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疫情”之名,编故事、造陷阱,利用部分民众疫情之下紧张、慌乱的心理实施诈骗。
警蜀黍梳理出了十大借“疫”行骗的套路,特此提醒——
在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同时,广大 民也要提高警惕,提升防骗技能,确保人财两平安。
骗局一:假卖口罩真骗钱
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测温枪等成为广大民众最为急需最重要的防护物资。不法分子通过 交软件、交易 站等渠道,发布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的虚假销售信息,或主动联系急需口罩的受害人“销售”防护物资,收款后将受害人移入黑名单。
警提醒:诈骗分子抓住受害者急切的需求心理,利用 络空间虚拟化和行为隐蔽化实施诈骗。应增强防骗意识,保持理性,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防疫用品,对 络诈骗说“不”!
骗局二:谎称公益骗捐款
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 交 站等多种方式,以“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在 络上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献爱心”的虚假信息,让受害人打款到指定账户,从而骗取钱财。
警提醒: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是美德,但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爱心捐赠,捐赠过程中不要提供银行账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谨防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
骗局三:假扮客服“退款、改签”
不法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办理机票、车票等退改签,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 购商品退款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短信通知,在钓鱼链接或诈骗电话中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密码等敏感金融信息,实施诈骗。
警提醒:接到退款、改签电话或者短信,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情况。切勿轻易透露个人 银、电子支付平台等账户信息,以免受骗上当。
骗局四:虚假回国机票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间留学生急于回国的心理,在相关留学生群、留学生 交平台发布包机信息,骗留学生支付“高价机票款”进行诈骗。
新闻案例:据知名航空博主@FATIII爆料,在澳洲的小伙伴收到了所谓“中国疫情控制中心”打来的电话,称“国航包机已经安排好,只要3000刀机票就可以回国”,提醒各位人在海外的朋友务必小心谨慎。
@吉祥航空 官方微博发布辟谣提醒:“近日有微信聊天截图称,吉祥航空将执行美国波士顿回国的商业包机航班。经了解,吉祥航空目前未接到任何关于该包机的合作需求。疫情当前,身处海外的同胞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亦需时刻警惕不实消息,谨防上当受骗。”
骗局五:谎称感染新冠诈骗
警提醒:接到陌生人来电称亲友感染、需治疗等消息时,先保持冷静,一定要与亲友本人进行多渠道确认,切莫心急汇款、上当受骗。越是特殊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就越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分辨真伪,认清骗局。当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汇款、转账、告知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再三确认,避免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
骗局六:推销新冠特效药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或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药,诱骗民众购买或向民众发送钓鱼链接,诱导输入个人账户信息及交易密码,盗取账户资金。
警提醒:国家相关机构对疫情研发的所有药品均会在权威媒体公布。关注权威 道,面对打着“推销药品”旗 的不法分子,在未核实真伪前,绝不相信、不汇款。
骗局七:冒充疾控中心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当事人高价向外销售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涉嫌参与重大刑事案件等。以核查个人资产是否涉案为由,诱骗受害人将全部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警提醒:接到“疾控中心”或者“公检法机构”来电后务必提高警惕,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对方信息是否属实,切勿轻易向对方透露私人财产信息。公检法等部门不会要求事主汇款、索要事主银行账户信息。发现被骗及时拨打110 警或者到附近公安机关 案。
骗局八:“疫情贷款”诈骗
“您想申请政府疫情专项贷款吗?”疫情期间,不法分子通过电话、 络发布可代理申请“额度高、利息低、无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虚假信息,诱使有资金需求的公司或个人申请贷款,然后以提前收取中介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骗局九:投资理财型诈骗
警提醒:投资理财应当牢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高息诱惑。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面对过高的收益率应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
骗局十:信用卡逾期诈骗
警提醒:银行不会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索取用户的密码和动态验证码。如遇到类似情况,就判断可能是诈骗。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和 络信息,不轻易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市民如有疑问,可拨打官方平台电话进行核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