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软件,“爱拼”未必就会赢

▍“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移动互联 时代,“你不疯狂我便疯狂”的典故永远不会过时。

春节到五一如今已经三个月,“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引爆的“打车软件狂潮”也已经逐渐归于平淡,而杭州让人抓狂的早、晚高峰拥堵状况仍是让人无力吐槽。

5月5日起,杭州错峰限行升级,杭州市治堵办由此倡导市民少开车,鼓励市民拼车出行。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小编的小伙伴们也高喊着“抛弃你心底的羞涩,勇敢地和陌生人一起堵在路上!”的口 ,向小编推荐了一款又一款 称“神器”的拼车软件。

然而,打车软件真的是能像宣传里所称的那样,“爱‘拼’就会(双)赢”吗?

拼车软件——火

▍所谓拼车软件,说白了其实很简单:车主、乘客在APP上发布或者查询自己需要拼车的路线。若达成交易,即可共享车辆上的空位。

这种形式基本上与打车软件类似,而两者又有不同,打车软件主要面向一线的出租车司机,以辅助出租车司机交易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偏向“工具”;而拼车软件则更像个“平台”,双方通过“你情我愿”的发布、接受拼车要求。只要能给出合法的用车证明,提供车辆的可以是出租车司机,也可以是私家车车主。

司机买账——难

▍与众多的打车软件受到出租车司机青睐不同,出租车司机们对手机拼车软件的兴趣,远没有对打车软件高。

出租车的运价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合乘的收费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目前物价部门核定的计价方式和计费规定。“又是接这个、接那个的,容易引起投诉,划不来!”有的哥担心,万一被投诉,“多赚的钱还抵不上管理部门的罚款,得不偿失。”

拼车软件在的哥界遇冷后,颇为出人意料的是,以私家车车主为主的“拼车”,如今已经成为拼车软件的主力。不少私家车主认为“只拼油费”的拼车应该提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道路的压力。

褒贬不一—why

▍对于拼车软件,“拼车粉”们有自己的“双赢理论”:这不仅让无车族找到了“车”,通过协议,乘客还可帮车主补贴一些油钱,达到双赢的效果。再往大了说,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甚至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然而,拼车软件之所以被喻为“双刃剑”,甫一推出就引起了各方面争论,褒贬不一,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对于拼车收费行为本身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而在这种情况下推广拼车软件,从小处说,会引起交通秩序的混乱;从大处说,则可能模糊“非法营运”和“有偿拼车”的边界,造成产生“黑车营运市场”。

在“爱拼车”软件联合创始人杨洋看来,拼车软件恰恰是打击黑车的利器。“拼车软件一般都会对司机和乘客的身份信息进行上传验证,绝对比黑车安全靠谱。”

“拼车软件还能对拼车车辆进行GPS定位,如果发现某一辆车每天行驶的线路都不同,接客地点分散在二三十个地方,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是黑车,可以向运管部门举 。”杨洋称。

今年一月,北京市已经出台中国首个《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对拼车合法化,并将制作官方的拼车App软件。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刘建军表示,在日本、韩国、香港、澳洲等很多地方,普通人随便经营拼车仍是违法。

“国外不仅是拼车,平时对意外伤害保险也很重视,保险会帮助自己和别人来处理事情,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对意外伤害的险不是很注意。另外国外法律比较健全,有侵权责任法,一旦出现问题按照侵权责任法对行为有一个划分。最重要的,国外驾车时间比较长,建立汽车文化强一些,他的安全意识不是你让我安全的阶段,他实际上是我要安全阶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4月5日
下一篇 2014年4月7日

相关推荐