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案例:
“互联 +”让”快乐读书吧”大放光彩
【产生想法】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体现了由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生阅读空间的编排理念,是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的重要载体。作为新教材的新版块和新体例,”快乐读书吧”如何在内容和效益上得到更好的提升呢? “互联 +”环境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师生在导学和、共学、拓展学习阶段,都可以利用”互联 +”的资源,既可以构建新型的交流模式和自主阅读策略,又可以优化阅读方法和评估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挑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可行性分析】
我市教育局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进 “互联 +教育”战略部署实施,丰富教育教学数字资源,整合和采购了一批电子资源,如市图书馆电子资源、百度智慧课堂等。数字资源丰富,将百度2亿资源按照学段、学科、年级、教材、版本、章节、知识点绑定的方式进行了重新梳理。市图书馆电子资源有CNKI知 、维普中文期刊、维普论文检测系统、畅想之星电子书、方正书库、工具书馆等海量的数字资源,而且市教育局和市图书馆资源平台已经做了账 打通,东莞图书馆电子资源系统操作如下:
我市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直接使用账 登录慧教育统一认证平台https://hui.dgjy.net跳转后使用:
跳转到图书馆资源系统即可使用相关资源。
也可以进行个人资源沉淀,云端存储。
在如此海量的图书资源和便捷的操作系统支持下,为我们一线教师进行”互联 +”的快乐读书吧课程项目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技术帮助。
低年级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方式以亲子阅读为主,本案例讨论的对象为有一定自主阅读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
【设计方案】
借助”互联 +”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我们设想:教师在学前将整个项目内容以自学的形式”翻”到课前,让学生在互联 平台上完成课前预习,自主进行阅读书目的确定,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自学;随后老师登陆平台,收集学情后进行二次备课,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精读书目,做到”以学定教”,这样,课堂上,老师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精读书目进行阅读交流。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各种平台的师生答疑和学习论坛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产生数据,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课后通过各平台展示活动过程和优秀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成果。
【行动实施】
1、 学前
1. 项目规划
教师首先在学前进行整个”快乐读书吧”的项目规划,从学情进行出发、思考、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进而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 +”资源。
教师确定整个项目规划后,第一步:课前,学生通过在平台自主预习等;第二步:教师登录平台,收集学情,整理数据,进行备课;第三步:学生实践,提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解答,并上活动过程照片、视频等;第四步,教师收集学情、整理数据,课上及时反馈。
教师电脑登录 页注册: http://bysxzx.com/#/ ,已完成注册的可直接登录。利用平台中【项目活动】发布每一课程活动的任务,第一步课前,学生登录平台观看课件或者微课,完成简单的回答题;第二步,收集学情。老师登录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步,二次备课。老师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重点解决学生的难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根据学情确定好阅读主题后,添加阅读指导类骤:点击申 —我的校园——我的阅读指导类型⊕,即可选择添加4种指导类型(添加阅读指导类型之后,才可以发布书单)
利用”书箱校园”平台进行阅读任务的发布。可根据主题进行书单的分类和筛选。发布书单步骤:点击测评—阅读任务—新建书单。
SHAPE * MERGEFORMAT
2.自主选材
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阅读任务和主题,在平台上领取阅读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和书单,进行线上选材阅读。
3.微课自学
老师在课前利用”微课笔”软件制作关于学生选材的微课,并发布在本班微信群上,学生通过微信群边观看微课边预习,加深了学生对所选主题的了解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关于自己所选主题的相关微课发布在本班微信群上,交流共享。
二、学中
1.课上导学
教师收集学情、整理数据,通过阅读指导课与阅读分享课等班级读书交流会课上进行阅读导学。
2. 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可以进行纸质书本阅读,也可以登录书香校园平台进行线上阅读。
3. 研讨交流
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心得等,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板电脑进行交流反馈,线上查询解疑等阅读交流活动。
三、学后
1.成果分享
验成果分享与被欣赏的快乐与成功感,同时对同伴的作品进行欣赏。
2.多元评价
互联 +”背景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做好课前引导,注重个体差异,要善于整合阅读内容,让评价多元化。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问卷星、投票测评等方式进行个人、小组、班级等多元评价,达到自我激励和互相激励的目的。
3.拓展延伸
“互联 +”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设计更要突出有效性,需要的 络资源也更丰富。学生在课程项目结束后,阅读并不停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海量的 络资源中继续相关阅读主题的阅读活动。
【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互联 +”平台的使用,”快乐读书吧”这个课程项目得到了有效地实施,学生阅读兴趣高、阅读活动丰富灵活、交流跨时间空间限制、展示平台多样,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是 络环境下推广阅读活动的新方式。同时,利用互联 +的快乐读书吧课程项目的实施,还提高了教师课程资源制作、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素养。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本探究在实际运用中操作性强,推广性强,实施简单而高效。
【总结反思】
《快乐读书吧》不同于识字课、阅读课,教学目标是相对完整、明确的。《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目不是在一节课里就可以完全呈现的,是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慢慢落实的。
总之,互联 资源有效地运用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