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先生
大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文/林洸耀
[司马南按]
这篇悼文值得一读。
罗马纳先生的品德为人值得怀念,他在中非关系中所做的工作更是不应该被遗忘,“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马纳先生对得起这个亲切的称呼,中国人民对他心存一份感激。
菲律宾一度与中国关系极为紧张,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用今天的话说菲律宾有“乌克兰倾向”,幸而杜特尔特力挽狂澜,罗马纳先生作为一个辅佐者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大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至少不要帮倒忙,不要添乱,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先生,在这方面要特别警惕了,如果伯恩斯先生瞪着大眼珠子一味宣泄仇恨,损害的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秦刚
刚刚继任,不知道该怎么做,伯恩斯先生可以向罗马纳先生学习,同行秦刚先生的一些行为轨迹,伯恩斯先生可以嗅嗅。
林洸耀先生
一一一一
悼念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先生
菲律宾驻华大使一职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职位。但 在 2016 年, 由于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而导致 关系恶化, 这一职务成了外交事务中没有人愿意接受的最困 难、 最棘手、 最具挑战的工作。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总统在 2016 年 6 月上任后致力于 重启双边关系, 但需要找到一个不仅仅能胜任, 而且值得信 赖的特使来完成他的心愿。 虽然有一些资深的职业外交官、 在职或退休的政治家, 但没有人愿意接任。
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先生
当时两国关系已经跌至 1975 年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并 且由于杜特尔特的上一任总统阿基诺三世在 2013 年 1 月对 中国提出了关于南海的仲裁诉讼, 双边关系处于深度冻结状 态。 位于荷兰海牙的仲裁法院于 2016 年 7 月作出了有利于 菲律宾的裁决, 这进一步激化了两国矛盾, 中国坚决拒绝接 受这一裁决。 在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下, 两位前驻华大使都面临着巨 大压力, 并被迫因病缩短了任期。
同年 8 月, 拉莫斯与老朋友、 中国前副外长傅莹, 在香 港主持了旨在消除分歧的二轨对话, 罗马纳作为拉莫斯的中 国顾问参加会谈。
罗马纳上任后以一贯的包容和温和的处事态度, 帮助了 杜特尔特, 并得到两国外交部及其他政府机构和他的北京大 使馆工作人员的支持, 将双边关系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就此 重新修复。
当我得知罗马纳于 4 月 18 日在他位于 黄山的隔离酒店房间里去世时, 我感到震惊和悲伤。
( 官方 尚未公布死因, 但据信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 当时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这是罗马纳在我们 一次闲聊中回忆时说到的。那时我们两个繁忙的老头子、 老 朋友因为隔离, 有了充裕的时间诉说心声。
两周的隔离, 他 在宽敞的两层大使官邸中多次与我交谈。 罗马纳是我从 1994 年起就认识的一位密友, 由于厦门 爆发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 当我们一起从厦门回到北京后,
被告知需要隔离。 我问他我是否可以在官邸隔离。 他当即接 受了我的请求, 我非常感动。 如他拒绝我的请求, 我完全能 理解, 不然, 我将不得不独自在北京远离家人的郊区, 一个 人幽闭在酒店房间里。 现在回想起来, 这次隔离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 让我 更好、 更近、 更深入地了解罗马纳先生。
他告诉我, 6 月下 届政府接任后, 他计划于 9 月退休, 并有可能担任外交部的 中国事务顾问。
他的夫人南希非常贤淑, 不幸的是 2015 年 12 月, 南希 中风卧床, 不省人事, 原本他一直希望退休后能回家照顾夫 人。 此前, 罗马纳在是否接受大使任命的问题上因为家室犹 豫不决, 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命, 他提出一个条件, 可以让 他多回国看望夫人。
他竭尽所能安排好夫人的看护, 由小儿 子克里斯托弗与三个护理人员全天候悉心照料。 2018 年 1 1 月, 我和爱人馨心造访了罗马纳在大马尼拉 区的家。 在那里, 我们目睹了动人的一幕: 南希安静地躺在 床上, 穿着干净整洁, 一双大眼睛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当我 们走近床边, 曾经那么熟悉的她, 却没有丝毫反应, 罗马纳 俯下身,轻轻地抚摸着南希的额头,在她耳边轻声细语地说: “Ben 和太太来看您了。”
罗马纳是一位忠诚的丈夫, 遵守他“无论疾病还是健康 都不离不弃”的结婚誓言。他们在北京相识,并于 1981 年 7
4 月 25 日结婚。 夫人是比他小五岁的菲律宾华人, 婚后育有 两子, 大儿子现在在上海工作。 他的夫人卧床六年, 昂贵的医疗费、 护理费几乎耗尽了 他的养老金, 但他毫无怨言, 想尽各种办法, 希望夫人可以 醒来。
罗马纳的突然逝去, 不仅是对他的家人和朋友的沉重打 击, 也是菲律宾和中国的重大损失。 大使馆从 4 月 19 日起 为他降半旗致哀。 他的遗体于 4 月 27 日 由菲空军专机运回 马尼拉, 菲外长与同仁接机, 给予最高军事礼遇。
其实, 74 岁的罗马纳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今年 2 月 9 日, 他在北京一家主要为外国人服务的医院做了右眼的白内 障手术。 他的长子诺曼从上海飞往北京照顾他, 并一起庆祝 为期一周的农历新年假期。
医生建议他在手术后不要坐飞机, 但当职责需 要时。 他于 2 月 25 日飞往马尼拉进行磋商, 并在最后一刻 推迟了 3 月 24 日前往北京的行程计划, 以准备参加外长洛钦和王毅在黄山的会晤。
在罗马纳于 4 月 2 日抵达安徽后, 我俩通过中国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保持着联系, 并约好在 4 月 25 日他的三周隔离 期结束后到我们的新家欢聚。
我最后一次见到罗马纳是在去年的 1 月 15 日, 当时一 小群朋友在北京大使馆附近的一家日本餐厅为他庆祝生日。
这已经是每年的一个惯例, 明年此时只有怀念。 给其他国家的启示 罗马纳的现实主义遗产是在不损害菲律宾国家利益的 前提下, 采取精巧而更微妙的办法处理争端和分歧, 这或许 可以给那些与中国关系面临紧张的国家带来启示。
杜 特 尔 特 在 2020 年 授 予 罗 马 纳 最 高 大 使 奖 — — Dakilang Kamanong 级别的 Gawad Mabini 奖。 外长洛钦说, 罗马纳是“菲律宾外交部门的宝贵财富”。
4 月 15 日, 罗马纳在回顾他五年的外交工作时说: “如 果有一件事让我感到自豪, 那就是为菲中两国人民之间建立 求同存异的良好关系, 为构建地区稳定繁荣、 发展合作的桥 梁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交不是为了服务人民和促进国家的利 益, 还能为了什么呢?”
他对中国、 中国的语言、 文化和历史都不陌生。 除了在 马萨诸塞州的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 位的一年外,他从 1971 年起就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直到 2010 年退休。
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正直的人, 因此赢得了中国人和 许多驻北京大使同僚的尊重。 悼念之声不绝于耳, 中国外交 部发言人汪文斌称他为 ” 我们的老朋友, 也是好朋友”。
中 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向罗马纳致敬, 因为他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并将”他生命中最好的部分 用于帮助世界和菲律宾了解和理解中国”。
正如中国人所说的 ” 活到老, 学到老”, 尽管罗马纳已 经对中国了如指掌, 但他依然保持倾听并从中学习。
他谦虚并尊重他人, 这或许来自四十多年在华生活的熏 陶, 或许是天性使然。 他理解中国, 但不一定完全同意中国 的观点。 他
从未失去冷静, 也没有居高临下地对他所在国的 官员进行说教。 他的笑容和笑声很吸引人。 他耐心、 专业, 凡事都不往 心里去。
他是菲律宾绅士的缩影——真诚、 正派和善良。处在十字路口 距离总统选举还有几周时间, 菲律宾正处在一个十字路 口——双边关系是否可以在未来 6 年内不断向好?
在 2017 年 1 月的一次演讲中, 罗马纳说, 非洲有一句 老话: ” 两头大象打架时, 被踩死的是下面的草”, 菲律宾或 许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这是暗示, 马尼拉倒向华盛顿或北京 任何一边而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子都不是明智之举。 就像没有敌人的罗马纳一样, 菲律宾应该是所有人的朋 友, 而不是任何人的敌人。
无论谁接替罗马纳, 希望都可以延续他的外交风格, 但情况不一定如此。 对中国的洞察和理解是正确分析、 解释并 制定政策和战略的前提条件。 用打掼蛋作比喻, 罗马纳留给下届政府和他的继任者一副必胜的牌。
接下来怎么出牌?
如何打好这副牌?
如果事与 愿违, 他还能安息吗?
(林洸耀现为新加坡海峡时 常驻北京的全球事务特派 员。 就职路透 27 年期间, 林洸耀曾担任过路透 北京、 台北分 长。 英文版于 4 月 23 日和 24 日分两部分发表在《马尼拉时 》 上。 此文由林子琪、 赵嵩松翻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