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意图和价值
意图:规定项目结束前的活动,减少活动的遗漏。
价值:收集项目过程资产,总结项目经验、改进建议等,体现项目的价值。
1.2 适用范围
1.3 名词术语
正常结项:指项目按预定计划结束。
异常结项:由于该项目不再符合组织的最大利益,执行项目中止。
如有些项目因不适应市场而被中途淘汰,有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大大因偏离计划(如进度延误、费用超支)而被取消。
2 过程定义
结项过程是在项目开发工作结束后,对项目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清算;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等。结项管理与立项管理前后呼应,使得项目管理过程“有始有终”。
2.1 角色与职责
角 色 |
职 责 |
高层领导 |
1) 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如:评估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质量、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的市场价值、项目对企业的贡献等 2) 高层领导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指示结项 3) 负责《结项申请书》、《项目结项 告》的审阅和批准 |
项目经理 |
1) 撰写《结项申请书》申请结项 2) 撰写《结项总结 告》 3) 主持召开项目结项会议,总结该项目经验教训 4) 收集汇总项目可用资产,交由项目配置管理员提交。 |
项目核心成员 |
1) 参与该项目各个技术环节的人员代表,参与结项会议讨论 |
市场人员 |
1) 参与结项会议的客户相关问题讨论 |
财务人员 |
1) 对项目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清算 |
CM |
1) 负责将《结项申请书》、《结项总结 告》、《项目结项会议纪要》纳入项目级的配置管理 2) 结项申请通过后,确认对该项目所有相关数据已纳入配置管理库 |
PPQA |
1) 负责对结项过程进行审计 |
EPG |
1) 接收项目可用资产,进行统计分析后更新组织过程资产库。 |
2.2 入口准则
对于那些按照计划执行的项目而言,当项目已经开发完成时,可以进入结项流程。
对于那些不再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项目而言,如果机构领导明确指示结束项目,可以进入结项流程。
3 过程活动
结项
3.1 结项申请
在预定的项目计划时间内,项目经理撰写《结项申请书》、《项目总结 告》,并递交给高层领导。《结项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
l 项目介绍
l 计划与实际情况对比
l 主要工作成果
l 专利与版权情况
l 申请结项的理由
l 项目自我评价等。
3.2 高层经理审批
高层领导审阅《结项总结 告》、《结项申请书》。如果该申请书符合规章制度和企业利益,那么批准进入“结项评审”阶段,转向结项评审,否则转向结项撤销。
3.3 结项会议
结项申请审批通过后,项目经理召开项目结项会议,项目结项会议内容包括:项目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等内容。
1) 项目综合评估
结项评审相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l 项目完成情况
l 项目质量
l 投入产出分析
l 项目的市场价值
l 项目对机构的贡献
2) 总结经验教训
结项评审相关人员和项目成员们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在机构内共享,使集体受益。
结项会议相关人员根据项目结项会议修订《项目总结 告》并撰写《项目结项会议纪要》,填写结项最终意见,并交付领导审批;领导签署最终意见。
3.4 提交组织资产
1) 把工作产品、项目的度量数据、文档化的经验和改进的过程提交给组织级过程资产库。
2) CM人员依据《项目总结 告》把可供其他项目参考或复用的项目资产(如:工作产品、项目的度量数据、文档化的经验和改进的过程等)移交给EPG。
3) EPG把项目移交的资产确认后再交由CM人员纳入组织级的过程资产库中(更新组织过程资产、组织度量库、经验教训库、最佳实践和样例、风险列表库、产品和过程检查单等)。
4 输出
1) 《结项申请书》
2) 《项目总结 告》
3) 《结项会议纪要》
5 出口准则
《结项会议纪要》已经撰写完毕,组织领导签注最终意见。
6 过程度量
№ |
度量点 |
执行人 |
度量时机|频率 |
存储位置 |
M-1 |
度量结项过程的工作量 |
项目经理 |
每周 |
《项目周 》 |
7 裁剪说明
裁剪对象 |
类型(过程活动或工作产品) |
裁减要素(增加、删除、修改) |
裁减条件 |
不可裁剪 |
|||
8 相关指南
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