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悉科技闫凯锋:中国的Palantir,做安防市场背后神秘的最强大脑

打通计算机视觉与数据分析的疆界——进军安防市场的全悉科技在迅猛且稳健的步伐里前行,做摄像头背后的大脑。不过,安防市场再大,也没大过CEO闫凯锋在行为识别领域的理想。

全悉科技做的事和硅谷的神秘数据公司Palantir很像,这个领域的团队谁也摸不透谁,就像前方的路,也不是一眼望穿,不过还是要以打造行为识别的生态为目标一直向前。

址|www.xtecher.com

随着深度学习的强盛,人工智能时代已然降临。在天 工程与雪亮工程等一系列部署之下,安防技术正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蓬勃发展。

大学时期已对计算机视觉着迷的闫凯锋,毕业六年之后瞄准时机重回老战场。此时的他,也已拥有大数据的加持,两条腿走路或许更加稳健。

从智能安防领域起步,他创立的全悉科技刚刚完成与港股上市企业伟俊集团的战略重组,并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这一标志性的事件,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全速前进的新生代,未来能否成为行为识别生态的缔造者?

图像召唤技术之魂

全悉科技的创始人兼CEO闫凯锋,选择自动化作专业,是源于对图像研究的兴趣。

“在当年计算机专业炙手可热的时候,我选择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原因,是不愿意停留于计算机程序,想要挖掘更深层的和图像、分析有关的东西。”

他回忆,那个时候的人脸识别算法没有加入深度学习,也没有海量数据支撑,要靠自己的理解去提取特征点。但做视觉的思路,至今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且一直在指引他和他事业的方向。

2010年闫凯锋毕业之后进入大唐集团,负责集团内部的专家系统,主攻数据挖掘。工作经验让他对图像以外的数据分析算法也颇有心得。

“我们当时是专门做一些DCS数据分析,根据分析出来的参数,去判断集团的某些设备有可能在什么时间点发生故障,为集团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工作五年后,正当人工智能兴起,闫凯锋对大学时期钻研的视觉领域又有了新的期待——计算机视觉和数据分析,都因为深度学习的出现焕然一新,而这两者的结合或许能够帮助他开启另一方天地。

说到创业,父母是商人的闫凯锋不避讳自己从小受到的熏陶以及日益成熟的商业眼光,但他更加看重自己在研发上的才华和努力。

多年央企经历为他积攒了不少资源,不过比起人脉的建立和维护,他也依然偏爱技术的纯粹。“没有想过做科学家,只想做出一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的东西,这会给我带来成就感。至于顺便赚钱,顺便成立企业,顺便将企业做强,技术之外的一切都是顺便。”

2015年,第一次创业的闫凯锋主攻用于无人机飞控的双目视觉,为具备研发核心技术的无人机公司提供相关原配件。

一年后,他发现聚焦在双目视觉领域的无人机市场很难施展拳脚,“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还不成熟。很多做机器人的公司也在初创阶段,我们接单后收钱这个过程很困难。”随后,公司的业务从无人机的双目视觉拓展到整个农业无人机的制造上。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公司的主业务也不再偏向分析技术。由于产品利润过低、业态并不理想,2016年10月,闫凯锋选择退出这家公司的运营,希望选择一个新的方向再度出发。

向智能安防进发

2016年年底全悉科技成立,闫凯锋以进军智能安防领域开启第二次创业的征程,公司产品定位于安全大脑,将视觉和数据分析两个领域无缝对接,致力于为 会治安提供视频结构化技术与完整的服务。

而与智能安防市场的渊源,是一部美剧。

《疑犯追踪》前后四季条分缕析地展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作用。这部剧闫凯锋看了很多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似乎就在里面。

“将视频数据、文本数据、以及语音数据相结合,得出生动的人物画像——包含特征数据、行为动态、 会关系等等,分析犯罪概率或危险性。”

除了描绘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剧中也探讨了人工智能哲学。学生时代对物理颇有兴趣的闫凯锋,认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善于以物理模型模拟现实 会,并由此窥测自然定律中的哲学思想。“物理学研究的是事物运行的根本原理,这个 会的规律大概也差不多。”

不过,要进入安防市场,背后的支撑自然不止美剧。

从自身来看,大学时代的人脸识别研究,从业和创业的数据挖掘经验,给了闫凯锋相关的技术积累和对视觉应用领域及场景的深刻理解。

事实上,基础识别、特征识别和行为识别,其实是图像识别(视觉)领域的三个阶段。以某辆车为例,基础识别是识别车牌,以人为例,就是识别人脸;特征识别是识别车的颜色、车型、品牌、系列、年份等,如果人的话,就是识别人的发型、配饰、胡须、衣服颜色、长短袖等;而行为识别是识别车辆的超车、急刹、极速启动等,人的话,主要识别人的注视、疾走、奔跑、交谈、争吵等行为特征。

近年来创业者们始进军图像识别领域。而大多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还局限于基础识别,特征识别也还没有如今海量的数据。

闫凯锋想做的,就是在图像识别大数据之上进行特征识别和深度分析,将行为特征做成向量,以向量作为特征池系统化地处理海量数据,进而分析某个人的未来行为趋势。

“它不止可以用在安防上,人的行为本身就没有边界,而分析可以应用的领域也太多了,我觉得我要花一辈子来做这件事。”

研发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全悉科技的技术带头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元老级干将,曾担任启明星辰技术负责人。擅长算法的闫凯锋与这位善于把算法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带头人正好形成优势互补。技术团队选择人脸识别作为研发的首个切入点;紧随其后的则是结合视频、语音以及文本数据的分析系统;另外,亦有表情识别与动作识别的相关算法。

研发之外,拥有一支肯打硬仗的商务团队至关重要。商务带头人曾为华为服务多年,拥有完整的商务拓展体系和经验。另一位负责人曾经在公检法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中担任要职,熟悉刑侦、技侦流程。

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经验丰富的团队,为其减少试错成本。而团队背后,也有创始人深远的布局。

从2G安防市场低调起步

国家政策向好,市场机遇期已到。天 工程、雪亮工程分别着眼城镇和农村,都是目前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项目,覆盖全国。“仅在南昌市内,天 工程设置的监控资源已超过35,000个,多分布在交通要道、治安卡口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

“雪亮工程2016年年底启动,公安部给50个地级市下了个命令,要求 2018年年底50个试点的市必须完成。一个地级市在十三五期间投入大概5亿左右,中国有300多个地级市,市场规模可观。”

闫凯锋认为,无论数据识别还是数据分析,技术门槛并不太高。自2010年深度学习取得重大突破至今,仅过去了七年时间,因此这一领域尚处于人才稀缺状态。在国家战略的影响之下,不难预见未来激烈的竞争。只有在三到五年内奠定基础,竞争来临的时候才能不惧挑战。

截至目前,全悉科技已经为五个地级市的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配备了视觉系统。预计到明年年底,营业额将达到5~6亿。全速奔跑是年轻企业冲向未来最有活力的节奏。

竞争力来自于差异化路径选择。

全悉科技的竞争力重心落在结构化之后的分析这一环节。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领域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企业深耕图像处理,将非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而全悉科技是在结构化数据生成之后的分析算法上越走越深。”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均是摄像头的重要供应商位。然而智能安防远非只靠摄像头, 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分析软件、平台软件等等都必不可少。全悉科技主攻图像识别和分析算法,为公共安全治理提供视频的结构化数据、数据处理技术、预测手段以及风险评估方法。

全悉科技加速产品布局。2017年8月,命名为“安全大脑”的产品模型落地,并已经进驻地方的安防系统进行测试,预计年底测试完毕。

“安全大脑”是一种协助维护安防、提高破案率的辅助系统。它根据安防记录的大量数据快速进行特征识别,筛选出最具犯罪特征的人群,缩小警务人员的排查范围,对重点对象进行行为分析,识别和排查出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进而提高破案率、降低犯罪指数。目前“安全大脑”已经应用于部分人工智能安防系统。

“到明年年底将与20家左右的核心企业展开合作。 而合作的领域除了聚焦雪亮工程所关注的公检法司系统外,全悉科技也将向其他领域发力,如银行以及政府的政务、智慧城市 等。”

比起靠后现代感十足的炫技赚足眼球,全悉科技选择从2G的安防市场低调起步。这条路并没有流光溢彩的外表,但似乎更加稳健。

就像美国的Palantir

全悉科技的道路已开始从安防市场渐渐向各行领域渗透。2G到2B的战略之路也已经开启。

服务对象不限于政府,B端企业的合作正在慢慢增加。比如,为平安银行提供柜员行为监督系统。对闫凯锋来说,应用场景的拓展不单单意味着公司更广阔的前景,也让他在行为识别与行为分析领域的理想生根发芽。

基于视频数据的行为识别中包括动作识别一项,比如在人口流动性大的公共场合,识别聚众、徘徊或滞留、突然奔跑、倒地等行为异常情况,协助维护公共治安。

全悉科技的“洞鉴”系列产品也对此项功能有所涉猎。不过,行为识别不只是动作识别,目前的探索也只是冰山一角。

在闫凯锋眼里,行为识别是能做一辈子的事。这里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个体或是群体,观察目标包括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动作与动作目的,也包括周围环境。

比起静态图像,行为识别关注的是更宏大也更活跃的时间轴,即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不能只分析某一项数据,也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领域。医疗、教育等关乎民生的行业,或许在未来会一一涉足。

事实上,行为识别和行为分析的应用领域不止局限在安防,而金融、医疗等领域也会是未来的大战场。面对市场机遇期,诸多上市企业都想涉足,寻找优质的收购项目是一条捷径。

2017年10月,“全悉科技”被港股上市公司伟俊集团以1亿港元并购。并购完成后全悉科技将成为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我们还是想更全身心的投入研发产品,有了上市公司的行业背书,未来的市场会更大,机遇更多,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整个 会。”

除了行业间的横向扩展,主战场在国内的全悉科技也已将海外市场的开拓列入发展计划。相比海外企业,坐拥得天独厚的数据资源是国内团队的优势。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企业Palantir Technologies是一间非常神秘的数据公司,客户包括NSA、CIA和FBI等官方组织,业务包括为遭受恐怖袭击威胁的美国寻找可疑人员等等。

闫凯锋说,全悉科技做的事和Palantir Technologies很像,这个领域的团队谁也摸不透谁,就像前方的路,也不是一眼望穿,不过要以打造行为识别的生态为目标一直向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17年10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