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宣称学编程可获高考加分;业内人士称老师水平难以保证
少儿编程似乎轻易地超过了马术、高尔夫、击剑、冰球等“高雅贵族运动”,站在了课外活动鄙视链的顶端。
一些家长对于编程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对于孩子逻辑能力的空前重视,加之教育考试政策的指挥棒已有往此处挥舞的迹象,这个被称为“基础教育最后金矿”的赛道从去年开始受到热捧。
其中一个现象便是,红杉、经纬、软银、华创、真格、紫辉等一线风投均有所动作。而近期也不断传来少儿编程创业公司的融资喜讯。显然,资本已经先行一步,在少儿编程赛道上疯狂播种,押注这个市场大小尚不明确的新赛道。而根据可搜索的公开信息,目前此行业创业公司总数已超过200家。
培训机构抛出各种噱头
什么是少儿编程?
据业内人士介绍,少儿编程指3岁至18岁的青少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编程语言,基于可视化图形编程工具和基础编程语言构建在线编程学习平台和开源硬件平台,让孩子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代码编程和机器人编程培养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通过学习编程来串联各个学科。
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 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人工智能进学校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给少儿编程市场带来切实的政策利好。
而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他们更看中的是,少儿编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孩子学了编程后可以参加信息学竞赛,如果得了前三名,就不用参加高考,保证上清华、北大或其他985高校;
2022年以后将变成我国中小学必修的课程。编程不仅能作为孩子的一门技能,以后小升初、初升高都可以加分;
……
实际上, 上有大量培训机构宣称,目前的少儿亟须“编程教育提前”,理由是以前条件不够,导致很多人的编程才能被埋没,但现在电脑普及了,从少儿时代开始学编程,可以让更多“小比尔·盖茨”涌现。
在一些培训机构的介绍文章中,编程被塑造成一种“通向未来”的语言,因为“乔布斯11岁开始编程,成了一代传奇;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市场门槛低收费价格高
到了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此外,在《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更是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并且以100%纸笔闭卷测试的方式纳入高中阶段的考查。
相关政策出台,加之培训机构类似承诺性的语言,着实刺激了不少家长的神经。
随着少儿编程课程的火爆,培训价格也水涨船高。
“该机构在寒暑假还有一项收费更多的出国研学营,时间是8天至15天。根据国家的不同,收费在3万元至6万元。”李琰说,就算是相对基础的课程,线上和线下培训价格也不低。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年价格都在13000元至20000元左右,“其实我们也是下手晚了,要是去年 课程, 名费会少很多。今年几乎所有的课程价格都翻倍了”。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智能机器人、编程日益受欢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学编程老师、机器人课程师资紧缺,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相关老师,有意开展课程却“有心无力”。智能机器人教育大多是以课外活动和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模式开展,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智能机器人的活动或竞赛,但作为课程引入教学中的少之又少。
“这一行业其实门槛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单做机器人教育的‘小作坊’就有3800多家。”广州海客智能机器人课程创始人李铿坦言,最简便的小作坊,只需要到 上买一套课程解码,找几个老师租一套房子,摆几个机器人,就可以营业。目前,市场对机器人教育了解不多,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被忽悠的不在少数。
师资不足缺乏行业标准
在采访中,据业内人士介绍,现有机构大多采取“借鉴国外体系+自主研发”相配合的课程设计,而自主研发大多依照创始团队的个人经验,课程的合理性并未得到大量实践验证。加上优质师资非常匮乏,而且行业没有统一标准、老师水平很难保证,导致行业鱼龙混杂。
“从政策上看,少儿编程已经取得了政策制定方的一些关注,并在部分省市开展了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但对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来说,依然不了解编程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如何量化教育成果、进行验收。”曾鹏轩说,教育市场普遍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但同时是一个“慢”领域——需要静下心来反复打磨教研。而少儿编程教育,其不仅追求少儿对“编程工具”的使用掌握,更在于通过编程联系,帮助少儿掌握更好的学习策略与逻辑思考能力,“但在市场过热的情况下,不懂教育只懂生意的从业者也会进来。这种浮躁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针对不少机构提出的“3至18岁的孩子都可以学习少儿编程”,曾鹏轩认为还是要回到少儿编程到底在学什么这个问题上来。
“编程确实有不少产品、课程适合低龄儿童,但如果希望孩子真正掌握编程语言,即便是scratch这样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也需要孩子具备较成熟的逻辑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起点是6岁至7岁。”曾鹏轩说,会编程的工程师不会教孩子,懂孩子会教育的人又不懂编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少儿编程领域的老师资源非常紧缺,能力也参差不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认为,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孩子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是教育商业化的弊端”。当择校、学区等教育资源划分等情况出现时,优质资源往往把入门门槛提得很高,给孩子和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也就促进了教育商业化的产生,也就必然会出现各种超前教育现象。
“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攀比和焦虑的心理,宣传来机构学习后,将来幼升小、小升初就会有优势,比如可以上名校等,其实这都是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朱巍说,尽管目前法律还未对超前教育作出规范,但在针对培训机构的宣传方式上,广告法已有明确规定。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商业教育领域的违法广告,在所有违反广告法的案例中所占比例最高。”朱巍说,教育不应当是一个产业,如果未成年人的教育让商业机构过多介入,必然会造成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久而久之,一种不正常的教育氛围就会出现。(赵丽)
图片|视觉中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