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律援助你用了吗?

7月25日《法制日 》头版选取了中山的“互联 +公共法律服务”探索作为样本,让广大读者从中领略“互联 +公共法律服务”的多重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随着我国“互联 +”改革创新的推进,多地司法行政机关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互联 +”的深度融合,频出便民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了生动展现司法行政机关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这些举措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

中山的“互联 +公共法律服务”,

请广大读者从中领略

“互联 +公共法律服务”的多重魅力。

速来围观啦!

很多人觉得办公证是件麻烦事,

其实不然,

现在办理公证可方便了!

今年暑假,广东省中山市的张先生给孩子 了一个境外游学班,为的是让孩子走出国门增长见识。

班容易,后续的准备工作却让张先生有些着急。作为监护人,张先生要替孩子办理出国所需的各种公证书,但是他所在的公司对请休假非常严格,张先生一直苦于抽不出时间到公证处办理公证。

提交申请3天后,张先生接到通知,可以领取公证书了。

7月18日,拿着公证书的张先生连连感叹:“信息化真是好,办个公证都能这么方便,省时又省心。”

其实,在中山市,

不仅办理公证省时省心,

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

种种法律服务均是如此。

借着“互联 +”的风口之势,

中山市的公共法律服务 络,

已经如互联 一般,就在群众身边。

正如中山市司法局局长赵小冰所说,近年来,中山市司法局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络平台、12348热线平台建设,着力推行“互联 +公共法律服务”,完善集热线、 站、微博、微信为一体的“12348广东法 ”,面优化了覆盖城乡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上法律援助遇事找法更方便

?

?

“我爸爸在工地工作时受伤住院,他没签合同,没买 保,也没有工作服、工牌。现在已经用了3万多元医疗费,工程发包方之前垫付了一部分医药费,但现在拒绝承担后续医疗费用,我们该怎么办啊?”前不久,家住中山市黄圃镇的小李拨通了中山市法律援助处热线电话“88363148”。

了解小李的情况后,热线电话工作人员建议小李上 申请法律援助。让小李没想到的是,在他申请当天,中山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援助律师就联系了他。

方便、快捷,小李的经历背后,正是中山市推出的法律援助“点援制”的实施。

2014年7月,中山市借助互联 ,在广东省率先推出法律援助“点援制”。中山市法律援助处主任许发双介绍,“点援制”将原来的“派人接案”转变为受援人“选人办案”,形成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援助联络 。“点援制”的推出,让法援申请人选择自己满意的律师,有效提高了市民的参与度,服务效果良好。

目前,中山市司法局设置了10台点援机,有400多名法律援助律师可供市民选择,70%以上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均由受援人通过点援平台自主选择律师。

在实践中,中山还同步实施“案件当日受理、领导当日审批、业务当日指派、律师当日介入”的法律援助制度,最大限度方便市民获得援助。

“互联 +公证”让市民最多跑一次

像之前提到的张先生

用手机办理公证的情况,

在中山市已成常态。

据中山市司法局公律司鉴科科长谭彦清介绍,除了在线公证申请,今年6月,中山市公证处还引入了“公证云”平台。这一平台具有电子数据公证保管功能,市民只要注册为用户,便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录音、拍照、 页截取等并上传到平台,系统会自动、实时将数据加密存储于公证机构服务器中,从而为当事人在解决各种纠纷时提供即时、有效的证据保存服务。

小手环实现 区矫正“智慧监管”

当前,

中山市每名 区矫正服刑人员

都戴着外形酷似电子手表的“电子手环”,

不管走到哪里,

他们的位置信息和活动轨迹

会实时反馈到监管部门。

“目前全市在册 区服刑人员1200多名,人员总量较多,光靠人防是防不住的,只有靠技防、靠信息化,才能确保在监管问题上不出纰漏。”中山市司法局副局长何务生说。

今年初,为进一步扩大定位监管覆盖面,中山市司法局以公开招标的形式,一次性采购3年 区矫正电子手环定位监控项目,成为广东省首个由市财政支持,对全市在册 区服刑人员实现电子手环定位的地级市。

据介绍,“电子手环”通过GPS和移动定位基站系统,发出定位信 ,实时对佩戴者进行监控。管理者可以通过广东省 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配套大数据分析软件和矫正管理人员手机App软件,可随时掌握监管对象的实时活动轨迹,进行24小时精准监控,对其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处理。

“电子手环”还设置电子围栏和越界警 功能,佩戴者只要超过设定好的管辖范围,“电子手环”就会 警,在警示佩戴者的同时,还会在系统及管理者的手机App上发出预警信 ,并在电子地图上也会自动显示越界时间及地点,实现监管工作向“八小时外”延伸。

“以前要了解 矫服刑人员动向,主要靠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一个司法所要把辖区内所有 矫服刑人员巡查一遍,要大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有了‘电子手环’,可远程监控每个人的实时动向,十分方便。”中山市 矫安帮科科长梁惠添说,就是这个小小的“电子手环”,解决了多年来 区矫正工作的实时监管难题。

– END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6月21日
下一篇 2018年6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