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默认勾选服务太多
消费者:不明不白就花了钱
一位消费者说:“从那些软件上订的时候遇到过,但平时都会看一眼,可以勾选嘛。一般都取消掉,但不注意的时候可能不小心就付掉了。”
一些购票平台的有偿服务选项隐藏很深,消费者很容易就被“套路”,不明不白花了冤枉钱。消费者认为:“它应该有个提示,没有提示的话就莫名其妙的,有时候翻半天有可能找不着在哪。”“我们年轻人对于多出的几十元钱,可以及时发现,而且取消,但是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发现不了,然后就被坑了这几十元钱。”
专家:侵犯消费者知情选择权
对此,法律专家明确表示,商家默认搭售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属于违法行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明年即将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等多部法律,都对商家的搭售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陈剑说,消法第26条对于格式条款是有专门的规定,明确告知显著方式来告知消费者相关的一些比如商品服务的价款,还有一些和消费者利益相关的重大信息,而且规定使用格式条款的时候,不能同时利用技术手段隐藏来强制交易。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电子商务法》对这种搭售的禁止有明确性规定,允许搭售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充分告知消费者有搭售行为的存在,然后在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基础之上,让消费者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只要消费者同意的话,提供增值服务收取一定费用本无可厚非。但专家表示,如果商家采用障眼法蒙混过关,设置消费默认同意选项,让消费者不知不觉花了冤枉钱,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营销行为。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第三方平台购票的话,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不要轻易点击付款。如果一旦购买了不必要的服务和产品,可以通过截图保留好相应的证据,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维权组织投诉举 ,也可到法院起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