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类应用体验记录

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也会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资料记录在本子里。

12年左右用单机版的软件记日记,名字叫做iDairy,后来一次电脑损坏日记内容就再也找不到了。于是一心想找一个可以在云端存储的笔记类应用。

对于这类应用的需求有:

  • 文件格式丰富:支持图片、视频、思维导图、表格等;
  • 云端存储且稳定:尽量实时保存并且生产厂商不会轻易跑路;
  • 收费低:最好免费;
  • 先后尝试过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石墨、语雀、onenote和notion。以及因为工作关系使用过腾讯文档、金山文档、字节跳动的飞书和美团的大象。所以对他们的体验分别进行记录。

    印象笔记

    最早的知识管理工具,在个人知识管理上功能比较全面,但是在早期对协作的支持能力不足且费用相对较高,我短暂地使用几天之后就放弃了。

    有道云笔记

    14-15年在使用的工具,特点是左侧的目录栏非常清晰,支持简单地自定义壁纸,同时免费功能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签到领的存储空间就够用了。

    弃用原因:左下角的广告必须充值才能关掉,长时间使用之后看起来非常别扭。另外后续有触屏写字和协作的需求,就转用了石墨和onenote。

    石墨&腾讯文档&大象

    除了文档之外,PPT和Excel功能也很强大,页面是水墨一样的极简样式,避免了排版渣的情况。在对标题、文字格式的预设上,几乎是后续协作类应用的样板。还支持思维导图功能。

    比较好用的是表单功能,某些场景上可以秒杀问卷星。

    弃用原因:

  • 16年开始有在图片上面写文字做记录的需求,石墨不能支持;
  • 同时思维导图超过200个主题之后会收费。我当时会用思维导图整理读书笔记,分分钟就超过了200个主题。
  • 还有一个原因是桌面式的文件管理方式非常不使用,当我记录的文档越来越多时经常找不到,非常苦恼。就像这样:
  • 石墨文档桌面

    至于腾讯文档和大象,和石墨使用非常类似。

    飞书

    去字节跳动实习的时候开始用的,同样有实时协作等等功能。我觉得使用下来最大的亮点有3个。

  • 可以对任意一段文字内容进行评论,评论内容显示在文档右侧。其实就是word里面的批注功能,但是绝大部分的文档应用都不支持这项功能;
  • 总结就是非常便捷的团队协作工具,工作的时候我会非常习惯用。

    为啥个人知识库管理后面不用飞书了呢?还是因为他非目录式的文件管理方式,不太适合做系统性的思考。

    语雀

    这个是我目前使用最多的个人知识库管理工具。原因如下:

  • 支持文件格式丰富:不仅有文字和表格、图片,还支持图片库和对产品原型管理,也可以嵌入数据分析工具等;
  • 喜欢的图片我会分类整理

  • 目录式的管理方式:可以让我慢慢构建关于某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根据脑袋里的知识分类方式快速定位到某一篇资料。对于我这样的强迫症非常适合;
  • 左侧的目录树

    终于,我有了可以收集资料+整理信息+个人记录结合的工具。

    onenote

    听课做笔记的时候比较喜欢的工具。特点是可以在图片上嵌入文字,也支持手写文字。目录+tab页的呈现方式结构很清晰。

    唯一的问题是,作为微软的工作,文件内容同步超级慢!据说装辅助工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操作成本比较高也不能保证一定稳定。

    notion

    最后说说notion。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是非常惊艳的,他把笔记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视为一个block的理念非常棒,可以自由地在一篇文档中嵌入各种元素。

    还有很多神奇的功能,让你拥有非常优雅、沉浸的笔记体验。

    最大的问题是,第一次使用时上手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官方版不支持中文。

    我最后没有使用的原因是个人比较需要思维导图的功能,且已经有非常多的资料沉淀在了语雀中,资料迁移的成本过高了。新产品吸引的用户=新产品价值-已有产品的价值-迁移成本,确实有道理。

    每一行都可以点开后再次创作

    你喜欢用什么应用记笔记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