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
5月16日下午,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几乎同时宣布,将各自停止用户端打车补贴政策。至此,打得如火如荼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可谓终于落下了帷幕。帷幕之后,利益的直接影响方——消费者的反应如何?打车软件又将如何继续巩固和发展市场?深度分析,又能发现打车大战影响了什么,甚至改变了什么?这一切,仅仅只是一场巨头之间的烧钱竞争么?
没有补贴的后“打车”时代来临
在司机方的担忧下,两款打车软件官方给出的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答复颇有相似之处,即之后将主要以非现金的方式来实现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如优惠券、积分券、奖励金等形式,并且相信市场可以适应并继续发展下去。“补贴只是手段,并非该产品的目的所在,如今整个市场已经培育起来,在此时推出补贴是非常正常的选择,”滴滴打车在回应停补时机的选择疑问时这样解释。“我们在产品推广期间,发现用户真正最在意的不是补贴,而是能够方便快速地打到车,这与我们当初研发这款应用软件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快的打车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随着大量司机与乘客使用群体建立起来,整个市场已日臻成熟。
在业内人士看来,停补后的打车软件会进入“修炼内功”阶段,并逐渐转向走差异化服务的道路。中国IT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鸿表示,打车软件市场用户使用让产品发展回归理性,市场正在从发展阶段向成熟期迈进。今后如何针对用户需求、司机需求提升打车软件用户体验将至关重要。快的打车在日前针对老年人提供了免费叫车服务,于上月又推出关爱孕妇出行计划。而滴滴打车方面,据总裁张博透露,滴滴打车近期将推出可抢单硬件产品供司机安全使用。业界指出,在用现金补贴撬开一定市场后,打车软件将会深度挖掘细分用户群,并打造基于打车服务的生态圈。
“打车”造就新潮流支付
在近日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14年Q1打车软件市场 告》中可以看到,打车软件这样一个从去年年底才刚刚开始兴起的APP,其中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滴滴打车用户已突破1亿,日均订单超过500万单。自2014年1月10日起,凭借微信优惠活动,滴滴打车的用户活跃度更在15日内翻了一倍。
对于前期的疯狂烧钱所取得的成绩,滴滴和快的分别表达了自己的满意。吴睿表示,自2014年1月10日起,滴滴打车与微信支付投入十数亿的现金培养司机与乘客的使用移动互联 工具的习惯。如今已经让超过1亿的滴滴用户,逐渐养成“手机叫车 微信支付”的出行习惯。另外,据5月13日腾讯发布的2014年Q1财 中所述,腾讯的疯狂补贴背后,微信正从纯通信服务演变成多功能平台,通过提升核心通信及 交功能进一步提高微信及wechat的用户参与度,亦将利用公共账 及微信支付来探索中国的O2O及移动电子商务机会。而快的打车方面则在“致用户的一封信”中透露,快的打车在用户成长体系和积分商城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有上百家品牌陆续接入其积分商城,全面覆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每天惠及上百万用户。
正如互联 资深分析师洪波所言,对于打车软件这一市场,是否值得过10亿的资金涌入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这只是移动支付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只是刚好赶上了两边(阿里和腾讯)都需要推广移动支付,10亿元对于打车软件来说太夸张了,但是如果10亿元能够把移动支付做起来,还是相当划算的。”
“其实这个市场2013年就在慢慢形成,当时大家做出来的东西只是说解决叫车的问题,而没有涉及支付,真正把这个领域推到风口上,还就是阿里、腾讯把移动支付的概念装了进来。”互联 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认为,巨头资本的接入加速了这一行业的洗牌。
从两款打车对于停补措施的坦言和业内人士分析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是在利用打车软件来刺激移动支付的市场。当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这种软件打车消费的习惯开始固化下来了,烧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接下来再去推广其他领域的移动支付,便十分容易操作。“一如2003年淘宝成立伊始就采用免费政策,用6年培养用户黏性,当电子商务趋向成熟,付费就变得理所当然。”
易观分析师张萌认为,移动钱包将在未来成为个人金融的重要入口,但当前移动支付主要是转账、信用卡还款等功能,缺乏基于交易支付的场景。“打车的人群和他们想要发展的移动支付人群几乎是完全重合的,所以他们才会舍得下这么大的本钱。”洪波认为,无论是支付宝钱包还是微信支付都希望用户通过其他打车软件绑定银行卡,为后续其他业务做铺垫,这一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或成传统行业变革示范案例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曰瑶表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移动支付肯定是未来发展大趋势。打车软件的背后,实则是移动支付之争。因此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整个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体现了强烈的“互联 思维”。而“互联 思维”,一直是改造传统行业最需求的要素之一。
胡启衡院士在日前一次“信息经济与 会变革”的学术沙龙上说,互联 最重要的是改变人的观念。在 络平台上,营利和非营利的界限开始模糊,利他和利己的行为开始融合,许多老大难的问题(如 会诚信)随着信息透明和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正如滴滴打车吴睿的一番真心话:“滴滴打车所代表的互联 企业正在为信用 会做贡献,滴滴打车付出的是钱,但整个 会收获的是移动互联 所连接的一切现实,一旦真正实现连接,人们的生活与未来,将从此改变。”
在用户传统习惯上的改变无疑是打车软件带来的最大贡献之一,此前打车软件均因不适应老年人群使用而饱受诟病,然而在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各自的初步统计中均可发现,在活动的推行过程中,年龄长者的人数不断增加,整体人群年龄曲线“右移”现象非常明显。直接并有分量的出行优惠,大大推动了年长者也加入到移动互联 的队伍中,使得相当部分年老者享受到了移动互联 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此外,据的哥师傅的透露,在抢单最火的那段时间里,大家都明白抢单不靠技术只靠 络,于是有的哥开始每月花几十元包了3G流量或4G流量,更有的的哥在车内装起了wi-fi。传统的交通运营职业,因移动互联 而逐步产生运营效率上质的改变。
其次是对传统城市交通管理的刺激和示范。中国互联 专家姜平奇分析认为:“滴滴打车等出租车软件的出现,使得司机每天的空驶率降低了一半左右,仅此一点,对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空气状况,减少城市路面的占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将一个无序的,‘撞大运’式的‘招手停车’,改变成以先联系,后停车的预约制定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革新。”
-“补贴大战”战绩表
●2013年12月:快的打车宣布开展现金补贴优惠活动,滴滴打车同时跟进,最高补贴达到28元/单。
●2014年1月10日:滴滴打车宣布补贴10元/单
●2014年1月20日:快的打车也宣布补贴为10元/单
●2014年2月17日:快的打车声称“补贴永远比对手多1元”:补贴提高至11元/单。
●2014年2月18日:滴滴打车以“礼包组合”方式予以还击:补贴优惠提高至每单12元至20元不等(随机补贴),另外还附赠微信打飞机游戏高级战机;快的打车则将补贴优惠上调至13元/单,另赠淘宝免费退货卡。
●2014年3月4日:快的打车将补贴优惠下调至10元/单(限每天2单),与此同时,滴滴打车也紧跟脚步下调补贴优惠。
●2014年3月5日:快的打车再次下调补贴:降至5元/单。
●2014年3月23日:滴滴打车宣布北、上、广等12个城市维持每单补贴5元,每天2单;其余城市调整为每单补贴3元,每天2单。
●2014年4月7日:快的打车宣布补贴再降至3元/单。
●2014年4月12日:滴滴打车补贴也变为3元/单,每天2单。
●2014年5月17日起,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取消乘客打车现金补贴。而快的打车的支付宝钱包用户可享受每单5元优惠,每天2单。
涉侵权遭索赔8000万
“嘀嘀打车”改名为“滴滴”
-链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 道,昨天,打车软件嘀嘀打车表示,已正式更名“滴滴”。嘀嘀打车所在的公司小桔科技CEO程维表示,这个名字更符合用户习惯。
此间的背景是,近日,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宣布,起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商标侵权,要求小桔科技停止使用“嘀嘀打车”商标,并赔偿八千万元。目前,该案件已由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择日开庭。
据悉,妙影电子于两年前注册了“嘀嘀”以及“Didi”的商标,被归类于第9类商标(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等类型)。该公司负责人称,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打车软件在内,已于2012年5月21日成功注册“嘀嘀”商标。而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注册申请则是半年之后,使用后构成商标侵权。
滴滴打车代理律师李长旭称,嘀嘀打车是将“嘀嘀”和“打车”四个字和图形复合使用的,并不对妙影所持有的“嘀嘀”商标构成侵权。谈到此案,滴滴打车CEO程维表示,“嘀嘀打车”的商标是否合法注册,尚在复审之中,目前并无定论。是否构成对“嘀嘀”的侵权,已经正式进入了司法程序,目前无法置评。
谈到后续的发展,程维说,和妙影打了接近两年的官司,要回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失去的时间不等人,更名为妥。
据悉,2013年3月,嘀嘀打车所在的公司小桔科技已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交了“滴滴打车”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申请。2014年4月,“滴滴打车”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已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并予以公告。在该商标初审通过后,小桔科技启动了品牌更名准备程序,并于5月20日正式更名。 宗禾
快的打车推出盲人版软件
5月18日全国助残日当天,快的打车正式推出针对盲人及视障群体的优化版软件,目前快的官 上已提供安卓版下载,iOS版优化也将很快完成。据悉,全国使用快的打车的盲人用户已超过一千人。
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赵冬表示,快的专门针对盲人及视障群体的需求进行了优化,帮助读屏工具更容易地把软件中的信息转化为语音,方便这些特殊用户使用。赵冬透露,“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盲人使用快的,此次发布的盲人版从界面上看和正常版没有区别,但使用起来更符合盲人的习惯。希望我们的一小步会成为他们感受出行便捷的一大步。”
此前快的打车在公益方面的动作一直不断。今年4月快的专门成立了针对弱势群体的“乐行联盟”,并开展了老人、孕妇免费接送等一系列活动。本月初,快的还针对出租司机群体推出了误工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