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破击战:两次破击诞生“柳河连”

1947年3月,蒋介石下令进攻延安。毛泽东坚持在陕北作战,拖住胡宗南的部队,我军逐渐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以应对战争局势的发展。7月,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豫西,陈粟大军挺进以商丘地区为中心的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战略布局,迫使国民党军由对解放区“重点进攻”转为对其占领区“全面防御”,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配合刘邓大军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斗争,11月7日至11日,陈毅、粟裕发起陇海铁路破击战。12月13日至30日,再次破击陇海铁路。其间,在宁陵县柳河车站沿线展开激烈战斗。

陈毅、粟裕亲率华野八纵,破击陇海铁路柳河车站

在宁陵县柳河破击战纪念园,你会看到数个解放军战士站在火车头上欢呼雀跃庆祝胜利的雕塑,这正是陈毅、粟裕率部于1947年底发起陇海破击战胜利后的情形再现。柳河作为陇海铁路线上的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陇海破击战期间,柳河破击战成为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园内,建有“柳河破击战主题展厅”,介绍展示了这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役概况、经过及其战果,展现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精神。

所谓“破击战”,又称破袭战。按照词典的解释,它与一般战斗、战役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战斗、战役就是战斗双方进行对决,而破袭战是主要在于以破坏或袭击敌后方和纵深内重要目标为主的作战,破袭的主要目标有交通运输线、输油管线、通信设施、工程设施、重要技术兵器、作战和补给基地等,以给敌行动、联络、补给等造成困难,消耗或消灭敌人。抗战期间,新四军名将粟裕在《游击战术讲授提纲》里就敌后武装的破袭战行动做出如下概括:“破坏敌人交通及各种军事设施,如车站、码头、机场、油库等。截夺敌人辎重,或破坏之。” 事实上,由于中共敌后武装与日军在装备、训练、编制上的差距,正面较量相对不利,但对敌人防守薄弱的各种基础设施、后勤物资、技术兵器展开破袭战,就成为“避实击虚”的妙招。通过这种作战样式,既能有效打击敌人,又能补充自己,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堪称破袭战高手。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破袭战亦成为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的主要样式之一。陇海破击战于11月7日打响。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组织所部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对陇海铁路徐州至兰封(今属兰考)段展开破击战,以削弱国民党军的机动能力。陈毅、粟裕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八纵,在豫皖苏一分区武装及民工的配合下,破击商丘至柳河至兰封段。此间获得丰硕成果,铁路沿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设施均被破坏,在柳河至兰封之间掀翻铁路120里。根据参战老兵回忆,当时的口 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他们还回忆:“破袭铁路还有个附带的目的,就是想搞一些铁轨。……搞了铁轨来造枪、造迫击炮。当时,对我们来说,铁轨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资源。” 铁路沿线的民众也参与到破路行动中,陇海铁路沿线晚上全是枕木燃烧的火光,白天则烟雾弥漫。“我们对陇海路徐兰段之破击基本上已顺利完成。除攻占民权、虞城、砀山等城及十余车站、据点,歼、俘敌约八千人外,并彻底破翻商丘至郝寨(徐州西三十里)段之铁路,炸毁其桥梁,焚毁其枕木,并在兰封至柳河间亦翻铁路一百二十里。全线枕木大部焚毁,毁火车头十余个。惟路基破坏成绩不大,正继续进行中。”(11月15日《粟裕关于破击陇海路情况及今后作战意见向中央军委的 告》)国民党军恢复铁路则需要相当时间与大量资财。

陈粟亲自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被称为“沂蒙雄师”,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主力部队发展而来,是华野攻坚能力最强的6个纵队之一。王建安任司令员、向明任政治委员、孙继先任副司令员、张仁初任参谋长、王一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师和一个炮兵团。全纵队共3.3万人。陇海破击战期间,八纵攻占柳河车站,拔除野鸡岗、民权等车站据点,并阻击整编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增援。“自破击战开始后,敌五师师部及四十五旅被我阻于商丘,其九十六旅被阻于柳河,二旅由平汉线北运归建,亦阻于民权、柳河之线。”(11月15日《粟裕关于破击陇海路情况及今后作战意见向中央军委的 告》)11月8日,八纵二十四师击溃民权龙塘岗敌人,炸毁赵庄附近一段铁路二十师攻克内黄车站歼敌暂编二十四师第六旅一个连,俘敌80余人,同日占领杞北阳堌据点。9日,二十二师击溃野鸡岗之敌,破毁内黄东西段铁路,又强袭民权县城。11日,国民党整编二〇〇师两个团和地方保安团经李坝集车站(今民权车站)东撤,敌县长戚能和随之逃窜,溃敌沿路遭受八纵各师和地方武装的追击和截杀。民权县城、李坝集车站、孙六口、柳河车站(今宁陵县车站)、小坝车站(今谢集车站)先后被攻克。“11日黄昏克虞城、民权县城及宁陵县柳河镇、小坝两车站与柳河集据点,……500里铁路铁轨已大部翻身,为阻止蒋匪内战运输,沿海成千上万军民正继续平毁路基。”(11月16日《人民日 》第一版新华 苏、鲁、豫、皖13日电《陇海路破击战胜利扩张,我军攻克虞城、民权》)

11月11日,陇海路破击战胜利结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八纵进入到曹县修整。此次破击战,连克民权、虞城、砀山等9座县城,共歼国民党虞城总队全部,生俘总队副以下900余人,500里铁轨大部被扒翻。此战中,宁陵军民积极参战,全力支援。

华野十纵二次破击陇海,荣膺“柳河连”“曹庄排”称

时隔一月,即1947年12月13日至30日,陈毅、粟裕大军和陈赓、谢富治兵团发起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平汉路战役。同一时间,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组成第三兵团,联合向陇海铁路出击,又发起了第二次陇海路破击战。宁陵军民再度积极参战并取得突出战果,尤其是华野十纵柳河之战打出了“柳河连”和“曹庄排”的光荣称 ,可谓影响重大。

12月14日,兰封之战胜利后,由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的华野十纵奉命南进扩大战果。17日,进抵陈留县以东相平一带,因情况变化,又奉命向东北折回。途中得悉国民党暂编二十四师第五旅从商丘西窜至柳河,敌旅部带特务营和一、四团驻柳河镇,一〇六团驻柳河车站。并赶修工事,准备长期驻守。华野首长看到该敌距商丘较远,比较突出,附近亦无蒋军之主力,命令十纵趁敌立足未稳、警惕性不高的有利时机,远途奔袭,出敌不意地包围并消灭这股敌人。

12月20日夜,华野十纵急行军120华里,于21日晨5时到达柳河,完成了对柳河镇及其车站的包围。纵队决定二十九师(欠八十七团)攻打柳河车站守敌,八十五团担任主攻,以二十八师加强八十七团、纵队山炮营攻打柳河车站以北的柳河镇。柳河车站并非仅一个据点,它的北侧还有两个围寨,这三处各驻敌一个营的兵力。根据地形和对敌情的分析,十纵决定集中兵力,一口一口地将敌人吃掉。八十五团首先沿铁路展开向柳河车站进攻。这时,铁路早已被华东野战军将士破坏,恰好有两列火车停靠在车站附近,这成了最理想的出发阵地。八十五团利用火车掩护接近敌人,仔细察明了敌人的阵地,经短时间组织准备,一声令下,突入站内,将守敌大部歼灭。

八十五团攻克车站后,立即组织干部侦察车站以北围寨的情况,发现车站与围寨之间设有敌人的一个子母堡群,像一只拦路虎似的挡住去路,不拔掉这个钉子,部队就不好对围寨展开进攻。于是命令特务连攻克这个子母堡群,但特务连没有经严密组织,当即贸然发起攻击,不仅没有攻克,反而招致了一些伤亡。八十五团重新进行组织,一营爆破队窦挺栓争先抱起40多斤的炸药包冲在最前面,机警地利用敌火力间隙,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纵身跃起,迅速逼近子母堡群。其他同志步步紧跟,一组接一组地互相掩护,交替前进,连续进行爆破,终于炸毁子母堡群,扫除了前进的障碍。这样,敌人的第一个围寨便完全暴露在野战军面前。八十五团汲取在爆破子母堡群前组织准备不够、造成不必要伤亡的教训,在第一梯队配备了两个营,充分准备,左右包抄,很快将前寨攻克,敌人除少数突围逃跑外,大部放下武器投降。

敌人的团部设在后面的围寨内。他们见华东野战军连续攻克车站和前寨,惊慌失措,疯狂组织抵抗,妄图垂死挣扎。前寨的后门与后寨的前门相对,中间只有一条通道。敌人用雨泼似的子弹封锁着前寨的后门和这条通道。正在组织战斗的八十五团三营营长张涛在通过前寨后门时被敌火击中,不幸当场牺牲。张涛同志是一位优秀青年干部,作战一贯勇敢,指挥有方,在环境极度恶劣、战斗极为频繁、任务极为艰巨的战役战斗中,从未听他说有什么困难。他牺牲时年仅22岁。同志们含着眼泪将张涛同志的遗体抢送下去。他的牺牲激起了战士们对敌人更大的仇恨,大家决心以战斗的胜利告慰张涛同志的英灵。八十五团调集团属重火器组成密集火 ,掩护爆破队连续爆破,炸开了北寨大门,扫除了敌设障碍,突击队从突破口一涌而上,攻入敌寨,全歼守敌,胜利完成纵队首长交给八十五团的战斗任务。

此时,二十八师等部攻打柳河镇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主攻西门的83团一营二连和坚守曹庄、切断柳河镇与柳河车站联系的八十三团三营九连三排打得很苦,也打出了威风,战后分别被纵队传令嘉奖,授予“柳河连”和“曹庄排”的光荣称 。至22日20时,战斗胜利结束,全歼守敌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四师第五旅,以及快速纵队两个一〇五榴炮连、交警一个连、徐州联总汽车运输队一部;毙伤敌营长李宗儒(叛徒)等4000余人,俘敌少将旅长陈扶民、中校参谋长孙家骥、第一团上校团长刘勋甫、第二团上校团长杨尚志以下官兵3200余人,缴获美式榴弹炮2门,轻重机枪百余挺,长短枪千余支及大量物资弹药。1947年12月30日《冀鲁豫日 》第一版以《我军攻克柳河战果巨大》为题进行 道。战后,华野十纵部队北徙曹县进行短期休整。

两次陇海破击战,拔除了沿线所有车站、据点,炸毁桥梁,切断了战略要地徐州与开封、郑州的联系,打乱了国民党军的进攻部署,支援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为1948年在这个地区进行的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成为解放战争中一页不容忽视的伟大篇章。

(马学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