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在红河谷里欢乐嬉戏
红河——曾经,曾经是辽东崇山峻岭中一条寂寂无名的溪流;如今,因为漂流而斐声天下。
历经12年的励精图治,从无到有,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漂流景区、行业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旅游景区,辽宁抚顺红河漂流景区靠着“创新”这一法宝,开创了抚顺地区互动旅游的先河,走出了一条乡村绿色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如今,在清原,在大苏河,山,还是座山;红河,却已经不是曾经的那条河,它是给清原人带来财富的吉祥河、宝贝河。红河漂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漂”的红河漂流景区,12年来,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累计直接创造价值3亿元。犹如人须臾离不开空气,却并不觉得空气的无处不在,12年来,创新,早已经成为红河人创业的本能素质并渗透在红河漂流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红河漂流事业的日益壮大,印证了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首位的论断。回望红河漂流的发展历程,创新,仿佛是红河漂流的企业灵魂,熔铸在“红河漂流”的事业里。
红河漂流全力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聚合体
景区为农民、个体业户进行旅游服务培训
红河所在的辽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是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农业县。2004年,作为当地招商引资项目,红河峡谷漂流被寄予了太多热切期待的目光。为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运营的承诺,天寒地冻的正月里,39名农民在总经理杨德全的带领下,一改北方冬季不施工的传统,用炸药炸开冰封的河床,第一座桥抢在河水开化前建了起来。从那时起,作为一种企业与事业的性格和品德基因,创新的因子就注入了红河人的生命。
就是这些祖辈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成为红河漂流公司的最初班底和原始力量。如何将这样一群“泥腿子”打造成现代化旅游景区的从业者?红河人以山里人的智慧,创新出一系列管理招法。
游客们在红河谷拍照留念
德国游客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 大数据,是由订票系统、售票系统、检票系统、验票系统组成的。四套系统各自独立,多重验证游客人数,做 到人数透明;根据实时售票、检票、验票数量,可准确掌握各区域游客人数,做到客流透明。小数据,是指订票、旅服箱包、旅服车场、综合售票、综合箱包、起点检票、起点救生衣发放、起点安检等80多道工序实际运行数据测算,科学合理调配人力以及游客布局调整。
红河漂流党支部开展活动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红河漂流聘请专家学者研讨文化开发 创新,让曾经的“泥腿子”成为国内一流的漂流行业的“正规军”;创新,让红河漂流这个先天并不优秀的后起之秀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旅游景区。
“红河漂流免费体验啦!”2015年6月,这样一则消息引爆了微信圈。作为“北方第一漂”的红河大峡谷漂流,平常100多元的门票怎么突然就不要钱了呢?很多游客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2013年的“8·16”洪水后,用一年的时间完成灾后自救和重建的红河人意识到,“涅槃重生”不仅是硬件的重建,还有软件的升级,更需要理念的创新。“互联 +”当然成为首选。在红河人看来,“互联 +”不是简单地把信息移植到 络上,更需要运用“互联 +”的思维开展营销活动。他们通过与腾讯大辽 合作以及对微信自媒体的开发,使红河的营销如虎添翼。而那则“免费漂流”的微信,仅三天时间,点击率达到32万,微信 名四万多人,最终3.9万多人参加了漂流。此举打消了游客的的疑虑,让洪灾后的红河漂流重回到人们的心目中,成功打响了当年的市场。
如你所见,在红河漂流公司,营销从来不是孤立的一招一式的“单打独斗”,而是全系统的谋篇布局。是创新,让他们站在的漂流旅游市场的潮头。
说起营销,说起市场,总经理杨德全自豪地说,红河漂流运营12年来,他们没有一个销售员。创新打造一艘营销航母,形成营销矩阵,是红河漂流运营成功的又一法宝。
红河漂流总经理杨德全
杨德全检查景区指挥中心工作
12年来,红河漂流景区的营销工作紧紧围绕“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市场靠游客;游客靠宣传;宣传靠口碑;口碑靠产品的营销思路;坚持旅行 是重要渠道,游客是最终决策者的市场角色定位;坚持公平与诚信是对旅行 渠道营销的根本原则;坚持不断总结、广泛调研、数据导向、手段创新的营销工作方法。据此,他们独创出直客营销、旅行 服务商、景区办事处等国内景区少见的产品销售模式。
开通北京到清原专列、开通沈阳到红河直通车、启动大学生市场、独创服务商模式、启动邻省市场、承办满族风情节、试点人保增值服务卡、新设客户“目标奖”、新增儿童游漂流服务、开启家庭游新格局,通过大量游客的免费漂流体验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12年来,红河人不断创新营销手段,使红河漂流成为辽宁乃至全国闻名的著名景区,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攀升。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创新市场开发能力,提升景区市场认知度,红河景区每年都有相应的活动。自2005年以来,公司先后举办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抚顺市满族风情节、红河大峡谷音乐季、红河漂流美人季等,并邀请赵本山、宋祖英、齐秦、汪峰等众多明星,另外还有林更新、杨鸣、李晓旭、韩德军等各种影视、体育明星主动来到红河漂流,打响企业的知名度。2015年,在景区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绿文化艺术节和东北大学学术交流夏令营等活动,也为景区开拓青少年市场做了进一步的宣传与尝试。
12年间,红河漂流公司用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才有市场。
创新产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
对于地处东北山区的红河来说,漂流项目季节性强,每年仅有100天左右的漂流时间。深得“创新”之先的红河人,早已不满足每年短短三个月的漂流季门票经济,他们一直在“红河漂流”这个金字招牌下,想方设法把旅游这篇大文章做好做足。
在红河漂流掌门人杨德全看来,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相当于没有挖掘年限的金矿。对于红河漂流这样一个金矿,红河人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心血。尽管历经三次洪灾的“洗礼”,但他们不畏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按照“立足漂流项目,打造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景区”的发展思路,不断地使景区转型升级。旅行 服务区、尾点道路降高降坡、起点环路、餐馆中心、VIP楼、大峡谷四合院宾馆……一切的一切,都使这里向着综合性景区迈近。红河会议中心和演艺广场的建成以及当年夏季红河大峡谷“音乐季”的成功上演,标志着红河景区由传统的“门票经济”向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多元旅游产业经济的成功转型。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未来的的红河漂流将成为一个项目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呈现博、大、精、深的特点。博,是指多元文化集中体现、多种体验一站式实现和多种体验的博览大餐;大,是指一次性投入建设新地标的大手笔全方位全身心享受的大视野;精,是指精致,精品,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致力于打造成“高品质硬件+高素质服务+高效率管理”的旅游品牌;深,是指包含深厚的生态基础、深广的产业潜力和深远的产业影响。
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具魅力的红河漂流景区。
创新理念,践行全域旅游新理念
6月20日,在红河漂流景区尾点多功能大厅,来自景区周边的农民、农家山庄经营业主、林农产品加工户以及景区员工共500多人参加了红河公司举办的旅游经营培训。红河漂流景区邀请旅游业相关专家,为与会者介绍了“乡村旅游发展聚合体”的构成模式,以及景区运营安全和旅游经营规范、服务礼仪等,让参加培训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红河漂流景区火了,附近农民从中看到了商机,在红河漂流12.8公里漂流河道,他们把自家生产、加工的玉米、煎饼、茶叶蛋等拿到河道里卖给游客,获得不菲的收入。但由于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懂得规范、守法经营,缺少文明、礼貌待客意识,经常与游客发生龃龉。这些问题虽然不属于景区管理范畴,但是却严重影响了红河漂流的声誉,对景区的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红河漂流公司的经营者意识到,将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事业做强、做大,绝不仅仅是将景区内部管理好、建设好就可以实现的。一个地区的旅游事业发展应该由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于是,他们对旅游景区区域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改变过去单纯以地理概念划分景区与非景区的认识,变闭门经营为敞开大门,通过利益输出,将本地区的农民、种养殖业户、旅游从业者等全部纳入其中,成立了旅游协会,走上一条聚合发展旅游的新路子。 作为国内首家“旅游发展聚合体”,红河漂流景区这种凭借旅游龙头企业的独特优势,将参与本地旅游经营的农民、农家山庄、林农产品加工户、旅行 等组织起来,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聚合体”,成功实现景区迅速发展,农民快速脱贫的目标的做法,被学界总结为“红河模式”。
每天都有各地旅游大巴开进红河谷
“红河模式”作为实施旅游扶贫战略中的一种有效模式,得到了 会各界的高度肯定。辽宁 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红河漂流公司通过成立旅游协会,发挥旅游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农民、业主组织起来,构成旅游发展聚合体,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旅游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这体现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一条基础路径。
在红河漂流公司总经理杨德全看来,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聚合体”,是旅游企业发展观念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对我们旅游企业而言,景区与非景区的区分是清楚的;但是对游客而言,这条界线是模糊的。游客们更看重的应该是自己的旅游体验,而体验的效果不仅来自景区,也包括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个区域。红河漂流在做好景区内部管理、服务之外,通过成立旅游协会,将景区周边相关行业从业者、农民组织起来,以利益为纽带,以共同发展为目的,深度聚合,抱团发展,成立聚合体,这是‘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的一次具体尝试。”
全域旅游,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红河漂流公司此举,却对全域旅游这一理念有了新诠释,“红河模式”丰富发展了全域旅游的内涵和外延。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短短12年,红河漂流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业界翘楚,与其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红河漂流公司的创业历程,证明了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事业的灵魂。非创新无以创业!非创新无以创品牌! 创新,创出一条新红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