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俄罗斯帮助,第五代战机,印度自己造?难得有个明白人说了大实话

深海区特约撰稿人 杨震

在国际军界,印度军工一向是作为笑柄出现的。最近,印度军工不仅被外人嘲笑,还被自己人吐槽:

印度媒体日前发表了印度陆军特种部队退役中将卡托什的署名文章。这位将军严厉批评了印度空军司令部代表关于“印度将独立制造第五代战斗机”的一系列声明。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 25日 道,这位退役将军表示,印度媒体频繁在 道中称“印度将在2030或2032年之前利用自己的技术制造最新型战斗机”,这让他感到恼火。“这些媒体最好把国防部的低效率运作归咎于其规划欠佳。请记住,印度空军此前曾反对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第五代战斗机。实际上,印度国防部有意拒绝借助外国技术完成重大项目。”卡托什写到,“真的有人相信印度会在不与外国公司合作的情况下自行研发新一代战斗机?他们为什么不与俄罗斯合作,至少先完成它,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整。”这位退役将军指出,即使印度国防部质疑俄罗斯FGFA计划(第五代战斗机联合制造计划)的性能,也不必立刻毫不犹豫地退出项目。

俄媒称,正如卡托什所说,自印度退出联合计划以来,俄罗斯已经对第五代战斗机苏-57的设计进行了数十处更改,该军事装备在投入使用之前已逐渐完善。

2019年8月,俄最新型第五代战斗机苏-57亮相莫斯科国际航展。

那么,什么是五代机?印度为何造不出五代机?

什么是五代机?

在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技术特点是采取后掠机翼,最大速度在1.3马赫左右,装备简单的雷达瞄准具,主要作战武器为航炮和大口径机枪,作战方式是追尾攻击为主的近距格斗,其代表型 为美国的F-86和苏联的米格-15。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其技术特点是采取小展弦比薄机翼以及细长机身等先进气动布局,速度超过2马赫,开始装备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机载武器由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和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空对空导弹和航炮构成,空战模式以近距格斗为主,具备一定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代表机型是苏联的米格-21和美国的F-104战斗机。

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

20世纪60年出现的变后掠翼战斗机F-111和米格-23则被苏联划为第三代战机,按照美国的标准,该两种型 属于第二代战斗机。

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

美国标准的第三代战斗机(苏联标准的第四代)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其技术特点是空战机动性大大提高,在爬升率、盘旋半径、持续转弯率、瞬时转弯率、加速度等方面比起第二代战斗机都有显著提高。边条机翼、前缘襟翼、翼身融合以及大推重比发动机是其机动性得以大幅度提高,具有下视、下射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多功能雷达以及中远程空对空导弹的配置使第三代战机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和超视距作战能力。这一代战斗机的代表有美国的F-14、F-15、F-16、F-18;苏联的米格-29、苏-27、米格-31;中国的歼-10;法国的幻影-2000和日本的F-2。

第五代喷气式战斗机:

随着F-22、歼-20和苏-57陆续登上舞台,五代机开始成为各国空中力量追求的目标。

F -22隐形战斗机

一般认为,第五代战斗机应该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具有隐身功能;

二、具有超机动动作的能力,即能够完成像“赫布斯”机动、“钩子”和“眼镜蛇”机动等超机动动作;

三、具有超视距空战的能力;

四、具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即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超音速飞行;

五、具有多目标攻击和精确打击的能力。

可以说,五代机比起四代机有质的飞跃,在制空权决定战争胜负的今天,战斗机的地位大大提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心心念念要搞第五代战斗机了。

印度为什么造不出五代机?

然而,印度想搞五代机是一回事,能否搞成又是另外一回事。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可以说,工业强国未必能够搞定航空工业,而搞定航空工业的必定是大国。

具体来说,搞定五代机需要克服在复合材料、隐身涂料、气动布局、精密制造、航空电子、雷达、火控系统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难题,而印度有没有这个家底?答案是真没有。

首先是其工业基础太过于薄弱。

仍以航空工业为例,根据印度Brahmand防务与航空航天新闻 站2011年8月4日援引印度议会一个委员会前一天 告的统计,自从1970年代以来,印度空军在事故中共损失999架飞机;加上5日坠毁的一架米格-27飞机,印度空军40年来空难损失飞机总数已经突破了1000架大关,坠机数量之多,令别国军队难以望其项背。

根据官方结论,人为失误和机械故障是事故主要原因,外加飞行员缺乏经验,如印度议会委员会2011年8月3日 告称,在发生事故的999架飞机中,39.5%的事故源于技术缺陷,39%的事故源于人为失误,1.6%源于服务差错而引起,9%由飞鸟引发,其余事故由负责飞机组装生产或维修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负责。到了2003年,居然摔了52架飞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1992-2004年间组装大修飞机33架,其中29架坠毁,这种损失比率实在是高得不同寻常。而2019年以来,印度军队至少坠机超过10架,前不久还因此损失了一架米格-29K舰载机。考虑到印度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小时,这个损失可谓惊人。然而,孱弱的航空工业基础未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也是重要原因。

其次是 会环境与现代工业文明不适应。

发展现代工业需要相对而言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印度却做得不够好——在种姓和 会阶层流动性问题上,由于印度政治制度、 会传统造成其教育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超前发展而基础教育严重滞后,且根深蒂固难以解决, 会下层沦为这一格局最大受害者而大大减少了通过公开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基础教育的缺陷使印度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基本能力,是印度工业化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可以这么说,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导致缺乏足够数量的合格工程师、技术员和产业工人,而这种困境影响了工业化进程,缺乏雄厚的工业基础导致航空工业实力薄弱,最终使得印度的五代机项目变成了空中楼阁。

印度军工未来堪忧

卡托什中将的怒火与其说是针对五代机项目,不如说是针对印度的军火工业——这是一个相当奇葩的存在,与其相比,屡屡发生事故的韩国军工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以陆军的主战装备平台坦克为例,印度的“阿琼”主战坦克从1974年到1984年花了十年才造出样车,2004年8月第一辆生产型“阿琼”坦克才交付,“怀胎”30年之久。由于印度仿制的T-72火炮工艺不过关,炸膛现象成为家常便饭。而且,驾驶员开窗驾驶时,会被转动的炮塔撞死;装填弹药时火炮必须调整到一定仰角;而当火炮处于正前方时,乘员无法上下车。

印度国产“阿琼”主战坦克

而空军的主力装备战斗机也不遑多让。LCA轻型战斗机1983年项目上马,直到2001年1月首架验证机才升空,2013年12月才初步形成战斗力。该机采用二代机的无尾复合三角翼布局,机动性无从谈起。而且,发动机、飞控系统、雷达、复合材料、空空导弹、瞄准吊舱、座舱显示等从不同国家进口,连印度人最拿手的软件领域——飞控系统源代码都是英国人写的,兼容性一团糟。

至于海军,那更是槽点辈出——造得好好的护卫舰突然侧翻,维克兰特 航母也继承了印度军工拖延的一贯特点,1999年计划就开始,2006年建造工作才正式启动,开工后屡次出现停工待料、建造技术不过关、质料把控不到位的问题,使维克兰特 的建造进程被各种延误。

维克兰特 航母。

关于印度军工的未来,实在是无法乐观——对于文化个性不顺应的产业,人们总有着一种痛苦。对精密制造业,德国人是信奉的;日本人是喜欢的;印度人则是痛苦的,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

当然,这真不是坏事。对于一个四处扩张的黩武国家来说,手里的家伙不趁手能够让它冷静一下,毕竟武力是其唯一能够听懂的语言。

(图片来自东方IC及 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