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移动通信 络几乎十年一个轮回,螺旋式推进。4G LTE的第一个协议版本是在2008年底,5G的第一个版本在NSA在2017年12月release,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推论:6G 3GPP的第一个版本冻结应该在2028年前后?。从现在算起距离6G还需要3-4个3GPP的大版本。我们的朝鲜半岛邻居已经在宣称要在2028年推出地球上第一个6G商用 络了。而且最近几天传播火热的一条消息是3GPP第46次PCG会议中,正式从R18开始将5G演进版本命名为5G-Advanced:
这个套路与4G何其相似,大家都知道4G一路走来是这个样的:
如今5G已经走过了R15和演进的R16,R17和R18在研究推进中,5G-Advanced是从R18开始,下一步就是5G-Advanced Pro?,也未可知。5G-Advance的增强技术目标是继续推进5G产业的繁荣,同时要尽量缩小与6G愿景之间的差距。当前来自3GPP的Release Plan如下:
更为详细的一个流程图可以看到R18大约在2023年冻结:
R16的里程碑记录列表:
R17里程碑列表:
可以看到R17的stage2研究内容涉及到了NPN增强,5G LAN增强,无人机系统,卫星集成,5G多播广播业务,MEC边缘计算, 络切片增强等课题。均在全面推进。
R18刚刚kickoff,目前列出的课题如下:
也就是说,未来的6G 络需要在 会,最终用户和 络运营商需求这三个方面提供帮助才行。
在 会目标方面,通信技术的进步预计将在应对和减轻全球各方面挑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 络需要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联合国成员国通过的SDG目标,即the United Nations(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这些目标比如环境可持续性(包括智慧城市技术)、有效提供医疗保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改善公共安全和隐私、支撑老龄化人口,管理不断扩大的城市化等方面。 络基础设施对 会需求至关重要,随着通信 络在 会各个方面的作用扩大, 络基础设施预计将变得愈发重要。因此,在考虑未来技术时,以下因素将是核心: 络安全、快速恢复能力(应对气候事件、 络攻击、设备故障、软件缺陷、人为错误等)、我们的ICT行业的端到端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数字包容性等。这些只是通信技术的进步能够帮助解决 会需求的一些例子。未来通信技术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实际影响范围和规模要大得多,这主要局限于我们应对未知潜在需求而应用这些技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市场预期方面,在我们不断迈向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产业的过程中,现有和新兴的5G技术有望提供基于极高容量、吞吐量、可靠性和非常低延迟的新型业务,从而显著扩大移动应用的范围,拓宽人机之间的通信。有机构预测未来十多年,将有数百亿台设备使用现有的 络进行连接。作为一个行业,需要为未来新技术确定一个可量化和差异化的角色,这是市场和商业需求所证明了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新技术应能够提供显著和新颖的功能,支持全新和差异化的服务,比现有技术开拓更大的市场机会。
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满足运营方面对 络升级技术的需求,从历史上看,无线标准和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无线、承载 和核心 相关技术创新上。从第一代无线蜂窝 络发展到如今的5G,这些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导致人们通信方式的根本改变,并对 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多代蜂窝技术的更迭,更多频谱带宽的部署,以及对更高服务可靠性的需求,部署、操作、监控的任务,管理 络和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简而言之,在5G演进路线和通往6G的道路上,管理复杂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目前是最重要的方面。
为确保这些技术复杂的 络和服务不会超出我们高效部署、运营、监控和管理它们的能力,需要将重点放在运营方面,例如:
第一,端到端系统自动化:为了管理日益增长的 络复杂性,减少运营开销,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无缝超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框架将允许运营商跨服务、 络和业务/策略域进行全自动化的生命周期管理。这将需要端到端的系统可见性,并依赖于完全集成的人工智能(AI)功能。
第二,端到端系统可视性:为了实现360度系统可视性,必须开发全面的端到端系统监控和数据收集能力。一个完整的框架将包括跨服务、 络和业务/政策领域的全面可视性,并具有适当的数据分辨率和粒度,确保足够快速的数据收集和响应能力。
第三,系统效率和管理: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必须确保充分考虑和解决系统效率的所有方面(除了自动化)。例如,行业面临系统效率和管理挑战的非详尽主题列表如下:
- 先进的频谱利用效率和管理功能
- 端到端能效、监控和管理能力
- 显著减少 络节点形状因素和能耗
- 全自动库存和 络拓扑检测和管理功能
- 高级设备管理功能
- 完全集成的安全管理功能
- 集成电磁场(EMF)测量和管理功能
应对上述这些例举的主题给予与无线技术、承载 和核心 发展同样的重视,并确保这些关键功能得到充分和系统的标准化、本地和横向整合,并在整体生态系统中无缝运作。
对于6G的愿景,很多业界白皮书都做了一些描述,简略就是5G 络实现设计目标即一定程度实现 会经济转型和自动化产业的根本目标之后,期待6G在其新颖性和功能方面能够满足前面所描述的各个驱动因素,在提升性能方面取得新的进步外还可以开拓新的领域(例如,在环境影响、 会效益、用户、场景、参与者、价值创造、频谱等方面),新的商业模式和潜在的新模式在今天来看仍然是未知的。我们还要求从增强可信度、安全性和弹性的方式引入6G的功能。考虑到5G的前瞻性愿景和设计,认知、自主、多址融合和基于软件的分类 络的趋势及它的嵌入式功能,6G有望打破各代技术的历史做法。6G的方法应该基于敏捷和完全灵活的系统,包括边缘的分布式智能。因此,6G将建立在5G将要引入的特性和能力的基础上,以便提供新的能力,服务和价值。如前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任何新技术都应实现卓越的功能和能力,支持全新和差异化的服务,推进数字转型,开拓更大的市场机会。在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中,考虑到效率和可承受性,6G将涉及实现无缝和无处不在的体验以及服务连续性。可持续性,包括能源效率和采用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只有通过通盘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视野和方法,包括全球标准、生态系统设计、计量和监测以及部署战略等因素,才能取得成功。除了 络基础设施之外,这种整体方法还必须涉及用户终端设计,以促进升级、可重用性、可修复性和可回收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服务/应用程序设计,以优化通过 络交换的数据量。一个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需要包括跨学科研究和创新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标准化和生态系统,对于实现如此深刻的变革,解决6G的驱动因素,包括今天无法想象和未知的驱动因素,将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已来!共同期待移动蜂窝通信 络的新的春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