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围城——

-1-

1910年11月。

饱受战争困难的哈尔滨市民,迎来了他们的致暗时刻。彼时,哈尔滨出现了第一例病人,病人症状发烧、咳嗽、出血死亡,然后皮肤变成黑紫色。

一个多月后,哈尔滨附近有24000名居民的傅家甸出现了这种病,哈尔滨每天死亡人数已有10余人。

根据病的症状,基本可以确认是鼠疫。

-2-

在这之前,世界上有两次比较大规模的鼠疫。

在公元6世纪,鼠疫第一次世界大流行,夺取了一亿人的生命,直接导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另外一次是对于欧洲来说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3-

在鼠疫流行初期,哈尔滨因为居民的逃离和闯关东的人口流动,整个东三省已经死亡人数已达上万人。

掌管东三省的奉天(沈阳)总督锡良下令封城奉天。

整个东三省大概有140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山东来的人,此时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大部分山东人将回家乡过年。如果不采取措施,整个东三省将会成为人间地狱。同时,鼠疫将会向山东、北京、天津其他大城市蔓延。

另一方面,哈尔滨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俄国在哈尔滨有10万以上的居民。日俄战争后,日本把大连做为殖民地,在哈尔滨开始增兵,蠢蠢欲动。表面上东三省还是由清政府管理,实际上俄国与日本都想据为己有。因此,俄国与日本都想把控制鼠疫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各欧洲列强在哈尔滨有领事馆,也给清政府施压,要求尽快解决鼠疫问题。

-4-

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解决鼠疫问题就可救百姓于水火,力保东三省安然无恙;不能解决鼠疫问题,立即成为天下罪人,自裁以谢天下都不够。

1910年12月20日,经外务府右丞施肇基举荐,伍连德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东北防疫,从此开始了两人患难与共的峥嵘岁月。

华裔伍连德,187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1896年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生,190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8年回国后在天津任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即副校长。

施肇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5-

伍连德从北京奉命后,回天津完成工作交接,在12月21日出发,22日到山海关,至奉天、长春,于24日晚达到气温是零下30度的哈尔滨。

做为临时委派的钦差大臣,伍连德手下有多少人呢?

伍连德从天津出发时带了一个名叫林家瑞的学生同行。

在哈尔滨,有两位有奉天总督派出先期到达的医生参与防治鼠疫。

在伍连德达到后,哈尔滨有哪些医疗设施呢?

无诊断设施与实验室、无华人西医、无医疗防御体系。

-6-

在与哈尔滨最高长官道台于泗兴交谈过后,伍连德发现这个尽忠职守的道台既不懂医疗防疫措施(任由人员流动/离开傅家甸,不建设任何防疫医院),也不懂任何外交手段(不懂外语,不会与俄、日、英、法等国进行外交沟通,共同防治鼠疫)。所有工作只能他自己亲力亲为。

能先做的是到鼠疫最严重的傅家甸确认瘟疫症状、确切病因、疾病起因等。傅家甸是一个贫民区,大部分是山东来闯关东的人。先期奉天总督派出的两位医生就在这个了解疫情。但是两位医生除了观察到病人的症状外,对疾病起因并不清楚。伍连德只好要求出现新的病例立刻通 他。

12月27日,傅家甸新的病例出现,伍连德立刻赶到现场,做了全中国第一例违法的人体解剖。通过器官的显微镜观察及培养液细菌三天培养,终于确认了为鼠疫杆菌团。

伍连德到哈尔滨的第六天,即确认流行瘟疫为鼠疫。伍连德将消息发给了北京施肇基,请求支援。

-7-

良好的开端立刻遇到了两个障碍。

第一个是鼠疫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而这些措施不光需要中国清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在哈尔滨各国领事馆的支持。如需要与俄国政府合作,对俄国控制的东青铁路进行监控、需要俄国在哈尔滨医院的提供医疗支持;需要与日本合作,对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进行监控;需要请法国、英国、美国领事支持防疫。但是弱国无外交,各国政府根本不相信中国政府能够控制东三省流行病。

第二个是北京接到支援请求,派了增援,一人,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客观上梅斯尼是一位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自愿帮助中国来到哈尔滨。本来可以做伍连德得力助手的梅斯尼,将会对防疫工作雪中送炭。但是梅斯尼提出了两个观点:

首先他要主持东三省防疫大局,而不是伍连德的副手,并将要求发给了各驻华领事馆。无奈,伍连德也只好向北京发出请辞电 ;

其次他认为哈尔滨的鼠疫和以前一样是腺鼠疫即鼠疫是老鼠经跳蚤的叮咬转播给人,因此灭鼠是控制鼠疫的关键手段。而伍连德认为目前哈尔滨气温极低,老鼠和跳蚤几乎没有活动,同时日本人对老鼠的解剖也没有发现鼠疫杆菌,因此哈尔滨的鼠疫是新型的肺鼠疫,即鼠疫是通过人与人的呼吸传播,因此隔离是控制鼠疫的关键手段。两人的观点和方法上,矛盾不可调和。

伍连德的请辞电 北京一直没有回电。

此时,哈尔滨已经上升到每天死几十人了。事态刻不容缓之际,靠伍连德一人苦苦支撑,东三省百姓命悬一线。他能抗的住吗?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施肇基对伍连德请辞电 的回电后。为了这个回电,施肇基需要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注,抗住各国领事对中国的不信任、他的上司对事态的担忧、确认伍连德是否可以托付重任。无论如何,施肇基结果38小时的斡旋,确认伍连德为总负责,撤销梅斯尼在哈尔滨的工作。

伍连德、施肇基两人在危难中联手守住了险要。

至于施肇基在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的,各种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当然这不是他遇到最难的问题,后面还有更为离经叛道的事情需要他去抉择。

-8-

伍连德终于可以放手开展他的工作,继续向北京申请支援。

这时候转来一个消息,梅斯尼的病倒了。原来梅斯尼被解除职务后很不服气,决定自己独立去调查鼠疫。因为坚信哈尔滨是腺鼠疫,通过跳蚤传播,所以他未经任何防护措施就到俄国医院的病房去查看得了鼠疫的病人。六天后,卒。

梅斯尼的过世极大的扭转了世界各国的舆论,一方面大家看到防疫形势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伍连德展示了高超的医学修养,让大家看到了中国治理鼠疫的希望。于是各国转而全力支持伍连德工作。

此时,清政府的支援人员也到了。

伍连德放手开展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求所有参与鼠疫防治的人员戴口罩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

第二件事建立东三省鼠疫防疫体系,成立各省市防疫机构,建立鼠疫专门的防疫医院,启动一系列措施。

建立严格疫情上 制度和查验隔离制度

将傅家甸隔离,并在傅家甸内部再隔离为四块区域。发现有患者或疑似病例即送入防疫医院,同时对所在房屋进行消毒。

给所有医护人员提供培训。

给警察、军队进行培训,并请他们协助持续维护。

在哈尔滨其他俄国、日本控制的地区也采取查验并隔离制度。

第三件事隔绝交通

停止京奉火车,阻止所有火车通过山海关。

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停驶。

俄国控制的东清铁路停售二三等火车票。

在山海关等关键位置设置检查站,对来往人员,所有疑似病例立刻移送防疫医院。

由此,东三省已经事实上被围起来了

一场用科学武装的专业防疫措施开始实施。

此时时间已经是1911年1月中旬,离春节还有10余天。

-9-

似乎事情可以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了,但事实却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每天上 的死亡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很快破了80人、100人、120人,150人,,,何时是个头?失望、怀疑的情绪开始蔓延。

伍连德绞尽脑汁思路自己在哈尔滨的防护漏洞,当他走到傅家甸坟场时,他惊呆了。连绵数里的棺材、尸体就露天扔在坟场,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鼠疫杆菌发源地。一旦春天到来,雨水、空气、老鼠即可把鼠疫带到四面八方。

哈尔滨如此,奉天、长春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对尸体的处理刻不容缓。

但是当时不但棺材短缺,而且根本没有办法在零下30度的地上挖出一个坑来。

大逆不道的焚尸念头从脑子里面冒了出来。

这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中国封建 会入土为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要说焚尸了,问候一下别人家祖坟都会有人找你拼命。这个难题又通过电 交到施肇基手上,施肇基不负所托,在1911年1月30日晚,中国庚戌年除夕晚上拿到了摄政王的圣旨,同意焚尸。

1911年1月31日,大年初一,伍连德历史上第一次奉旨焚尸。三日。

奉天、长春跟进。从此开始,东三省的鼠疫防疫发生了转折。

1911年2月1日,哈尔滨过去24小时死亡人数,168,下降了15人。

1911年3月1日,哈尔滨过去24小时死亡人数,0。鼠疫消灭。

1911年3月底,奉天、长春鼠疫也被消灭。

-10-

一场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在六个月内被控制住了。

在整个东三省防疫过程中,2943名防疫队伍,殉职297人,死亡率10%。鼠疫最严重地区居民死亡率7%。

东三省的鼠疫防治,受到各国高度评价。

1911年4月3日,奉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来自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等11国代表,参加了中国主持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伍连德任主席。

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苦难,但是危机时刻,出现的更多的是英雄。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同年,辛亥革命在武汉武昌爆发。

109年后,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封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