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市场的水越来越浑浊。
日前,有媒体发现百度上线了一款名为“听筒”的 交应用,该应用已经在华为应用市场、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安卓系应用商店内公测,iOS版本暂未推出。
众所周知,中国的“ 交之王”是腾讯,腾讯坐拥中国最大的两款 交应用微信和QQ,腾讯2019年Q2季度财 显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33亿,即使刨去海外用户,微信在中国的月活账户数也近10亿左右,微信是真正的“国民应用”。
微信已经如此强大,在中国做 交还有戏吗?想必这是大多数人的疑问。最近几年, 交行业非常低调,每段时间都会有不知名的小 交产品推出,但这些产品并未获得外界的关注。
交行业的新闻都集中在了2019年,从马桶MT、聊天宝、多闪同一天推出开始, 交行业的新闻就络绎不绝,搜狐的狐友、新浪微博的绿洲,再到阿里巴巴的real如我,再到如今百度的听筒。巨头们都在前赴后继去往 交赛道,难道 交行业的机会又来了吗?或者说它们认为已经能够冲破微信的“天空”了?微信还能坐稳“ 交之王”的宝座吗?
1.一半巨头搞 交
交是互联 行业最底层部分,它就像地基一样,我们在互联 上的任何行为,几乎都离不开 交,要么发生在熟人之间,要么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若没有 交进行连接和嵌入,互联 就会断层。
从商业角度考量, 交能够自下而上衍生出游戏、电商、广告等盈利模式,而游戏、电商、广告要想自上而下进入 交行业,几无可能。阿里巴巴此前在 交行业的数次挑战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钉钉的推出,2019年8月,阿里钉钉宣布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钉钉的崛起让阿里巴巴摘掉了“无 交”的帽子。
钉钉的成功,要归功于它的错位竞争,传统 交玩法都是从C端进入,而从C端入手,必然迈不过微信和QQ这两道坎,钉钉却是以B端为中心不断扩散,在B端方面,微信是滞后的,钉钉在2014年就已推出,企业微信直到2016年4月才推出,整整比钉钉晚了一年多,也让钉钉率先占了坑。
当然,企业服务方面的竞争还未结束,钉钉和企业微信还有的打,只是钉钉已经成长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郭静的互联 圈梳理了中国 交行业2019年的时间线:
1月15日,字节跳动、云歌人工智能、快如科技分别推出多闪、马桶MT、聊天宝三款 交产品,云歌人工智能、快如科技和背后分别是前快播创始人王欣、锤子手机创办人罗永浩,再加上最近几年名声最火的互联 公司字节跳动,这次声量很大。
5月20日,字节跳动上线新的 交产品“飞聊”,上线不足两天时间,飞聊就登顶App Store 交免费榜第一名。
5月21日,京东金融上线了校园 交产品“兔肚”,该App在8月29日更名为梨喔喔,被媒体关注后逐渐为外界所知。
6月4日,YY上线 交产品“追吖”。
6月9日,搜狐上线 交产品“狐友”,张朝阳亲自站台,柳岩也亲自来捧场。
6月14日,陌陌上线 交产品“瞧瞧”。
7月15日,映客发布公告称,将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陌生人 交软件积目。
7月22日,快手上线 交产品“欢脱”,不过这款产品很快就被隐藏了,快手将“欢脱”上的用户导到了其3月20日推出的 交产品“喜翻”上。
8月2日, 易云音乐正式将 交战略整合成云村 区对外发布,不到一周后, 易云音乐便宣布注册用户数突破8亿人。
9月2日,新浪微博上线 交产品“绿洲”,不到一天时间,绿洲就登顶App Store 交免费榜第一名。
9月22日,YY再度上线 交产品“寻你交友”。
9月24日,阿里重启来往项目,推出校园 交产品“Real如我”,Real如我采用邀请注册制,需要邀请码才可以注册。
10月22日,爱奇艺上线 交打卡应用“JUE”。
10月25日,曾经因“偷菜”而风靡一时的人人 重回 交,人人App重新在App Store上架,人人App介绍称,从2005年至今,有10亿注册用户,百亿动态和照片。
10月25日,新浪再次在App Store上线了一款3D时尚 交新产品——ADA 区。
11月5日,即刻收购匿名 交应用“一罐”。
再到最近百度上线的听筒,中国互联 排名前十的巨头公司中,除腾讯外,竟然有6家公司都在今年涉足了 交领域,这在以往非常罕见。巨头做 交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们竟然一同瞄准了 交领域,其所释放的信 不得不让人遐想无限。
2.腾讯也没“消停”
尽管坐拥中国的“ 交之王”宝座,微信的月活用户数甚至超过了99% App的注册用户数,但并不代表腾讯没有危机和创新意识。
互联 行业的变化太快,谁也没办法预测几年后会发生什么。2015年,美拍、秒拍、小咖秀占据短视频行业的头部位置,众人皆以为短视频行业“格局已定”,但如今短视频已经是抖音、快手的天下,美拍、秒拍与前者的差距日渐变大。
2015年,中国电商行业的头三甲是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谁知道突然杀出来个拼多多,拼多多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赴美上市,按照目前的势头,依然看不到它“刹车”的迹象。
正如吴春波、田涛写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样,若没有危机意识在,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公司。
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就需要跑的比别人更快,更会创新。腾讯在QQ尚处于顶峰之际推出了全新的 交应用微信,这才有了“移动互联 船票”的故事。
交行业不存在一劳永逸。
7月8日,腾讯上线了一款 交应用“企鹅同行”。
7月15日,腾讯又上线了一款视频 交软件“猫呼”,这款应用直到最近才被媒体爆料出来。应用宝的数据显示,猫呼目前的下载量为3308次,七麦数据预估,猫呼最近3个月内在App Store中的累计下载量约为35541次。从下载量来看,猫呼的表现并不好,但从侧面也反映出,腾讯面对外部的围剿,也不是无动于衷。
9月10日,腾讯上海团队上线了一款音乐短视频 交应用“响风”。
据36氪 道,腾讯内部还在秘密测试一款“记录认真生活的你”,以及另外一款“高品质脱单”的恋爱交友App。 交是腾讯的根,腾讯也不希望在这里“翻船”,因此,它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 交产品进行尝试。
3. 听筒的亮点和困境
听筒并非百度首次进军 交领域,PC时代百度贴吧就是非常知名的 交产品,到了移动互联 时代,百度贴吧也长期位于App Store 交免费榜的前十名。
早在2015年,百度就推出了图片 交应用百度图片App,这款App后来更名为短视频应用榴莲,2017年6月1日榴莲App宣布下线。
2017年,百度推出了一款百度校园粉丝的线上交流应用正鲸说,不过,这款App也处于长期未更新状态,上次更新还是2018年3月16日,距今超过1年半时间。
2018年4月,百度还上线过一款基于圈子的 交应用——友话,这款应用也已经关停。
数次折戟并未打退百度在 交市场的决心,直到这次“听筒”上线。据郭静的互联 圈观察,听筒应用还未火,就已经有多位产品经理上去“潜水”,可见产品经理们都很勤奋。
在微博、阿里巴巴、快手等公司轮番上 交之后,后来的听筒又有哪些亮点和困境呢?亮点方面:
1)与微信割裂。听筒App的内容并未与微信、QQ、微博打通,不支持将 区的内容分享到其他 交平台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与微信产生冲突,用户产生的的内容不会受到微信的掣肘。
2)目前“校园 交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自从人人 沦落后,校园 交的市场空间逐渐萎缩,行业也产生了“校园 交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说法,中国每年在校生都有几千万人,但垂直领域的 交应用并不存在。听筒有机会做出自己的特色。
3)支持LBS 交。基于百度地图,用户可在地图内查看附近的人,这在 交应用中并不稀奇,不过,如今支持这个功能的 交应用越来越少,听筒能靠这个优势做成也说不定。
4)没有广告以及复杂功能。无论是微信还是QQ,随着用户量的增多,他们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整体显得很臃肿,而听筒目前并没有广告,UI风格也很简洁。有许多用户需要在微信之外展示出真实的自我。
困境方面:
2)影响力和知名度。移动应用,特别是 交应用,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的话,很难产生“病毒式”爆发效应,如果用户增长过缓,最初拉过来的用户又会慢慢流失。
3)留存率。就目前来看,尽管听筒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推广,但仍然有一些用户进来,很明显这些用户是抱着试试看、好奇的心态进来的,若听筒没有东西能留住他们,听筒会很快被用户长按卸载。
谁都想打破当前的 交局面,因此,在功能和领域的选择上,他们都不愿意直接和微信对抗,可问题在于,垂直 交的规模本就不大,在这个规模不大的盘子里,要想做到极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的天花板就是微信,而与微信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4.微信地位依旧,挑战者落寞
微信不仅是中国的“ 交之王”,同时它还是“杀时间”最多的应用。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即时通讯应用在中国 民的使用率中占比高达96.5%,远远高于其他互联 应用,微信很大程度上就扮演了即时通讯的角色。
多闪、马桶MT、聊天宝等应用虽然在某些功能上比微信做的更好,用户体验更佳,但微信拥有中国最大的 交关系链,任何 交应用都无法替代这条复杂的关系链,关系链没换,微信就无法被替代。
因此,尽管挑战者们声势浩大,但微信的地位依旧,而挑战者们却逐渐落寞。用户对一款应用的热情和好奇心消失后,就会悄然离开,很少有东西能让用户长期留存。 交应用的核心就是人,没有足够的人在,跟谁去 交呢?人去了哪里呢?人都在微信上。
微信越来越臃肿,可我们始终无法离开,我们也曾希望看到有挑战者能脱颖而出,奈何,始终没跳出微信的圈子。终究原因在于,巨头旗下的产品太多。以百度为例,百度云计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应用就有78款,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旗下的应用有74款,百度旗下的App近200款。
腾讯公司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开发者账户的App多达129款,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mpany Limited开发者账户下的App有32款。
巨头们的产品太多、产品线太广, 交属于创新业务线,能做成最好,做不成对巨头的影响也不大。它们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也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心思,自然追不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