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那位带着患病母亲跋涉千里、外出求学的贵州男孩刘秀祥,曾令无数屏幕前的观众动容。
14年后,他已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扎根乡村教育工作已有10年之久,作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年他毕业时,面临工作的抉择,最终他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毅然回到望谟县中学任教。曾经艰难的求学之旅,让他深刻意识到,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在从教的过程中,他一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希望能帮助更多家乡的孩子走出去,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
如今,在他的帮助下,望谟县的许多青年学生,出路不再是毕业就去打工或者回家,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深造,成为 会的栋梁之才。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想要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仅靠一个刘秀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和企业,主动作为和担当,让村里的孩子们也有机会感受新鲜事物,为他们种下探索科技的种子,给他们的成长创造新的可能性。
AI教育进村存在三大难题
B站UP主“极客湾”参与了名为“少年云计划”的科技公益项目,来到浙江淳安县下姜村镇中心小学,开设了一堂AI技术的启蒙课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困在AI教育进村的痛点。
首先是师资力量缺失。阿里云项目组去过百所学校调研后发现,完全专职的信息课老师可能只有个位数,大部分都是语文数学老师在兼职上课。
其次是兴趣缺失。“农村孩子就是不敢去尝试。”该小学在职语文老师一语点中了在乡村孩子信息教育时的困境。“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也不太想去接触,觉得有没有打字这些东西都无所谓。”
最后是教学方法缺失。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学科,大部分教师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相对不足,需要专业的工具辅助其教学。“AI这些新技术如果没有人指导的话,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去设计课堂。”语文老师如是说。
AI可视化,为乡村小孩种下好奇的种子
阿里云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少年云计划”的科技公益项目,计划目向10000所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捐建“云电脑机房”,助力改善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跟上,为了化解AI教育进村的难题,B站UP主“极客湾Geekerwan”去到浙江淳安县下姜村镇中心小学,为那里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趣味盎然的AI教育启蒙课,让乡村小学的学生有机会“云”上接触新事物。
B站UP主“极客湾”针对乡村小学的学生,从调动学生兴趣出发设置AI启蒙教学环节,从AI是什么入手,用可视化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AI,又从实际应用着手,讲解了AI技术的拓展使用,为他们种下了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好奇种子,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互动,展现出对AI新科技的热情。
结束此次的启蒙课之后,“极客湾”感触颇深,他表示,山区的学校最缺的可能不是物资,而是人和指导,尤其是像信息课这种门槛有点高的课,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到乡镇学校指导,有开发者愿意去做更多的教育应用,帮助小朋友们去开拓视野,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这都是很有意义的。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像刘秀祥、UP主“极客湾”在加入乡村教育行列中,他们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前沿的知识,开阔眼界,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这其中,也少不了B站、阿里这样企业助力和赋能。
希望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利用工具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云”不再只是梦境,让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希望之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