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回顾之游戏公司Microprose》

前言

很多人都知道Microprose参与过文明系列游戏的开发,但对于这样的一家伟大的公司,其实这样的经历对于Microprose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不过现在 上对于Microprose的游戏历史回顾仍然较少,所以今天就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伟大但是默默无闻的公司。至今为止,在整个游戏业界很难找到比Microprose拥有更多优秀作品的公司。而对于Microprose这样一个业界的传奇,尽管近几年来有些起起落落、沉浮不定,但相信已经没有人能够将它从玩家的心目中抹去。

正文

Microprose公司诞生的故事开端放生在1982年的夏天,一位系统分析员Sid·Meier,和一位美国空军学院毕业生Bill·Stealey,在拉斯维加斯美高美大饭店的一次公司会议上相识。由于他们都对飞行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见如故的二人很快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并一同在一台名为”红男爵”的街机游戏上切磋着各自的飞行技艺。但结果却令人大感意外:前空军飞行员竟然败在系统分析员的手上,而这台”红男爵”街机,至今仍摆放在他们当初那家公司(Product Development公司,位于马里兰州Hunt Valley)的一个角落里,成了两人从寄他人篱下到自创Mircoprose的一个见证。

虽然公司在1982年刚刚成立,可是凭借着两位创始人的努力。公司于一年之后的1983年公司就推出了《北约防卫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1984年,两人合作成立的 Micro Prose公司在席德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实干精神下稳步成长。多年以后席德在回忆起 Micro Prose早期历程时仍然非常愉快地谈到,”我们平均每年增加三个雇员”第一个程序员是后来 Origin的安迪郝里斯;当时还雇了一个销售人员。我记得那时候大家白天都有日常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设计游戏,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线性发展状态。”

但在畅销一时的《沉默使命》( Silent Service)发布后,这种业余性的工作显然不能再适应形势了,他们开始雇用全职人员。由于开发于早期的电脑平台 Commodore64之上,《沉默使命》本身的内涵并不值得一提,但这个游戏完美地诠释了席德梅尔的一贯哲学:”当可玩性与现性发生冲突时,可玩性优先。”这一点将始终贯穿席德的游戏设计生涯。作为当时整个电脑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整体的一部分, Microprose成为第一个将产品打入欧洲市场的公司,同时还做了很多软件公司产品的代理工作。

1985年,内容复杂的战争游戏非常时兴,这一领域的游戏作品层出不穷。儿童时代无比着迷于六角棋游戏的席德非常渴望将这一游戏形式搬上电脑屏幕,从而在1985年将他的创作才华先后倾注到《北约司令》( NATO Division Commander)、《越南冲突》( Conflict in Vietnam)欧洲十字军》( Crusade in Europe)和《沙漠决断》( Decision in the Desert)四款游戏上。其中的第一款被战争游戏浪潮淹没了,同时代被人记住的作品中并没有它。第二款则彻底被其敏感的政治因素毁灭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战在美国人心中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逝。冷战还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后两款将背景转移到更远的过去,永不褪色的二战题材上,它们的销售成绩不错,本身也将复杂的、令人生畏的战争游戏简化到了人人叫好的程度。但席德心里明白这些作品相对这类型的其他游戏,并没有什么突破。他也因此而意识到,在桌面上让人痴迷的游戏形式不一定在电脑上还能保持它的魅力。

1987年,游戏界的主流产品是角色扮演游戏和冒险游戏,席德自然也不会放过研究的机会,但尝试之下却感到无比失望。他可不是那种眼巴巴地坐在电脑前奋战三个小时只为了提升一些人物生命值的玩家,但这些游戏所拥有的非凡故事性还是让他怦然心动。席德对传统冒险游戏那种到处翻找宝物的方式提出了挑战,他决定自己来制作一个游戏,一个不会让玩家迷失在数学计算和点数中,而是漫游在广阔的海洋上进行无穷无尽冒险的游戏。于是,《海盗》就此产生了,《海盗PC黄金版》直到今天仍在销售,长久的生命力是席德梅尔游戏的最大特点。

当 Microprose公司与汤姆·克兰西签约以后,席德梅尔便想把《红色风暴》变成另一种游戏—现代海战游戏。此后,随着《F-19隐形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发售, Microprose公司一度成了飞行模拟游戏的业界老大。席德与亨得里克(“简氏飞行模拟”游戏部总监)合作,一起把飞行模拟游戏的发展带到了高峰。《武装直升机》问世后,席德到欧洲度了一次假,以便为他的下一次创作充电。但就在这时,接触到的《模拟城市》让步入中年的他激动不已。实际上,《模拟城市》让当时整个业界都激动不已,因为在它以前的电脑游戏无非就是角色扮演和冒险两种类型而已,但《模拟城市》的宏观思路对包括席德在内的游戏设计师们思维方式的触动无异于一场地震。

如今的《模拟城市》

1991年,《文明》( Sid Meiers Civ- ilization)发售,席德沉淀多年的游戏制作经验在这款游戏中得到了总爆发,他的才华在这部游戏中展露无遗。大学时代曾梦想成为一位分类学家的他,在作品中将人类文明成果以极其凝练的方式得以完美地分类,这种成就肯定让不少专家也感到汗颜。这个游戏的价值不仅仅于此,它的诞生直接向世人宣告了电脑游戏也可以成为人类文化的结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超越游戏的内涵使得它成为游戏史上最接近完美的产品。但游戏本身并没有成为一个简单的”教育类软件”,虽然它对那些沉迷其中的玩家的教育作用和影响是那样的潜移默化。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文明》对后来的即时战略游戏的出现起到了多方面的催产作用,《文明》中的科技树设定成了几乎所有RTS游戏的核心要素,而”探索—征服—统治一挑战”的”文明循环”这一经典设计更被沿用至今。

于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在Microprose公司的发行名单上已经可以找到一连串的名字:《大海盗》、《世界军事模拟》 、《F-19隐形战斗机 》、《F-15鹰式战斗机》、《坦克雄师》、《幽浮》、《文明》、《银河霸主》、《1942太平洋空战》、《运输大亨》……当时的Microprose公司正处于巅峰时期,不但成长快速,而且已经跻身于世界顶尖的游戏开发公司行列。不过在后来Microprose在拓宽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涉足冒险游戏与角色扮演游戏领域。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太猛,不幸发生了:耗资巨大、广受期待的角色扮演游戏《黑暗纪元》因充满了Bug与缺陷,最终导致了Microprose的股票下跌、开发计划搁浅。但其实祸根早在公司发展的巅峰时期就已经种下了,隐藏在众多畅销巨作背后的是更多的失败。于是在1997年Microprose公司被它的对手——以《壮志凌云》、《捍卫雄鹰》系列以及《星际迷航记》系列而闻名的Spectrum Holo Byte公司收购,成为了其麾下的附属工作室。

由美籍华人吉尔曼·路易(Gilman Louie)领军的SH公司同是在八十年代初起步,以模拟F-16战机的《捍卫雄鹰》(Falcon)系列和最早在西方引进《俄罗斯方块》(Tetris)而知名,在军事模拟游戏领域足以跟MPS分庭抗礼。因而两家公司的头面人物自然彼此并不陌生,当时的媒体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对手”,也正是这样的对手才能真正估量出对方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场游戏产业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收购案之一,其中掌握主动权的Spectrum Holo Byte其实无论名气还是规模都要逊于Microprose,仗着背后有风险投资撑腰才敢以小搏大,而为了维持其企业特色和创作活力,产权被兼并后的Microprose仍然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地位,通过调整管理层,大刀阔斧地裁减项目和冗员,重新整合资源来突出优势降低成本。经过半年的运作,Spectrum Holo Byte既壮大了自身实力也借助Microprose在英国的根基打入了欧洲市场,最重要的是挽留住了席德·梅尔这位灵魂人物担任负责产品开发的执行副总裁,并向以他为首的技术骨干提供母公司的股份以重振”梦之队”的军心和创造力,Microprose终于又走上了正轨。

虽然Microprose在之后仍推出了像《1942太平洋空战》(1942: The Pacific Air War)、《壮志凌云:无限火力》(Top Gun: Fire At Will)这样以战争为主题的游戏,但设计师的目光仍停留在如何打造更好的策略游戏上面。其中由SimTex——后来也被Spectrum Holo Byte收购作为德州Austin分部——制作的《银河霸主》被称作”太空版《文明》”,以平易简便的操作和令人叹服的深度已经成为空间4X策略游戏的里程碑,三年后面世的二代做了大胆的变革,同样被视作此类作品中的翘楚。当中还有一部佳作《魔法大帝》(Master of Magic)也相应戴上了”魔幻版《文明》”的光环而颇受欢迎。同期另一个堪称经典的就是MPS与Mythos Games合作推出的《幽浮》(X-Com)系列,包括《UFO防御》(UFO Defense,欧洲版名为UFO: Enemy Unknown)、《深海出击》(Terror from the Deep)和《启示录》(Apocalypse),地球组织对抗外星入侵者的科幻题材,加上独特的战斗系统、丰富的科技装备、诡秘紧张的氛围都让玩家难以自拔。

Spectrum Holo Byte在九十年代中期游戏市场的大环境下,经营策略的转变,开发方向的调整也使得坚持自己理念的老臣子们日渐不满人心思变。之后席德的《文明2》的大获成功更是让Microprose内公司的老臣们看到了一线崭新的希望。他们觉得另起炉灶自给自足似乎会更符合他们工作的理念,以独立自主的小团队专注于创作更有趣味性的游戏才是他们的追求。于是为Microprose打下半壁江山的幕后干将杰夫·布里格斯(Jeff Briggs)和布莱恩·雷诺德(Brian Reynolds)率先离开。而随着一片同去的召唤声,象征Microprose传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席德·梅尔也跟上长期紧密合作的左膀右臂,一起另立门户创建了Firaxis Games。

另一方面,在主要干将的离开之后。为了统一品牌和提高形象,Spectrum HoloByte于1997年10月重新改称为名头更响的Microprose。但这样也无法阻止Microprose涣散的事实,于是在之后Spectrum HoloByte只好选择易手Microprose。游戏发行大亨GT Interactive公司有意愿收购Microprose。根据当时的数据来算,若是GT公司收购成功,GT公司就将成为仅次于Electronic Arts的美国第二大娱乐软件出版商。可惜事与愿违,双方的多次谈判都因财务问题不欢而散。Microprose更是要跌落峡谷,只不过在最后被对欣欣向荣的电子娱乐市场垂涎三尺的Hasbro(孩之宝)公司拉了回来。

这两次易主风波倒没有让昔日的多产之星完全停滞不前。相对于乏善可陈的1997,Microprose在1998年的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高潮,制作精良的《M1坦克排2》(M1 Tank Platoon 2)和《欧洲空战风云》(European Air War)给玩家们带来了久违的惊喜。

结语

不过虽然是有了财力的不断涌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Microprose早已不能依靠着自己的名声在游戏界打出一片天地了。而作为GT的子公司,也就不免成了当时市场大流中被激流冲垮的那一类。也正是因为如此,Microprose渐渐走向了名存实亡的地步。Hasbro也在之后关闭了Microprose属下位于加州Alameda和北卡罗来纳州Chapel Hill的两处工作室。于是一代大厂在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垮的情况下自此渐隐游戏历史的舞台,实在让人既感叹又惋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