,功能层面与行业内的其他品牌稳定器看齐,整体优势其实没有一代明显。市场反馈来看Osmo 2口碑相比较一代产品是有所下降的(小编的Osmo 2购入一周出现一次明显问题,售后咨询麻烦到捉急),所以来看这款Osmo 2,定位依旧是入门级别稳定器,因为控制了成本,打入了竞争市场。

智云Smooth 4算是稳定器行业里的另类,外形独树一帜,之前小编使用过Smooth Q,确实方便,这款稳定器在某宝还是销量榜首,不过有一点就是软件层面还有待提高,客户端有新功能,但是体验还需要再优化,稳扎稳打才能更好进步。至于智云Smooth 4,不难看出所有的设置和外形都指向专业手机摄影,用句Smooth 4用户的话来说就是:“入门稳定器很多,专业创新的就这么一款,而且还是入门的价格,性价比很夯实!”。显然定位与大疆osmo系列有明显不同,智云品牌对于手机稳定器布局的深谋远虑,可见一斑。

最后产品体验和建议来看:智云Smooth 4可以支持更多创作,并且官方也表示未来会有更多功能开放,更新速度来看并不担心,按键的方便真的很好用;大疆osmo 2趋于保守,第二代才跟上早起很多品牌的功能,但是产品更新慢也带来了系统稳定优势。两者好比f4的24-70和24-105镜头,一个搞定了画质牺牲了焦段,一个搞定了焦段牺牲了画质,孰轻孰重就看自己了。小编是倾创新派,不是保守派,文章里将两款稳定器的功能都说的很具体,但明显智云胜在创新和细节,面对市场有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思路,势必引领一波跟风潮;大疆赢在稳定和通用性,保证了基本的功能,让你明白稳定器就是做辅助用的,简单入门即可,同时作为生态一块,也确实觉得大疆在无人机发力迅猛,稳定器创新略带乏意,真的喜欢哪款就看自己的需求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4月5日
下一篇 2018年4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