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 我是小E~
小E为大家准备了100+Excel模板,领取直接关注公棕 【秋叶Excel】,回复【头条】!
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石墨文档、腾讯笔记、语雀,这么多优秀的笔记软件放着不用,用 Excel 来整理笔记的人,一定是一个奇葩。
刚好,我就是那个奇葩。
因为用 Excel 整理笔记,实在是太好用了,总结一下,大致有下面几个好处:
? 快速记录笔记
? 方便备注状态
? 轻松分类管理
? 高效浏览笔记
? 轻松统计数据
? 一键合并文档
是不是非常好奇,一个小小的 Excel,为何竟然有如此的魔力!(请假装你们很好奇,感谢!)
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如何用 Excel 实现上面的功能?(都说:想。感谢!)
盛情难却啊,好!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用 Excel 整理笔记时,那些奇妙的、舒适的体验。
Excel 整理笔记的过程:
快速记录笔记
直接在单元格里打字,就是记笔记。
笔记记录下来,最怕「收藏吃灰」,所以在记录笔记的时候,我通常会做下面两个动作。
? 用问题来描述
信息的标题,用问题来描述,这样可以快速的将信息转换成目标导向,避免无意义的堆积收藏。
? 内容总结提炼
收集过来的文章太长,阅读起来太耗费时间,也会容易放弃。
信息收集入库的时候,尽可能花点时间总结提炼核心的结论。
后续复盘整理的时候,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这样,既可以提高笔记回看的效率,把笔记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又会有干货满满的感觉。
方便备注状态
在笔记旁边单元格,可以直接备注「完成」「放弃」「进行中」等不同的状态。
结合 Excel 的条件格式,给不同状态的笔记自动添加上颜色,状态管理一目了然。
现在我已经建立了一个习惯,凡是标记绿色的笔记,统统视而不见。
轻松管理分类
去年在笔记软件里,用标签管理状态,结果标签越写越多,状态越管越乱,最终放弃印象笔记。
但是在 Excel 中,管理笔记的分类,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在旁边单元格里,使用 Excel 的【数据验证】功能,添加一个下拉列表,分类管理,就是点击选择这么简单。
不过,在做分类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尝试对信息进行分类。
因为这会增加收集的成本,打击到我们的动力。
整理了上千条的笔记之后,我总结了 3 条分类整理的心得,请你收下。
? 收集过百再分类
内容收集太少,分类会陷入选择困难症。
收集量>100 的时候,集中时间把所有的信息,从头到尾看一遍,如何分类,自然就有想法了。
? MECE 分类法则
分类时尽可能做到 MEC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避免在分类的时候,因为要放在 A 类,还是放在 B 类或 C 类,产生选择困难,增加分类的成本。
? 区分难度层级
可以根据记忆点、理解点的多少,给每个笔记划分不同的难度,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信息难度太大导致拖延,从而使文章不能得到重复利用。
1.小学:记忆点少,无理解点;
2.初中:记忆点中等,有理解点;
3.高中:记忆点多,理解思路复杂。
高效浏览笔记
之前放弃印象笔记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只支持 2 层文件夹。
后来选择了有道云笔记,文件夹层级不限,结果子文件夹越来越多,笔记打开率越来越低,最终有道云笔记沦为了「收藏夹的墓场」。
在 Excel 当中,所有的笔记都在一张表格里,一行一行往下写。
1.通过颜色,可以看到笔记的状态是否完成。
2.在「分类」列里,排序或者筛选,都可以轻松聚焦阅读内容。
轻松统计数据
每个笔记都有对应的分类标记,所以使用 Excel 的透视表功能,可以轻松的统计出每个分类的笔记数量。
有了数据的统计,哪些笔记是你擅长的,写的最多的?哪些笔记写的少,需要继续努力精进?
再加上一个条形图,统计得清清楚楚。
一键合并文档
笔记整理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分享和输出。
借助 Excel 的 VBA 开发能力,简单写一些代码,就可以一键将表格里的笔记,快速地合并导出成 Markdown 文档;
然后在语雀中整理成系列文档,你的第 1 份电子书就轻松做好了。
这个《Excel 小问小答》的电子书,已经成为了我展现实力的首选作品。
突破「收藏吃灰」的关键,就是要输出和分享。运用秋叶老师「一鸭多吃」的理念,还可以拓展出更多输出的方式:
? 微课课件一个小时为单位,1 个 Excel 知识点讲 5 分钟,12 个知识点就可以撑起一节微课。
? 技巧视频3 个知识点,文案 300 字,1 分钟左右的视频,适合在短视频平台分享。
? 文字文案100 字左右,结合图片,适合在朋友圈,微信发送和交流。
? 测试题对于技巧类,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点,可以输出测试题,增加传播形式。
总结一下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使用 Excel,还是用印象笔记,这些终究都是工具。
笔记整理的方法论,才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稍微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 收集阶段
使用你习惯的笔记工具,快速完成信息的收集记录。
这步的核心是,马上行动,不要分类,不要形式,排除一些可能阻碍前景的工具、方法。
? 分类整理阶段
收集整理 100 条以上的笔记,再开始尝试分类整理,你可以:
1. 通篇阅读文档,梳理分类规则;
2.在表格中快速添加分类,完成系统梳理,并输出内容统计。
随着后续信息收集的越来越多,不断迭代分类规则。
? 输出整理
为每种输出形式,设置固定的模板、框架,用模板来规范化自己的输出动作。
1.微课课件模板
2. 短文案模板
3. 视频模板
4. 文章模板
小E为大家准备了100+Excel模板,领取直接关注公棕 【秋叶Excel】,回复【头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