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在床上VS一生在路上

(一)

杨大明和朱晓明是大学同学,他们一个宿舍,而且还是上下铺的兄弟。要说这种关系只要不是两个人谁心理变态,那么铁定就是顶好的哥们。为啥,不为啥,这就是缘分。刚开始接触大家都生疏,处时间长了这帮混小子自己都嫌弃端着累,自然也就袜子裤头满天飞,抠脚大汉猥琐大叔也都开始浮出水面。

杨大明和朱晓明在入驻宿舍一个月后结成好兄弟,就差没歃血为盟了。两个人是杠杠的好基友,你今天给他买个饭,明天他蹭你一顿饭,这都不是个事儿。这一对好基友想着要在一起度过大学三四年的时光,也非常珍惜彼此,可是时间一长,就发现不是这么个事儿了。

朱晓明是个没心的人,至少在杨大明看来是这样的。他把一切事的成功和失败都看的非常理所当然,而且很少听到他抱怨。当杨大明还为是 围棋 还是 街舞 向高中好友询问意见的时候,朱晓明已经自己尝试了两个 团,觉得不好玩退了出来了。

杨大明有时候挺羡慕朱晓明这“没心”的特异功能的,可是换成他自己,他可真的会觉得一个穷人交五十块钱 团费,进去了玩了一个星期没兴趣再退出来就是个超级二逼。

杨大明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从来没有这样说,他也明白这都是成年人了,那是人家的自由。

而事实上,杨大明认为朱晓明是个没心货,是错误的。

在朱晓明眼里,杨大明就是个被家庭宠坏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基本就没自己做主过一件大事,比如小时候杨大明想做航模,他妈扯着他去学了围棋,说航模那玩意儿费事儿又费钱更没啥用;上初中杨大明想跟自己的小伙伴们上一个学校,他爹说兔崽子都玩了七八年了上初中还是给你找关系上个好学校吧,于是他说自己初中刚开始特别孤苦伶仃;到高中填专业的时候,杨大明喜欢没事儿写个小诗啥的想 文科,但是他做教师的姑姑说,上文科没前途,上理科对男孩来说最靠谱,两句话就说服了;到了大学选专业和学校……好吧,杨大明直接没说自己有想法,他看自己的小舅上学了计算机,出来碰到了好时机,做游戏开发工资比爸妈加起来还多两倍,所以他觉得自己选计算机就没人反对了,结果大家真的就赞同了他一次。

对于杨大明,他经常感觉到叹息,但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是做不成那种听话孩子。

(二)

时光一年年飞逝。朱晓明还是非常自我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的家庭条件也不好,不过在想干的事情上他从不吝啬花钱。杨大明还记得大二的时候朱晓明追一个女生,可以说是能用的资源都用了。努力了大概一个多月,最后花的弹尽粮绝,人姑娘死活不答应,朱晓明只好放弃,但是也跟没事儿人似得,该干嘛干嘛。杨大明问他,怎么这样?他也只是笑着反问杨大明:不然还能怎么样?

在大学,大一大二是无忧无虑的年华,最大的事儿不过也就是挂科。大三开始,好像每一个大学生开始想得多了,开始想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有些也开始去考一些看起来俗不可耐的资格证, 团里活跃的大三学生少了,活跃在图书馆里的人多了。就好像有一部分人开始突然明白,自己这大学,如果还不开始学习,那可真就是白来一趟。

杨大明和朱晓明他们早在大二的时候,关系已经不如大一的时候好。这中间有很多原因说不清楚,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矛盾,可能是在接触的时候,越来越发现彼此不是一种人。但在外人看来,这还是那一对勾肩搭背的好哥们。

在杨大明看来,朱晓明的前两年和自己差不多,都是学习没什么计划,做事没什么目的;一样的情窦初开,觉得追女人比追求真理更重要。如今到了大三,说句文艺点的那叫繁华尽,梦醒从头来。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朱晓明居然不吭声的就开始挣钱了,给几个 站做维护,虽然用不了什么太专业的知识但是也让杨大明颇为惊讶。杨大明刚开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朱晓明这不是不务正业的嘛,人家别人都开始学习了,他怎么又跑去挣钱了, 站维护要是做一辈子那可真的浪费这个上大学的机会。

杨大明觉得不管自己现在还是不是朱晓明的兄弟,但再怎么说还是舍友,就劝了他两句。可是朱晓明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没有对他的行为作出任何解释,连客套都没有,就淡淡的说了一句:你别操心,我没事儿。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儿,杨大明的心开始不平衡,他觉得朱晓明听不听自己的话是一回事儿,听不听他都不在乎,但是连解释都省了,是不是太不在乎自己这个朋友了?或者是曾经朋友现在的舍友?

两个人没吵架,朱晓明还在原地,杨大明已经自动离他三尺。

毕业的那一天不快不慢,公公平平的降临到每一位学霸或者渣滓身边,但大家的收获,是不是人人都一样那就不得而知了。杨大明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和让老师夸赞的毕业论文;朱晓明还是吊儿郎当的混,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听说最近跟手机软件杠上了,正在做一个在杨大明看来无聊到令人发指的小游戏。

毕业各奔东西,日后相见,你是不是还是曾经的你?

(三)

毕业后一年,杨大明在家人的劝导下,决定放弃自己本来就看不上的工作,考研。

朱晓明用半年时间开发了两个超级无聊甚至有点恶搞的手机游戏,收入靠玩家充钱,每月多了三千,少了一千都没有。

毕业后五年,杨大明从硕士毕业,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职位不错,收入不错。

朱晓明申请了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拉了一帮人,捣鼓手机游戏。拉人的时候还想过要找杨大明,后来听说他在读研,就和没他联系。

毕业后十年,杨大明的职位一路上升,工作加倍努力,有房有车,有妻有娃。

朱晓明光棍一条,还在捣鼓手机游戏,不过听说还做成了一些,收入相较之前多了两三倍。

毕业后二十年,杨大明开始成为公司高层,同时在攻读博士学位。读博失败之后,他感觉到自己可能在公司的位置,这辈子只能是这个样子了。

朱晓明的公司终于稳定了一些,但是依然不出名,娶了妻子、买了房子、生了孩子、有了车子前后不足五年。

毕业后三十年,杨大明开始安排退休生活,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如果弄不出成绩就不要犯错误,尽量避开年轻人的锋芒,做个中庸的领导,等着过几年公司安排退休。

朱晓明,把公司卖了,因为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太顺利,妻子运气不好,死于癌症。儿子在国外读高中,他不想继续做游戏,他开始想去玩跑酷、去旅游。

毕业后四十年,杨大明和普通的老大爷一样,去下棋,遛鸟,偶尔和儿子媳妇一起去国外逛一圈,他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普普通通幸幸福福。

朱晓明,找了一家专业的训练机构,开始锻炼身体,重新出发。

毕业后五十年,杨大明和老伴相濡以沫,儿子和媳妇越来越忙。杨大明中风进过一次医院,老伴在公园遛狗的时候被绳子绊倒摔成骨折。照顾他们的都是医院的护工,儿子因为是工作的升职敏感期,不得不只打电话,而且从不说要回来。

朱晓明去了欧洲,他之前只去过美国两次,还是因为公司交易。他在欧洲写了一部游记,在中国自费出版,并寄了一本给已经在美国发展的儿子,图文并茂,虽然没多少人看但自己看的挺爽。

毕业后六十年,杨大明和朱晓明双双死亡。杨大明是因为再一次中风,朱晓明是因为在一次去日本的旅游中交通事故。

一个人死在了床上,一个人死在了路上。

后来人们说,其实,杨大明一生都在床上,朱晓明一生都在路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