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家手机中几乎必备的一款 交软件,而其中添加好友,留下微信的形式也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新兴的 交礼仪。但是把添加微信好友设置为一门课程,还把“1001个好友”作为考核标准,还真的算件新鲜事。
不少 友都觉得
“这是侵犯学生的私人 交”
“加那么多好友不说话,也是无效 交”
“简直是培养微商”
微信好友1001人才算及格
校方称锻炼学生新媒体运营能力
这门《 会化媒体运营》的课程中,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加微信好友,并以新增好友人数为平时成绩,微信好友加到1001算及格,加到1667个才算满分。
此事在 上引起热议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陈海峰回应称:
这门课的性质、它的特点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安排加微信好友这样一项任务,其实是属于锻炼学生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具体来讲就是用户管理粉丝运营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是符合我们的教学要求的。
也有学生认为
比起课本上知识
在校学习也应注重实践
有时候一些课程或课间作业看似无厘头
背后也有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校方:微信加好友只占总分的10-15分
络传播信息有一定误差
对于 传这门课程站总成绩的30%一事
陈海峰表示:
上传播的信息存在一定误差,该课程的成绩由平时和期末考核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成绩占比70%。根据课程特点,任课教师确定课程平时30%的成绩,由课堂表现及出勤,小组主题汇 展示 交媒体运营三部分构成,微信加好友也只是 交媒体运营中的一项,微信加好友只是三项成绩中的一项,而且分值还没有并没有完全确定,大约就是占总分的10分到15分之间。
教育专家:课程体现创新教育与时俱进
但也应当权衡利弊再去完成
祁姗姗认为,这种创新作业的方式在大学里面应该鼓励,而非打压:“我觉得它体现了创新教育,老师能够与时俱进,我觉得这种出题方式真的是应该鼓励而不是打压。”
也有教育专家认为,盲目加好友只为完成课程成绩可能会造成自身 交圈子混乱、隐私信息暴露等问题,应权衡好利弊再去完成。
无独有偶,同样是布置作业
西安一中学教师布置的“唐诗地图”作业
这几天也火了
让传统文化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存在
“画一张杜甫的人生地图,他一生去了哪些地方,在哪些地方都留下了怎样的诗作。”近日,西安第八十三中学的语文老师刘丽萍,因布置作业让学生们绘制“唐诗地图”而在 上走红,引起很多 友的热捧和点赞。
刘丽萍指导学生绘制的“杜甫人生经历图”。
刘丽萍说,她曾两次让学生绘制“唐诗地图”,上次是在2017年,共绘制过杜甫、王维等诗人的诗歌地图。绘制地图算是学生的一项作业,但不会打分,希望用这种开放式、启蒙式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存在。
此前,刘丽萍还布置过“写项羽的日记”等开放式作业,学生对这类作业的兴趣较高。“当学生通过我的课堂真正学到东西,我自己才有成就感。”
刘丽萍给学生上课,讨论绘制“唐诗地图”作业。
什么是“唐诗地图”?
刘丽萍:我们做的“唐诗地图”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这次在 上引起大家关注的,即“一个诗人在不同地点写的诗”;
另外一类是我让往届学生做过的,“一个地点不同诗人写的诗”。
愿学生借“唐诗地图”走近诗人
希望以“唐诗地图”达到什么效果?
刘丽萍:想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杜甫,去了解他每一个人生阶段的不同主题,进而在读每一首诗歌的时候,他都会去想这首诗歌到底属于杜甫哪个时期,它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学习时更加有方向性和目标性,也提升了学生对于诗歌解读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让学生觉得学习诗歌更有兴趣,不要觉得害怕。希望他们学会知人论世,把诗人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诗人走得更近一些,把诗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看,不要觉得他是个诗圣就觉得离你很遥远。
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作业是否难度很大?
刘丽萍:其实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我上课给他们讲了一下杜甫人生经历的四个阶段,以这种方式来降低难度,如果我没有提供一个脉络就让他们贸然去画就太难了,可能需要阅读一个诗人一生的传记,才能梳理出一个脉络来。
从开放式作业看到学生有趣之处
还设计过其他什么有趣的作业吗?
刘丽萍:之前《离骚》里边有一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讲到用荷叶和荷花做衣服。于是我当天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画一个屈原的形象图,他们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荷叶怎么做衣服、荷花怎么做裙子。
之前我还给学生们布置过一个作业是写项羽日记,鸿门宴里面项羽把刘邦放走,文章里项羽只说了几句话,但刘邦以及其他人物的描写比较多。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鸿门宴这一天,项羽晚上在写日记,他会写一些什么呢。
这次在 上走红,你感觉如何?
新民晚 (ID:xmwb1929)综合自中国之声、新京 、澎湃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